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在一起|We在一起 再出发
戊戌初冬,我们梁邹大地一行54人心怀教育梦想,相聚于美丽西子湖畔,跟岗一周在浙师大附中笕桥实验中学。适逢笕实中学承办的“全国差异教学联盟中学理事会成立大会”举行。研习课堂、参与教学、观摩课外实践、聆听大师汇报,收获颇多。
图片发自App
博之以文,约之以礼— 初识笕桥
跟岗学习的第一天,绵绵细雨中,我们一行20人踏入了这所浙江省名校的校门,接待我们的是一个年轻貌美的江南小女子,热情、温婉、稳妥、周到。校园不大,布局有点像我们的实验中学,精致、小巧。特别映入眼帘的是“博之以文,约之以礼”的校训。其中的关键词就是"博约"。"博"者,大通也,也就是希望学生们有渊博的知识,广博的见识,能博古通今,博洽多闻,博学多才,博采众长。"约"者,约束也,就是希望学生们能用文明的礼仪约束自己,用健康的情操陶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社会规范,能待人谦和,具君子之风,能秀外慧中,成栋梁之才。学校也正是在这样的办学理念下,秉承博约文化,文化润心,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课堂上让学生阳光、自信、健康、快乐!同时亦让教师职业幸福感得到提升!
科研兴校,笕桥实验学校是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学校,主持的课题“We课堂”是国家重点课题,“我们自己的课堂,基于互联网学习的课堂,随时随地学习的课堂Whenever”将学生的学习融入到生活中。教学楼上的一行大字“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很好的诠释了we课堂的精髓。高琼校长提出要去思考课堂改革的痛点在哪里,路径在哪里,未来在哪里。众所周知,课堂形态包括“形式、内容、管理和评价”四个方面,但核心则是课堂立意。高校长认为随着教学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仅仅以知识立意的效能课堂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下的教学需求,应当进一步开展以素养立意的现代课堂,推进以需求立意的未来课堂。但是该如何操作呢?高琼校长细致地分析了具体的策略:首先要分析差异,聚焦“课堂关键点”;其次要依托差异,实现学生为中心;最后要尊重差异,要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we课堂理念应允而生!
博约文化体现在包括校园、教室、功能室的处处角落精细化。小到每一张图片的设计,大到各个年级文化墙的布置,虽各有特色,但整体划一,体现的是大格局,大视野。观察下来,都属于班组文化的一部分。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教室里以小组为单位团座,对小组的培训引起了我的兴趣,“独学、合作、课前2分钟准备、聆听小老师展示、小老师讲课”等小组合作的各个环节都有学校手把手教会学生,难怪我们随意走进的课堂,学生们都能够积极展示自己,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小组合作之所以能够高效运用,还离不开“253点赞式评价”。一课一评,一日一评,一周一评。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相约笕桥
今天是杭州笕桥中学跟岗学习的第二天,仍旧是绵绵细雨,抚在脸上,凉丝丝的,因感冒不通气的鼻子瞬间凉爽无比。早起溜达,路遇公交司机礼让行人,滚滚人流中带给我们温婉的感动,雨中的笕桥实验,娇美,秀气。
早8点,我的指导老师林老师,早早等在7(12)班候课,见我到来,热情的给我搬来椅子,陌生的环境不再陌生。稳稳的坐下来,林老师的课开始了,语境中讲授单词,顺便操练句型do you like ......?词不离句,句不离口,学生们热情高涨,思维活跃,成为了真正的语言学习者,既有在较高认知水平上有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行思维的高阶思维,又有指向学习过程与状态的的深度学习,字词句组成的对话展示在这一节课中得到高超的运用。本节课重点是初识水果蔬菜的单词,初识可数与不可数,以及句型do you like ......?及肯定及否定回答。林老师的课高屋建瓴,脑中有智慧,手上有技术,心中有规则。一步,再走一步,步步引领学生到达课堂的制高点。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眼中有学生,心中流淌着对孩子们的情感,学生们之间用心相互倾听,有温度,有美感,人性的教育具体落实在了林老师的这一节课未经修饰的课堂上。展示环节,小组学生,个个积极踊跃,讲台上,讲台下,教室前,教室后,声音洪亮,朗朗大方,模仿惟妙惟肖,学生的个性得到了释放,生长时空得以延展,看家本领得以生成,人人享受着“做最好的自己”的幸福。
图片发自App 在林老师的课上,“有温度”的课堂,超越了师生关系的羁绊,丰富了课堂的内涵价值,学生们的德行得以养成,学养得以生成,能力得到提升,情感得到升华,时时体验着成功的愉悦。课堂中处处体现着和谐共处,体现着美美与共,框剧透着学生与老师的精彩。老师即是学生们的学习上的“经师”又是真正灵魂深处的工程师“人师”。课堂上境界,超越了遭受、忍受、感受、到达了“享受”—悠然心会,妙如难与君说。
图片发自App
自然和谐,人文见长 — 温度笕桥
今天是杭州笕桥中学跟岗学习的第三天,连续几天的濛濛细雨滋润了杭州大地,校内的茶花开了几朵,红艳艳的,更多的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绿中带红,煞是好看,树更绿了,树叶更伸展了。秋色中的笕桥更美了。
昨天路遇公交司机礼让行人,让远离故乡的我们找到了安全感,感到了杭州人的热情、温暖。今天坐车,司机师傅高诉我,杭州市是目前强制执行司机礼让行人的为数不多的城市之一。我打量四周,摄像头在哪儿?一圈下来,没有!又为自己的龌龊心理感到羞愧。但同时,也明白一个道理,制度是各种工作能够正常推进的保障,我们所看到的,背后一定有故事,笕桥的小组合作亦应如此。
图片发自App 推门听课,“咦”,老师呢?讲台上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站在讲桌旁,男孩操控鼠标,女孩手里拿书,不时指挥男孩应该把鼠标指向哪里。又时不时的查找一下课本,“大家看,这是平原,对吧?这是丘陵。”小老师声音洪亮且神态大方,毫无做作之感,不扭捏,下边的学生也沉浸在小老师的课中,时而高声齐呼,时而叽叽喳喳。人群中努力搜索,才发现了老师的身影。“不对,你这样讲不对”一胖男孩猛的站起来?“为什么?”女小老师问,“来来,我说说,”话音未落,胖孩就跑到了讲台上,学生群中的老师,笑眯眯地看着这一切,似乎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看似凌乱无序的课堂背后,学生们思维活跃,想说,敢说,能说,会说,长此以往,这群孩子那还了得?
“同学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份题,,将不懂的,不会的,划出来!”一声令下,孩子们三人一群,五人一伙拿着书站起开,热烈的讨论开始了!面红耳赤,声音高亢,是常有的现象,老师游走在每个小组中,观察每个学生,上课认听讲情况,重难点,孩子们掌握的情况,需要纠正的错误等等,在转圈的过程中,记下来。“好,时间到”再声令下,所有的孩子坐姿正确,拿好红笔,准备记录。课堂上老师,对小组合作的控制,收放自如。
图片发自App
下课了,语文老师还未离开课堂,一张张小嘴还围在老师旁,叽叽喳喳,老师一遍遍地说,“该上课了,改节课再讲,”意犹未尽的孩子们还是不愿离去。 “语四未做名单”老师在后黑班上写道。“老师,我怎么没做完了?”有质疑声;“老师,我这个题不会” 有委屈声;“老师,求求你,别说我没做完,好不?”有祈求声;围着老师又是一阵唧唧喳喳,看得出来,孩子们很是在乎。想起一个故事,海边被潮水冲到岸边的小鱼,在阳光的直晒下奄奄一息。一个男孩一条条捡起又用力一条条扔到水里。有人说,那么多鱼,谁在乎?“它在乎”,男孩边扔边说,“它也在乎”!每个犯错的孩子都是一条被海浪冲到岸边的小鱼,只要老师在乎,学生在乎,一切都好!
图片发自App 最忆是杭州—笕桥We再出发
我们很是幸运,遇到了“全国差异教学联盟中学理事会成立大会”在笕实举行。领导讲话没什么新意,但浙江省教科研院王健敏副院长言语中肯,把心目中的理论家形象颠覆,接地气,有高度。 再次聆听高校长的报告,再次思考感知笕桥的差异教学,有重复点,但更多的是新意,常听常新。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杭州笕桥实验中学聚焦课堂改革,坚守学生自主发展立场,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紧扣智慧化、现代化的时代脉搏,锐意推进课堂改革。“328高效课堂”的研究,探索“教师如何教”,力图从课堂关键点达成、学生差异性教学等方面改变课堂面貌,促进教学效率提升。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
图片发自App “三自课堂”的构建,研究“教与学的双向转型”,强调学生本位,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组织课堂教学,力图以自主、自助、自治为三大要素,打造学校课堂改革的2.0版本:自主性学习为核心师生互动共生的课堂样态。
图片发自App 首倡“We-课堂”理念,践行“智慧教育技术与课堂的融合”,力图从学习方式、学习制度和学习资源三个维度全新构建课堂教学,将“导助式合作学习、延展性资源开发、契约化班级自治、点赞式多维评价、智慧课堂技术”融合一体,打造学校课堂的3.0版本:泛在环境下的自主性学习课堂。
图片发自App 一遍遍梳理笕实课堂教学发展的过程,再次发现,笕桥将“求真、养正,尚美”具体的育人目标落在了课堂教学的实处 。
对我们的启示:回归教育的本源目的,确立合乎教育发展规律的改革理念。笕桥实验中学学生个性存在差异这一自然规律中寻求突破,让学生在最显眼的位置上,充分展示自己最精彩的地方。教育改革首先要将教育回归到人的本位上,教育必须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作为教育的本源目的,一切教育教学改革都应从这个起点出发。这就需要反思教育现状,需要教师重新确立或回归教育理想,坚决克服当前学校教育中出现的“物化”或非人的现象,使教育重新回到人性、人道的轨道上来,按照教育的规律来管理和发展教育;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应该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在笕实中学的课堂,每节课都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老师既是观众更像是“主持人”,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主人。在民主和谐的课堂上,没有老师的呵斥,没有老师的监督,没有老师的“谆谆教导”,课堂完全是学生自觉的激情投入。他们爱课堂,爱知识,爱学习。他们的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敢想敢说,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敢于反驳他人的意见。所以学生愿学、乐学、真学;学生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笕实中学的课堂 “乱”而有序,这与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分不开的。本着“立德树人,博约养正”的培养目标。扎实开展活动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良好的合作探究习惯,主动参与教学的习惯,积极展示自我的习惯,严格自我约束的习惯,相互激进的习惯等。如课上回答问题时,一般不需要老师叫,而是主动的争抢地回答问题,同时,别人回答时,其他人在积极准备抢答或是在思考答题,或梳理正在研讨问题。整个课堂没有一个“闲人”要注重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教师在一节课45分钟内,尽量减少知识性语言或对教材内容的陈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是教学理念质的变化。关键是教师“面批面订”真、实、勤,而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过多的重视讲课,淡化了预习和反馈,没有把“预习”和“反馈”当作课来上,注重的中间,忽视的是两边,部分教师甚至“前无指导、中无引导,后无点评,”这就是我们的差距;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笕实中学整个课堂,相对学生来讲,老师的话语很“少”。课堂上看到的都是学生在“表演”。在展示过程中,老师只是在点拔、引导、指导、拓展、表扬、激励。但是,点拔中衔接了知识,引导中开发了学生智力,指导学生认识真理,表扬激励中激发学生的斗志,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更达到了师生的共进,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几年来,我们先学“杨思”再学“杜郎口”又学“昌乐”,各种各样先进的教学模式似乎都是“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但是我们要认识到“花深红、花浅红、桃杏浅深花不同。”我们的课改并非“只缘羞与凡花伍,移植名园不肯花。”而是因为“菊花三百六十种,处处名园花不同。”“为学之时,固在践履”,希望自己不会在未来的实际教学中,“听着激动,看着感动,回去一动不动”,做点自己能做的事。“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云水间”!
【We在一起|We在一起 再出发】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推荐阅读
- 2018-02-06第三天|2018-02-06第三天 不能再了,反思到位就差改变
- 这辈子我们都不要再联系了
- 我错了,余生不再打扰
- 我要我们在一起(二)
- 7月15日三岛爱出发
- 你再这样提问,就没人愿意回答你了
- 和陈先生第三次在一起
- 请叫我冉责编
- 无故.
- 世人万千,再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