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心灵鸡汤

心灵鸡汤这个词不知从何时开始变成了一个贬义词,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心灵鸡汤》是本非常励志的畅销书,里面一个个简短的小故事,经常能深入浅出的教会读者各种人生道理,这对于阅读面比较有限的中小学生来讲,无疑是非常好的启蒙读物,里面各种小故事如果被引用到作文写作里,语文老师多半会给出一个很高的分数,因为至少老师会认为这位学生还是比较喜欢阅读的。

可是现在呢,一提到心灵鸡汤,大家都觉得厌烦,有毒。为什么呢?因为有人会觉得听过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心灵鸡汤那些东西无非都是些有用的废话,根本解决不了现实中的任何问题!我也曾经反思过这个问题,后来想明白了,原来心灵鸡汤的口感是具有边际效用递减的,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满足这一特性。比如你非常饿,吃的第一个馒头带来的满足感肯定比后面的馒头都强烈。
我的朋友圈里经常会有人转一些比较励志的文章!套路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聊聊心灵鸡汤
文章图片
公众号的名字首先很励志,一般文章标题也很正能量
聊聊心灵鸡汤
文章图片
总结性语录通常都会加粗变色醒目显示
聊聊心灵鸡汤
文章图片
总有一些莫名其妙的配图 【聊聊心灵鸡汤】
聊聊心灵鸡汤
文章图片
结尾通常会用!!!提醒重要性
聊聊心灵鸡汤
文章图片
一般还都比较长1-25条 这种全家桶式的短鸡汤集锦,一般都会得到广大吃瓜群众的共鸣,作为一名强迫症患者,早期遇到这样的东西,我都会一条一条去品读,然后带入角色去体会、感受人世间的冷暖,仿佛周围的一切突然变得陌生起来,自我认知又一次得到了升华!但是久而久之,这种东西看多了,难免会审美疲劳,产生天然的排斥,然后就呵呵了。
其实你并不能怪鸡汤,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层次也不同,所需要鸡汤的类型和强度也有所差异,很多你看起来觉得很好很有道理的东西可能在别人看来相当脑残,就跟我现在觉得别人转载的东西都很垃圾一样,可能别人眼中的我也是一样,所以鸡汤好不好,有没有价值,必须根据受众的不同,才能有所区分。
我之所以觉得这种全家桶式的鸡汤毫无营养,其实是因为这些东西没有填充,光秃秃的废话摆在那里,不讲方法,不讲案例,可能对你的现实生活并没有任何帮助,你只是快餐式的消费了那些内容,然而并没有入脑走心,时间长了,难免心生倦意,感觉鸡汤有毒,可是这难道能怪鸡汤吗?还是喝他的人没有践行没有改变呢?

聊聊心灵鸡汤
文章图片
鸡汤说的都很有道理,然并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