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求助送养了34年、年薪55万的儿子,却遭拒

01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则新闻,说是母亲当年因超生将一岁儿子小张送走,如今患病求助遭拒。
媒体的采访视频中,这位母亲强调小张如今年薪55万,实在是没办法,才想联系小张。
恕我直言,生而养之才叫父母,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如此。不生养之也叫父母,比如领养或者其他特殊情况。
但生而不养除了血缘关系就与子女没有任何情分,怎么还能叫父母呢?
我看到过另一则新闻,一位农民工为了家庭,常年在外打工,孩子都见不到他,他回家的时候就带了一些玩具和吃的给孩子,面对镜头还不禁落泪,“孩子都不会叫爸爸了。”
这种生下来虽然也在抚养,但因常年不见面,父亲与子女之间也会有隔阂,更何况直接将儿子送给别人。
已经送出去的,就已经不再是你的了。
02 有人说,多少给点,毕竟把你生下来了。也有人说,给十个月房租,之后老死不相往来。
但是,人情这种东西,一旦牵扯进来,就会像线团一样缠绕起来,剪不断,理还乱。
或许我们第一眼看到的是这位母亲目前不利的处境,出于同情,或许会更偏向于她。
可养父母的心情谁又去理会?自己辛苦养大成人的儿子,要去喊别的人叫妈妈,想想就不寒而栗。
而且如果是救急,我想,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里,养父母可能也会考虑让小张能帮就帮一下。但这很明显是救穷,这是很难的,穷之一字让人无奈,却也会催生更多的欲望,无穷无尽。
就如广东富豪陈生捐款为家乡村民盖了258套别墅,却因为欲望的无穷滋生,麻烦不断。
有的因为子女结婚,想要多分一套,有的因为在外地未参与分房统计,觉得不公平,也要求分一套。最后竟演变成村民因觉得不公平砸坏别墅,让施工难以进行。
当然,我们不以卑劣的想法揣度他人,这位母亲确实有困难,也确实有那么一丝缘由来找小张。
但最重要的是小张的感受,被亲生父母抛弃,心中会不会有怨恨,34年不知所踪的母亲突然出现,他有这个心理准备接受这个事实么?我们不得而知。
但从他拒绝接电话来看,他还是有心结的,这也是人之常情,只是希望,这不会因此影响他的生活,因为在这其中,他是最无辜的一个。
03 无论最后结果如何,小张决定伸手帮一下也好,小张决定不帮也罢,都必定有其自己的理由,我们无从指摘。
这件事本应是一件家事,却被拿到网络上来发酵,这些无良的媒体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吃人的念头,无论最后网络暴力影响了谁,都希望平安无事。
生活是没有后悔药吃的,昨日种因,今日得果,今天你所经历的一切,在过去皆有征兆,未来也皆有定数。
没有谁的生活比谁的更艰难,生活的苦大家一样吃,生活的乐,大家一样享。
【母亲求助送养了34年、年薪55万的儿子,却遭拒】造物主给了每个人不同的牌,有的人天生就有王炸,有的人一手杂牌,但只要你用心打,每个人都未必不是赢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