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第五章(3)

14《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第五章(3)
文章图片
第五章被遗弃的创伤——穿越挫折与悲伤,放下并感受幸福

没有任何方式可以逃避得了爱的痛苦。
1.觉察(了解)共依存的结构
我们所有共依存的课题,主要都来自于被遗弃的伤痛。反弹行为和内在的任性小孩是我们的生存伎俩,想去控制、支配和操控别人的努力,都只不过是在掩饰被遗弃的伤痛罢了,这个体会将给我们如何和别人互动带来根本的改变。
在无意识里,我们都希望能遇到一个人,满足过去童年未能满足的需求。虽然理性的成人部分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内在的小孩却从未放弃这样的希望,并且会将希望无意识地投射到爱人和生活的各个层面。
就我自己的经验,了解这所有的感觉只不过是来自于遗弃的创伤而已,而且我们无法疗愈自己感受不到与理解不了的事情,了解这两点对我非常有用。
虽然伤痛是现在被触动的,但内在小孩似乎感受到与过去同样强度的痛苦。
2.接受恐惧和痛苦并给予它们空间
当伤痛降临时,我们越坦然面对它,就越容易穿越它。如果我们对生活的期望是不需理会这些伤痛,反而是在自找麻烦。
事实上,我们的深层意识却有某种截然不同的想法。它希望我们得到自由,而得到自由的唯一方法是,穿越被遗弃、被剥夺和空虚的恐惧与苦痛。
每一段关系都可能以某种方式唤起我们被遗弃和被剥夺的感受。没有人可以填满我们内在的空洞。有觉知地体验这被遗弃和被剥夺的痛苦,正是能慢慢填补内在空洞的方法,并有助于接受自己的孤单。
通常第一次体会到孤单时,往往体验到的是被剥夺的感受。生活中的失望和挫折总是显而易见,特别是在关系当中。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活着去满足期望,而是让自己自由。我们却常常在顽固抵抗。亲密关系带来滋养,却也带来痛苦。只有愿意全然面对这个事实,才能在爱情生活中和谐。
3.寻求外在支持
当伤口打开时,极度的焦虑也会出现。有时候,灰暗的想法和寂寞感就如无底洞一般袭来,没完没了。
遇到这种关头,我会冒险向外求援以得到些力量,不是期望有人可以结束这个苦痛,但至少让自己感觉不至于如此孤单。许多人在孤立中感受自己的苦痛,加深了我们以为一定要独自面对痛苦的信念。
从内在传来一个声音说:“当我承受着这种痛苦时,没有人能帮我。”或者“我是个负担”之类的话。但是疗愈正是来自受伤时能向外伸手求援。一旦我有勇气向外求援时,大部分的恐惧就都消散了。
4.运用静心的一些帮助
有一个简单的技巧,就是花点时间坐下来,缓缓呼吸,这似乎能帮助发展内在觉知,了解痛苦期将会过去。
每渡过一关,下次就更容易。每次穿越了那个痛苦,我就越有能量,不会觉得这么孤立,更有内在空间去感受,并和焦虑与痛苦同在。
因为放手去爱会招致失落的痛苦,所以我封闭自己,不去体验那样的苦痛,这样比较安全。但如此一来就必须过着没有爱的生活,痛苦仍会以某种方式在伤害着我们。然而,如果穿越痛苦,痛苦就解除了;相反地,如果逃避它,它会一辈子在生活中徘徊不去。所以,没有任何方式可以逃避得了爱的痛苦。
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内心都有一个深深的渴望:想被填补,想成为完整的。被遗弃及被剥夺的痛苦,不过是打开了我们常投射在爱人身上的深度渴望,没有一位爱人能够涵盖或满足这些渴望。这些渴望是生命本质中最深层的部分,因为我们都渴望回到源头,而源头正处于精神追求的核心,只是,我们却错把追求放在别人身上。
被遗弃的感觉触动了这个渴望,我们常觉得这样的渴望是令人害怕的寂寞,但其实这样的寂寞只是我们从开始感受寂寞,到最终享受单独的转变期,从中我们还能重新找回生命中的内在幸福和信任。
但只要撤回别人可以满足我们期望的投射,我们就能真诚地和对方分享发现真相的心路历程。在那之前,爱人并不只是朋友,他(或她)还是我们投射来减轻自己痛苦的对象。
14《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第五章(3)
文章图片
【练习】与被遗弃的伤痛共处
想象一个最近让你感到被剥夺或被遗弃的情境,你与爱人或要好的朋友在一起,却不能得到你所想要的一个生活境遇。
*是什么触动了你的不安?你是如何感受到被剥夺和被遗弃?什么是你预期该得到而却没得到的?是性、沟通、开放、能量、金钱、支持、指引、温暖、碰触,还是体贴地对待。
*你对这样的挫折有什么反应?
*你用什么策略试着使他人改变?责备、操控、报复、控制抱怨,还是分析?
*有些想放弃的策略吗?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作者【美】克里希那南达和阿曼娜夫妇,本书从内在小孩的角度,讲述从恐惧到爱的旅程。

本文转载自:洁懿读书汇
【14《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第五章(3)】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如有疑问,敬请告知。

14《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第五章(3)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