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父母要以身作则
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牌气暴躁、耐不住寂寞的人。这些人在人生路上,往往由于性格缺陷,在很多事情上都不得善终。要想到达成功的彼岸,我们就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使自己随时保持一份快乐和平静。在生活中,经常会有些小事让我们感到不舒服,这时一定要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不要动不动就为了一点小事而大动肝火。为了一点小事而生气不但于事无补,往往还会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
人的一生当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也会遇到很多挫折,如果我们能保持平稳的心态,克服那些不稳定的情绪,以后即使遇到大问题,自然也能坦然面对,也能理智地把问题解决。成人如此,孩子也如此。www.xiaoshuaijiqiren.com/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说:“一个人在社会上要获得成功,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情绪智能,前者只占20%,而后者占80%。”可见,一个人的成败深受情绪影响。只有让孩子具备积极的情绪动力,他们才能愉快地学习、乐于奉献,从而愿意并且能够为自己所处的团队贡献才智,取得得成绩,同时在这个平台上自我成长。
那么父母怎样才能教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呢?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文章图片
1.父母要以身作则
如果父母对孩子比较粗暴,动不动就训斥孩子,孩子对各种事情没有任何解释的机会和发言权,这样会使孩子减少或缺乏学习用语言正确表达情感的机会,也就有可能导致他们最终学会粗暴待人等不良习惯,这会对孩子的未来造成消极影响,不利于孩子以后的生活和事业。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情绪表达习惯,父母首先应对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进行反省,因为父母的榜样作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
2.为孩子设规范
面对孩子的各种需要,父母要进行客观分析,满足其合理要求,拒绝不合理要求。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孩子可能会表现出某种过激的情绪反应。针对这种情况,父母应预先与孩子共同设定一些规范,逐步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而让他在实践活动中用这种能力对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做出价值评价。只有当孩子能够对自己的情绪做价值评价时,才能学会适时控制自己的情绪。当然,生活中也应该教育孩子适度节制各种欲望、抵制各种诱惑,让孩子时常既有需要得到满足的体验,又有需要得不到满足的体验,这样孩子慢慢就能正确对待需要和满足的关系,慢慢就能学会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加以适当的调节。
3.让孩子的情绪得到合理的宣泄
现实生活中,孩子不如意时要宣泄其不满情绪,但孩子的宣泄有可能受阻,因为他的情绪宣泄常常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宽容。在家庭生活中,孩子情绪的发泄可能较为频繁,父母难以忍受,于是造成父母与子女间的感情冲突,结果可能是父母情绪占了风,而孩子情绪没有发泄出来,抑郁纠结,逐渐积累,等待下次更猛烈的爆发。这样下去是危险的,孩子情绪不仅得不到宣泄,反而越积越多,情绪发展有可能走向消极方面。因此,发展孩子的情绪智力,应特别重视家庭情感氛围的作用和影响,要在血缘亲情的基础上建立起理解、宽容和和谐的家庭氛围,有目的地帮助孩子实现其情绪的宣泄。
【让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父母要以身作则】
文章图片
4.允许孩子偶尔有厌倦情绪
不要一听到孩子抱怨“没什么好玩的”你就冲过去和他一起玩。孩子应该学会怎样自娱自乐。让孩子列一个“我烦了的时候该做什么”的表格,然后贴在冰箱上,把他要的书、拼插玩具、绘画笔放在他很容易就能拿到的地方。如果孩子还在抱怨他无事做,你不妨建议他做一些家务,比如整理他自己的房间,可能他马上就会发现新的好玩的事情。
5.教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
有自制能力的孩子比那些需要你不断提醒和反复要求的孩子要幸福。学习自我控制对孩子有积极意义上的帮助,他会更容易交到朋友。自我约束是能让孩子一生快乐的基本因素,就像高楼大厦的地基一样。如果你的孩子养成了随心所欲的坏习惯,即使他犯了错误也会觉得自己是对的,这是很危险的。
6.创造与同伴交往和游戏的机会和条件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与同伴交往。孩子如果长时间独处,会产生莫可名状的孤独感,渴望交流又得不到交流的状况可能导致慢性的情绪压扣。积极与同伴交往不仅可以愉悦孩子的身心,也为孩子提供了实践情绪调控的机会。同伴是孩子最有效的榜样,同伴的榜样对孩子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易于孩子接受和模仿。孩子可以从同伴身上学习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尽管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不免会发生一些小冲突,但正是这些“茶壶里的风波”能使孩子们学会如何与别人协调、如何抑制自己不合理的愿望、如何处理同伴关系,等等。孩子有喜爱游戏的天性,游戏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促使孩子愉快地、心甘情愿地服从角色分配,服从规则要求。要想参与就必须约束自己行为,否则会遭受排斥,失去参与活动的机会,这有助于训练并逐步形成孩子的情绪控制机制。另外,游戏本身就是孩子松弛緊张情绪、宣泄消极情绪的有效方式。在游戏中,孩子会借助于动作、语言、角色扮演来体验积极情绪,发泄消极情绪,在内心产生一种满足和快乐的感受。
7.对孩子的挫折心理要进行疏导
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不快的事件,这些事件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尤其是遭受挫折时,人们会沮丧、抑郁,孩子也不例外。例如孩子在学校没有考好,没有被评上三好学生等,这时比较要强的孩子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挫折感,他们显得不高兴,怕同学老师看不起,也可能怕受到父母责怪,表现得话少、紧张、沉默。如果孩子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自我调节过来,那么家长也就不必担心;
如果孩子经过一段时间还是情绪不好,父母就应该干预。比如孩子因为考试成绩差了一些而不高兴,父母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帮孩子分析原因。考不好是不是因为考试时粗心大意?是不是对某一道题理解错误?还是孩子学习不够用功?找到原因后不应该过分批评孩子,而应鼓励孩子在以后多加把劲,平时把功课学好,考试时注意细心检查,以后就能考好。要告诉孩子,一次考试成绩差一些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也不能说明你就是一个笨孩子,老师也不会看不起你。必要时可帮助孩子把期望值放得低一些,不要总是和第一名、第二名相比。经过诸如此类的疏导和分析,孩子可能就会变得心平气和了。很多孩子稍遇困难就害怕、退缩,导致情绪低落、一蹶不振。父母要教给孩子一些应付挫折、调整心态的方法和技巧,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并让他们试着去自己解决。这样,孩子在遇到不顺自己意愿的事时,也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想要了解更多孩子教育请关注微信:gaodixs
推荐阅读
- 遇到一哭二闹三打滚的孩子,怎么办┃山伯教育
- 诗歌:|诗歌: 《让我们举起世界杯,干了!》
- 微习惯复盘
- 孩子行为背后的秘密(2)胡老师讲座感悟
- 装聋作哑,关系融洽
- 父母越不讲道理,孩子反而越优秀!说的是你吗()
- 孩子不是实现父母欲望的工具——林哈夫
- 历史教学书籍
- 研学让生活更美好
- 爱,为孩子撑起一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