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可以永生吗()

书接上文!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可以永生吗()】存在效价,也称存在度。我们假设,绝对稳定以至永存的存在度为1,绝对失稳以至失存的存在度为0。那么现实的存在,则必然一概处于这个存在度从0到1的区间之内。存在度的最大存在效价只能小于1或者说只能趋近于1;而存在度最小的存在效价只能大于0,或者说只能趋近于0。因而现实的存在度区间就应该在被修正在(0,1)的合理范围之内。存在的相对性,就在这个有限的区间内成立,而存在的有限性正是存在相对性的现象形态和观念形态。也就是是说存在的有限性,并不是在于它有一系列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度,而在于它有一个存在内涵的限度,也就是存在度的规定。这样一个存在度区间的设定,恰好与物质必然不灭和物质必然衍动的两项基本定理吻合。
抽象的总体存在的存在效价或存在度是绝对的、守恒的,不能增多也不能减少的;具体的个别存在的存在效价或存在度是相对的、分有的,可能偏多也可能偏少的。一切不同形态的具体存在者,就其保持特定的存在方式而言,必有一个与之相关的具体存在度,高于或低于这个度的规定,它就不能以这种特定形式继续存在下去。
存在度在自然系统中的分布有以下五种可能:紊乱分布,即各种在物的相对稳定性杂乱无序;均等分布,即各存在物的相对稳定性基本划一;波动分布,即各存在物的相对稳定性呈现出周期性的波动状态;趋升分布,即各存在物的相对稳定性,在其发生序列上呈递增趋势;趋降分布,即各存在物的相对稳定性在其发生系列上成递减趋势。
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其他所有行星及星际物质的质量之和,仅占太阳系总质量的0.14%。这里一开始就表明一切后续物质或后衍物态将会以怎样的大比例的幅度质子衰变下去。从大质量恒星衰变为超新星的过程,就是氦和所有较重元素的核由氢核与中子逐步构成的过程。
再比如,一张元素周期表在某种程度上既表达着各个元素在时间维度上的迟存顺序,也表达着各个元素在空间或质量维度上的递减态势。比如周期表上的一号元素氢,约占宇宙元素总量的76%左右,2号元素氦约占18%,其余九十种天然元素的总存量不超过宇宙元素总质量的1%位数。而且处于周期表前位的各个元素比较稳定。最后一位天然元素铀之所以成为制造核弹的首选材料,就是利用了它的不稳定性。
分子物质即有一切化合物的存在,无疑要在有关元素生成之后方能形成。分子物态既迟发于它的前体物质又早亡于它的前体物质。
及至生物问世,上述情形更是愈演愈烈。单细胞及其前体生物形态发生于35亿年前地球地质史上的太古代和元古代时期,且迄今仍然遍布于地球表面的几乎所有苛刻环境之中,其中的蓝绿藻,唯我独尊的统治地球上的海洋大约15亿年到20亿年之久。他们作为最原始的初级生物存态,在生物界中的现存总质量照例首屈一指。
及至多细胞集合体的动植物渐次繁荣起来,他们的生命也闪烁之状犹如走马灯一般,曾经猖獗一时的巨型卵生爬行动物恐龙,称霸于地球,不过一亿八千万年左右就突然间销声匿迹了。
生理结构和机能状态愈复杂的生命形式,其生存脆弱性愈为严峻。而今哺乳类动物的出现至多不过7000万年到9000万年,却已经呈现普片衰态,演至这个阶段地球上99%以上的物种,早在人类问世之前业已灭绝,其中绝灭速率最快的恰恰是那些从脊椎动物到哺乳动物的所谓高等生物。
临末,灵长目内似乎最具能耐的晚级物种人类终于粉墨登场了,他们迄今仅有300万年至500万年的生存史,作为一个独特的智质变异演化系统,其生物质量无论怎样膨胀,也不可能超越以体质变异为特征的中级多细胞生物演化系统。
人类是整个生物系统中最活跃,同时也最动荡,目前的繁荣是衰竭前的过盛危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