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蓉为什么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里判若两人()

在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里,同一个黄蓉,为什么前后仿佛判若两人?
1. 人生角色不同
在《射雕英雄传》里,黄蓉是个妙龄少女,虽然聪明机智,但仍不失少女纯真,所以她的机谋并没被视作阴险奸诈。
她有神通广大的奇葩爹黄老邪护着,有本领高强的专一恋人郭靖爱着,生命里最重要的人是父亲、恋人和她自己。
大部分时候,她其实只是在父亲和恋人的爱里追逐她自己的人生,她没有太多要背负的责任,随心爱恨,快意人生。
这时候的黄蓉,在读者和观众眼里,就是一个活泼靓丽、聪明机智、敢爱敢恨、娇俏可爱的小宝贝。
黄蓉为什么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里判若两人()
文章图片
(少女黄蓉) 到了《神雕侠侣》,小宝贝长大了、成家立业了、生儿育女了,黄蓉的人生角色进入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新阶段。
这是一个成年人的世界。她做了人妻,要顾丈夫;她做了人母,要顾儿女;她看顾丐帮,要顾帮务;她做了民族英雄的臂膀,要帮丈夫顾天下。
太多的责任在肩上,她负重前行,必须谨小慎微。
她连自己的人生都不能像射雕阶段那么随心恣意,又怎么肯对杨过小龙女任性?所以她对杨过小龙女,也是诸多防备、束缚、阻挠,这也是黄蓉在神雕阶段败观众好感的一大原因。
黄蓉为什么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里判若两人()
文章图片
(神雕侠侣) 而败好感的另一大原因,是黄蓉对女儿的溺爱,而且简直溺爱到偏心盲目的地步。读者和观众岂不痛心疾首:当初那个千灵百巧娇俏清透的少女,怎么竟仿佛成了个昏聩无理的狭隘妇人?
但这其实并不突兀。人生角色变了,心态和生命重心也可能随之改变。当了母亲的黄蓉,儿女变成她生命里最重要的部分,母爱可以多深重,就可能多盲目,这未必是正确的,却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黄蓉也并不算突然改变、前后判若两人,其实,爱生命里重要的人是黄蓉一惯的性情,射雕阶段如何对郭靖专一执着万般维护,神雕阶段就如何对子女呵护备至万般维护,这是很统一的。
黄蓉为什么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里判若两人()
文章图片
(中年护犊黄蓉) 2. 故事角色不同
【黄蓉为什么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里判若两人()】看书或看影视剧时,读者和观众在心态上一般会自动站队主角,以主角的利益为先。主角有什么优点都是棒棒哒,主角有什么不足都是情有可原可以原谅的。
黄蓉在《射雕英雄传》里是主角,她活泼俏丽古灵精怪讨人爱,有时一些过度的行为大家也觉得无伤大雅。
比如智商逆天诡计多端这一点,放在黄蓉身上大家会一脸姨母笑夸她聪明机智,但如果放在华筝身上,估计大家会一脸嫌弃说华筝工于心计阴险狡诈。
谁叫蓉儿有主角光环护体呢?小心眼成了娇憨可爱,自私成了天真,护短成了重情……主角什么缺点都能自动弱化、什么都能被包容。
黄蓉为什么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里判若两人()
文章图片
(《神雕》黄蓉) 而在《神雕侠侣》里,主角是杨过小龙女,大家的喜恶就以杨过小龙女的利益为出发点了。谁对杨龙好、谁对杨龙有利,谁就能博好感,相反谁对杨龙有损,谁就讨人嫌,比如黄蓉。
这里的黄蓉失去主角光环护体,读者和观众对她不再无条件包容,她的缺点就显得特别明显也特别碍眼了。
同时因为她没有站队主角、做过有损主角的事,还受到别人的主角光环的暴击。曾经集万千宠爱的宝珠儿,就成为备受争议的鱼眼睛了。
黄蓉为什么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里判若两人()
文章图片
(《射雕》黄蓉) 3. 聪明误
少时的聪明,常傲及自身;年长的聪明,却总睥睨他人。
黄蓉的高智商,让她总是很有优越感地认为自己可以在智慧上碾压别人、吊打别人。
在她所能触及的世界里,她觉得自己洞悉一切,觉得自己所洞悉的就是真相,轻易看不到别人眼里的真相、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因此,很容易变得固执、多疑、偏执、刚愎自用。
这也是很多聪明人的通病,天下聪明人可引以为鉴。
黄蓉为什么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里判若两人()
文章图片
image — END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