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因前30页错过的教育心理类好书——《晚熟时代》书评

文/张宏涛
《晚熟时代:好的人生,开始于你不再拒绝成长》是台湾心理学界“总舵主”、台湾心理治疗学会理事长王浩威集合二十余年心理咨询经验的代表作!虽然他的名字大家都不熟,但给其作序推荐的武志红,却是我极其熟悉的心理学家武志红。
所以,我对该书抱了很大的期望。读了一半的时候,我就开始给朋友们推荐这本书。作为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共鸣,也开阔了我的思路。


差点因前30页错过的教育心理类好书——《晚熟时代》书评
文章图片
不过有朋友却说看了几十页,看不下去,感觉不是心理学的书,是社会学的书。我是随手从中间部分往后看的,一打开就吸引了我,从中间直接看到结尾,还没看前面部分。听到朋友这样说,我才开始从头看,我发现前面30多页社会学的部分,的确显得枯燥了一些。但之后,开始渐渐进入佳境……幸好我是从中间开始读的。如果我也是从头开始读,可能看一会儿就放弃了。
一开头,我就看到了“好学生陷阱”。为什么一些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到社会上,表现很平庸了呢?书上说:“因为这些学生发现相较于出社会打拼,拿好成绩与老师相处,要容易多了,于是就停留在学校,只埋头学教材,却不会去学那些在社会上可以帮助成功的技能。”
这段话我很有感触,我见到过不少这种以不断上学(对学术没兴趣,甚至对专业也没兴趣),作为逃避进入社会的人。
接下来看到作者介绍的一个特殊学校多年来实践研究出的七项可预测孩子未来是否成功的能力,以及如何拥有这七项能力的方法,我觉得很值得分享。并发现了现在的教育普遍存在的误区。
我挑三项来说说:
1,自我掌控
现在很流行讲情商,但大家讲的情商往往是伪情商,都是些如何取悦别人,如何利用别人,与真正的情商不搭边。真正的情商是指对自己情绪的管理能力。这条自我掌控包括情商,也包括其他很多内容,比如精神独立,有独立的能力等等。
但是现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现实社会,父母往往要求子女听话,不允许子女有不同意见。甚至孩子哭,也不被父母和老师允许。从幼儿园起,就有很多孩子被老师威胁:再哭把你扔出去。再哭让警察把你抓走……
老师也要求学生听话,不能要不同的观点。试卷里的主观题,也有标准答案……
一个孩子从小开始,就被禁止自我掌控,被强制要服从管理。所以,自我掌控能力大都很差。我在《误人子弟的好老师》一文里谈过一个观点,大家都认为对学生严格管理的老师是好老师,但我认为正好相反,这类老师虽然有助于学生多掌握一点知识,但却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感,对让学生更好的独自面对世界,是无益且有害的。学生们在她的“教育”下,不会更自立,只会更依赖。学生们一时的成绩提高了,但自主学习、积极学习的兴趣却都被扼杀了。但目前的社会现状就是如此,都在扼杀未成年人的自我掌控感。
2,好奇心
主要是指热衷于对新事物的探索。当一个人放弃好奇心的时候,他就停滞不前了。但是我们的好奇心,从小就是处于被打压状态的。很多父母都要求子女只许做与学习有关的事情。除此之外,做什么都是浪费时间、玩物丧志。
不少中学生就连课余时间踢球,都不被家人允许,嫌浪费时间。我还记得我高一时,上语文早自习,我看《中学生阅读》(类似语文的辅导书)杂志,都被语文老师批评,只许看课文。学生时代的其他兴趣爱好,更是被父母和老师打压。
我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都是从小就被父母老师压制和扼杀的,恨不得我们做个只会学习的机器人。
【差点因前30页错过的教育心理类好书——《晚熟时代》书评】3,乐观
乐观是指相信未来,不怕挫折。但是问题是,当我们考试成绩失利的时候,往往会被老师和父母批评。还有父母常说:你这次考不好,就考不上好初中,将来也考不上好高中,以后也考不上好大学,毕业找不到好工作,一辈子一事无成,这日子课怎么办过?……
父母常说这样的话,我们怎么乐观得起来呢?如果我们乐观,会被父母和老师批评为没心没肺,不知道着急……
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谈了十个有代表性的社会问题,比如中产阶级普遍焦虑,对孩子的未来也很焦虑,然后就变成了过度保护孩子的父母,而过度保护之下的孩子,任何想独立的努力,都会被父母压制,最后导致放弃了独立的念头,放弃了对新事物的常识,也放弃了对自己的信心,没有了主动性。
这让我想起《少有人走的路》作者斯科特·派克所说的:真正的爱,是有助于对方和自己拓展自我界限的。但焦虑的父母,往往是在压制孩子的自我界限。
作者也从爱狗人士给小狗剪毛、穿衣服导致小狗变忧郁,谈到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误区。这让我想到了我写过的《疼爱与阻碍》一文,也是从小狗被剪毛、穿衣服谈起,讲了一些父母自以为是对孩子疼爱,实际上却对孩子的身心成长造成了阻碍的结果。爱孩子,不是这种自以为是的疼爱,而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关注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作者在最后一章还着重探讨了父爱的缺失和父亲的定位,值得每个做父亲的人看看。
该书书名是《晚熟时代:好的人生,开始于你不再拒绝成长》,为什么说是“晚熟时代”?作者认为原因是现在是个体养育子女,过去是大家族互相帮助监督着,等于是一群人一起养育子女,所以现在的人比较晚熟。
不过,我认为,就我们内地而言,现在的年轻人反而是最成熟的一代人。因为由于时代的原因,我们的父辈,大都没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这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养家而辛苦奔波,就连书都很少有时间看。还有很多父母,在孩子长大以前,都没有出过远门,一直在家种地,见识极其有限。
现在的年轻人,则要幸运多了,不仅上大学容易,而且在互联网时代,有手机可以随时学习各种自己想学的知识,可以和身在千里之外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所以眼界更宽,见识更多,内心更成熟。如果说晚熟的话,倒不如说,他们还在不断成长,不是像父辈那样,早早就定型、停滞不前了。
因此,我乐观的认为,一代更比一代强!
总之,这是一本借心理学案例,谈社会现象、促人思考的教育心理类好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