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恐惧,哪怕鲜血淋淋也不要退缩

我是一个容易受伤的女人,尤其是拿刀的时候。
今天秋高气爽,睡到自然醒之后,突发奇想去菜市场买菜回来炖汤喝。
来到小区后面的菜市场,我无意中发现了卖板栗的老爷爷。有两种板栗,剥了壳的和没有剥壳的。一直不擅长拿刀的我,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选择了没有剥壳的。
“板栗的壳很硬,可以先拿小刀或者剪刀开个小口子,用开水一烫就好了。”
记着老爷爷教的剥壳方法之后我迅速回家实践。开心地朝着厨房走去,拿出砧板,剪刀,小刀,把板栗掏出了,同时用水壶把水烧开。板栗壳太硬,剪刀使不上劲,我就拿起了小刀,开始切。一颗,两颗,……刚好弄得起劲的时候,也许是因为太滑了,圆滚滚的板栗一下就跑偏了,我的刀说时迟那时快,依然掉下来了。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无一幸免,顿时热腾腾的鲜血直往外鼓,不一定会地上都滴了好几处。我倒是很冷静,用湿纸巾擦完嗯上两个创口贴。
然后望着桌上的一堆板栗,我是继续呢还是放弃呢?
放弃,我只需要把这一堆板栗扫到垃圾桶就可以了事了,也不需要再担心板栗难不难剥,会不会再次切到手,大不了是浪费了十几块钱但是还节约了时间呀不是吗?
继续?那意味着我要克服刚刚被刀切的恐惧,然后把剩下的麻烦事情弄完。
会很麻烦吗?恩,是有一点的。在后面的切板栗过程中还是不太顺利,但是一颗,两颗,再多几颗之后,我好像找到了秘诀:只要我的左手稳稳的压住板栗,然后选择合适的口子下刀就可以很顺利完成板栗的预处理步骤。另外有一些实在没有弄好的,在被开水烫过之后我再补切一下也会容易很多。
十五分钟后,我完成了切板栗——烫板栗——剥板栗过程,虽然有点慢,但是我成功了。这给了我很大的心理暗示,其实自己之前很害怕的事情,只要多尝试也是可以完成的。面对它,才是解决它最好的方式。
【面对恐惧,哪怕鲜血淋淋也不要退缩】记得小时候每次妈妈要我帮忙干活砍猪草之类的,我只要一动刀,就会伤到手,后来我自己也怕了,奶奶也怕了。从那以后几乎不让我拿刀。所以为了避免受伤而放弃的练习机会,反而让我现在也还是不太会用刀。
回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昨天晚上,我们班的一位战友给我发了信息说:“班长,我有几次没有交作业了,我想我还是退出吧。”我问原因,是因为时间不够还是因为不知道写啥?
Ta告诉我其实是因为很忙很忙,但是自己又不想当差生,所以想退出。
我知道Ta 是希望我同意的,我也确实同意了。但我真的觉得挺遗憾的。
我自己在想,这样是否是对的呢?
我们害怕自己落后,害怕自己变成差生,最好的方式难道不是赶紧调整好状态,直面它,然后改变它吗?
逃避或者说退出,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吗?
不,它是存在的,只是不再出现在你的面前了而已。就好比我不会用刀这个事情,我逃避它,二十年以后,我再要用起来,还是会犯错,会受伤。
怎么样才能不怕?我想,面对恐惧,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地去接近它,去摸索,去了解,去一起经历,去直面它,然后一步一步消灭它。
这个过程也许会很痛苦,但是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