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市值千亿,眼科老大的迷途( 三 )


爱尔眼科并非由上市公司直接孵化新医院,而是通过LP形式成立并购基金,由并购基金去孵化新医院 。这不仅降低了公司的孵化成本,更明显增加了孵化成功的概率 。
爱尔眼科作为有限合伙人之一,在这些收购基金中通常占10%—20%份额 。也就是说,公司能够通过10亿,撬动100亿资金 。
这也意味着,若10亿资金原本只能孵化10家医院,但通过基金的形式则能同时孵化100家医院 。这无疑会大大增加新医院成功的概率 。
截至2020年10月底,其已参与7支收购基金的运作,管理总资产规模74亿元 。而并购基金旗下的医院总数超过300家 。
通常,基金新收购或建立的医院会孵化3-5年,等到即将实现盈亏平衡,会被爱尔眼科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价格收购 。
这种模式基本决定了,爱尔眼科的收购不会失败,毕竟“差生”都已经被内部淘汰 。
湖南中裕基金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14年底,爱尔眼科出资9800万元,拿下该基金9.8%的股份 。基金运作期间,共孵化了63家医院,其中26家医院被爱尔眼科收购 。其余不入眼的医院,被转入其他收购基金,继续观察 。
在规模庞大的孵化池里,每年诞生数十家拔尖的企业,难度并不大 。这也保证了,爱尔眼科每年都能够把一定数量的成熟医院装入上市公司体内,保持业绩增长 。
与爱尔眼科的医疗技术相比,其资本运作的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
这也使得,它的估值过高 。
最新数据显示,这家公司动态市盈率超过130倍,而行业平均估值不到50倍,爱尔眼科估值远远高于行业平均估值 。
被市场定出超高的价格,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其超强的盈利确定性 。通过产业基金和定期的大量体外孵化医院的逐级收购,爱尔眼科可以确保上市公司每年的净利润增长30%以上,这种确定性是投资机构所追求的稀缺资源 。
正是这种被资本捧高的估值,导致后面股价下跌,市场趋于冷静 。
在资本运作上,爱尔眼科是一把手,但在医疗板块,爱尔眼科却屡屡出事 。
3. 蒙眼狂奔为了保持稳健的业绩输出,除“资本运作”外,另一重要因素是“把控到位” 。
爱尔眼科的屈光手术、白内障、验光配镜及眼病四个业务部门,每周都会对各医院相应科室的运营情况进行监控 。
总部会迅速锁定无法完成KPI指标的医院,并提出改善经营状况的解决方案 。在严格的KPI制度下,各医院固然能够实现稳步增长,但也不可避免出现过度医疗的问题 。这无疑会放大“矛盾” 。
有媒体从公开数据中统计,对爱尔眼科净利润贡献占比靠前的十家子公司共涉及有116条法律诉讼,发生时间普遍集中于2018年-2020年期间 。
2020年年末,武汉抗疫医生艾芬发布了一则视频称,2020年5月她因视力下降明显,在爱尔眼科接受晶体植入手术,5个月后不仅视力未好转,还发生视网膜脱落,险些导致她失明 。
投稿|市值千亿,眼科老大的迷途
文章图片

 图源:微博
此次“艾芬事件”焦点便是,有无存在过度医疗的问题 。有业内人士表示,眼科领域,国内不管公立医院或民营医院,都在推荐高价的晶体 。
艾芬质疑爱尔趋利,因为眼底变性治疗很便宜,但她做白内障手术的费用是2.9万元 。也就是说,艾芬认为爱尔眼科为了多赚钱,让她做手术换了晶体 。
由于艾芬医生作为新冠病毒发现过程中“发哨子的人”,自带的名人效应让此次事件迅速发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