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游学总结

台湾的张世宗教授说过:“座中学,我看见了;作中学,我理解了;错中学,我了解了。”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学习的本质。
此次香港游学,我们还停留在座中学,即学习的最低阶段。现在的总结,写着学,一个回顾与反思,能够让我好好的清理清理——我看见了什么。最后,再带着这些思考,回到工作的学校,经过实践,在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中学习,这才算整个游学的结束。
组织要求先回答程介明教授面向我们提出的一个问题,我先说说自己的看法。

1.为学生准备他们的未来,教育可以做些什么?必须做些什么?
对于我们农村孩子而言,能够考上重点高中,最终能够考上大学的几率微乎其微。这不是凭感觉,而是有真实的研究报告和调查可以查证的。然而,我们目前大多数农村学校唯一的教育目标就是升学率,为此没有原则没有界限地拖长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增加文化课程的上课力度。对于综合素质,仅仅停留在喊口号,应付检查的层面上,并没有引起重视。于是,大部分的孩子就这样被“升学率”牺牲,因“文化成绩落后”而自我放弃和他人放弃。
首先,我认为教育,绝不是为了把学生或学校或老师分成三六九等。教育绝不是小部分高分学生的教育,而是大众的,每一个人都应享受的教育。
所以,教育应该做什么?第一,教育应该让每个学生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存在即合理,合理即有价值。我相信,人人都有他存在的意义。如果我们教育要求所有的孩子都拿高分,才算有价值;那么正如要求所有的鱼都能在陆地上跑般荒谬。教育者就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看到每个受教育者所擅长的那一面,然后给予他发光的平台,让他认识自己,变得自信而积极。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是有价值的,才能在面对任何困境、磨难、失败的时候,永远相信前方有黎明,永远不抛弃不放弃自己。
未来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所带来的挑战比过去、现在的任何时间节点都要多。我们目前教育值得思考的一点是——教育者用过去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教现在的学生面对未来的世界。我想,在面对未来的世界的挑战时,我们这些过去的知识经验能有多大的作用?
因此,我认为教育必须要做的第二件事是教会学生学习。学生如果只等着教师喂,那么他终将被喂成一只猪。一个能应对未来的人,一定是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教育者不能预测未来具体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更加不能帮学生预测将来的他们会遇到什么挑战,所以要学会哪一个知识点来应对。我记得《教育心理学》中说过——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不是一成不变的。某个知识只是被当今社会所认可,随时可能被推翻。
所以,于是教育的重点与其放在教授现有的知识,不如聚焦在教授现有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帮助学生保持对生活和世界的好奇和敏感,激发学生对真理和知识的思考和追求。这,就是学习力。
当学生有了自我价值感和学习力,他一定能在未来这片大海中不惧风雨,不惧海浪,努力航行至远方的目的地。
接下来,我就香港游学做一个全面性的总结。
一、对香港的了解
到底是第二次与香港见面,与第一次相比,我对香港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当然得益于一路上自己的细心观察,队友们的共同探讨,最重要的是罗维安校长的耐心交流。我就感受最深的两点进行分享。
1. 香港的自由是建立在对规则的充分消化基础之上的。
香港人对于规则不是咋咋唬唬的,需要工作人员拿个喇叭反复强调的。这些天我们去了很多地方,都要乘地铁。地铁里很安静,没有人拿着喇叭喊要遵守哪些规则。但是所有人都自觉地站成队列整齐的一排等车。车来了,门开了,大家都不慌不忙地上车,不会挤不会推,更加不会抢位子。下车出站,没有人奔跑,但是大家走路的速度又很快,整体节奏一致,也显得有效有序。上电梯,大家又自觉站成一排,留着些许空隙给需要赶路的人。
香港的街道都很干净,没有随地乱扔的人,也有时刻尽职打扫的环卫工人。累了,你可以放心地坐在任何你看得到的椅子上,靠在护栏上,甚至坐在地上。
香港的厕所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去过各种学校的厕所,也去过地铁站、博物馆、商场的厕所,都是同一个模样——洁白干净,没有异味,都有镜子,卫生纸,洗手液,给你如家般的舒适感。
所有公共环境能带给人的舒适感,背后都是对规则的充分遵守,其中包括对责任的充分履行。
2. 香港人的礼节文化
有一次,我与大队伍走失了,于是得靠自己找路。途中,“逮”住一枚青年,向他询问,交流过程中有提到我正在香港游学。让我没想到的是,他很耐心地告知我路线之后,分别时非常郑重的对我说:“加油!”
还有一次,我们参访青年会小学。一个香港老师带领我们坐电梯。先是帮我们按电梯,招呼我们进来,然后自己最后一个进电梯,站在按钮前面。当他看到有几个老师还没上电梯时,他说的是:“老师们,请你们上电梯,谢谢!” 香港人很喜欢说谢谢,他们也很喜欢说抱歉。这样的一种得体,让我们感觉非常温暖。
二、对香港教育的感受
我不敢说单单是听了几场讲座,看了几所学校,就对香港教育有了正确的了解。所以,我就捡两三点感受来说吧。
1. 香港的学校有百分之九十是由民间的办学团体建立的,仅有百分之十的学校是由政府建立。这一点,就决定了香港的学校受政府的限制较少,有较多的自主办学权利,从而展现出一派生机和活力。
2.香港的教育理念是全人教育,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注重全面发展。这一点表现在他们的课程设计里,他们每一所学校都有常识课以及丰富的社团活动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挖掘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给予学生平台展现价值。
3.香港学校的校园文化都充分地展现在走廊里,墙壁上,教室里。他们的学校布置会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比如医务室门上贴的宣传标语是——Hello!我是魏姑娘,我会悉心照顾你!走廊上会有全校老师的照片,下面有很可爱亲切的自我介绍。教室里会有每个孩子的照片,以及他们的名片,还会把班主任的照片贴在一起。所有我举的这些例子,都体现出他们共有的校园文化——以学生为本,让学校成为一个有爱的家。

图片发自App 三、香港游学改变我的几点认知
1. 教育是追求公平还是公正?
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到公平与公正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同时也开始思考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应该追求的是什么。说实话,关于“公平”与“公正”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我说不太清楚。在问了好几个朋友之后,仍然说不太清楚。但是我知道我要追求的是什么——假如三个孩子,一个高,一个中,一个矮,我要努力的是按照他们各自的特点,给予他们不同的教育,即因材施教,让他们受到的都是对他们有意义的教育。而不是只针对高层次的学生教育,因此牺牲落下的学生。我想,这应该是教育公平。
2. 关爱教育
程教授的一句话打了我一棒子——关爱成为教师职业的特点的现象还未表现出来。我们常常说爱,但落到实处了没有?扪心自问,我做的还不够。倘若不是发自内心的关爱,学生怎么能感受得到?怎么会从我身上学会互相关爱呢?在班集体中,人人互相关爱,学生才会喜欢教室和学校,老师也会觉得幸福。爱人是一种能力,学会爱人是一门艺术。而作为教师,学会爱人是育人的基本。
3.我还可以做得更多
与队友们交流,我才知道自己被思维局限了。听到他们所做的改变,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的更多。除了自己的课堂和班级之外,我还以为可以把自己所了解的资源,再结合学校的需求,推广到整个学校,让大环境发生改变。我还可以多和领导老师们交流自己对学校教育的看法,把我在外面看到的学到的进行传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四、致谢
1. 感谢为中国而教所有的工作人员,因为他们背后的工作,因为他们的信任,我才有这样宝贵的机会,让我能开拓视野,丰富经历。
2.感谢罗维安校长,没有他,就没有我们在香港能享受的一切资源。包括住宿,参访学校……
3.感谢接待我们参访的香港学校校长和老师们,他们都很谦和热情和无私。因为他们的分享,我们才能更加了解香港教育。
4.感谢同行的队友,他们的发言和交流对我而言都是启发。跟他们在一起,就是跟一群有理想有情怀的人一起,令人青春、激动和快乐。

图片发自App



五、结语

【香港游学总结】看见理想的美好,认识现实的障碍,始终相信——努力不会被辜负。

香港游学总结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