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沉默已久的戴尔,原来在闷声发大财( 三 )


在个人电脑多元化、完善经销体系、加大品牌投入等一连串紧急的救亡政策都失效后,戴尔终于认识到,个人电脑市场已经没有机会了 。
2009年,戴尔宣布了向企业级信息化服务的全面转型 。
在个人电脑市场陷入增长停滞后,戴尔却发现企业级市场依旧在高速增长当中 。如今企业一年内处理的数据,已经比过去十年的数据还要多 。
整个全球IT行业总价值达到3万亿美元——其中有0.25万亿美元是PC等消费级市场,另外2.75万亿美元则是政府和企业级市场,足足是PC市场的10倍 。
然而,尽管赛道光明,但戴尔的转型之路在一开始并不顺利 。
作为一个年营收高达几百亿的IT巨头,这场转型并不是一般的策略调整,而是相当于重塑一个“新戴尔” 。
为了补足自身在企业级服务上的短板,戴尔从2007年开始就进行了一系列的并购活动,斥资上百亿美元收购了20多家公司,其中包括:2007年以14亿美元收购储器制造商EqualLogic;2009年以39亿美元收购IT服务供应商佩罗系统公司;2012年以24亿美元收购企业管理软件制造商Quest Software……
企业并购整合需要时间、精力以及进行磨合,而戴尔在短短几年间如此大开大合地疯狂并购,只会让华尔街的投资者对深陷泥潭的戴尔公司产生更深的担忧 。
在戴尔宣布转型的几年之内,戴尔的股价仍旧持续下滑,市场一片悲观状态 。
到了2012年,戴尔的股价已经跌到了谷底,5月23日当天甚至创下了12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17%,市值缩水到了220亿美元,甚至不到戴尔巅峰时期的零头 。最可怕的是,这场持续下跌的势头并未减缓 。
2012年,在戴尔的至暗时刻,私募股权公司银湖联席CEO埃根·德班来到迈克尔·戴尔的家里,对他说:“你应该私有化 。事实是,你甚至不需要我们的钱,因为你公司的价值被低估了 。”
私有化,将公司从证券市场手里“买回来”,远离华尔街的指手画脚 。
这是个极其诱人的主意,却遭到了来自戴尔股东们的强烈反对 。
关键时刻,戴尔在硅谷多年的老朋友比尔·盖茨出面,以微软的名义向戴尔公司提供了20亿的贷款,解了戴尔的燃眉之急 。
在微软、银湖以及其他四家投资银行的帮助下,2013年,迈克尔终于以249亿美元的价格完成了对公司的私有化收购 。
私有化后,迈克尔将继续担任戴尔CEO,并持有高达75%的绝对控制权,为戴尔的全面转型扫清了最后一道障碍 。
然而,完成公司私有化,重新掌握话语权只是戴尔转型成功的第一步 。真正拯救了戴尔的,是一场“蛇吞象”式的惊天豪赌 。
03 成功转型2015年,戴尔把目光转向了数据存储的行业老大——EMC 。
EMC(易安信)成立于1979年——比戴尔还要早6年——是企业级服务的“祖宗级”人物 。
在八九十年代,EMC靠新技术模式革了IBM“全家桶”方式的命,让存储系统成为一个独立的物理形态,从此开启了独立存储的时代 。
EMC是全球最大的企业数据存储厂商,市场份额长期维持在30%左右,并且在近40年的时间里陆续收购了网络安全、软件开发、虚拟化软件等众多企业,牢牢把控着企业级服务的市场 。
然而,近年来,云计算对企业存储市场的冲击已经日益明显,EMC这种独立存储公司的形态越来越难以为继 。
2014年,恰逢EMC灵魂人物乔图斯面临退休之际,EMC遭遇功利投资者艾略特管理公司的分拆狙击,不得不考虑卖身自保 。
一个想买,一个想卖,EMC与戴尔几乎是一拍即合 。
2015年10月,戴尔正式宣布将以每股33.15美元现金和特殊股票,总计折合约67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EMC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