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真香的熊猫IP,能在动物园之外造出新文化吗?( 三 )


正因为熊猫热度高 , 任何一款与之相关的周边产品都总能找到粉丝买单 , 市面上才会出现大量劣质的熊猫周边 。但随着熊猫的关注度持续升温 , 大品牌与熊猫联名的方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熊猫图案堆叠 , 设计师调动想象力挖掘熊猫元素的更多创新可能性 , 或许我们才能看到一个更加良性的熊猫经济 。
从国宝到文创产品 , “熊猫+”还有多少可能性?除了国宝这一身份之外 , 熊猫自带流量的属性使其不论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都是当之无愧的C位 。日漫《樱桃小丸子》中提及大熊猫第一次到达日本时引发全民疯狂排队 , 只为一睹大熊猫真容的情节 , 并非虚构 。

1972年 , 中国大熊猫康康和兰兰到达日本后 , 让上野动物园在1973年创下了920万人的历史最高入场人数记录 。后来还有数据显示 , 第一只在日本自然繁育的熊猫香香为日本带来的总体经济效应超过34亿元 。这其中就包括动物园访客收益以及熊猫周边产品的销售收益 。
可以说 , 熊猫经济能产生的能量是无需质疑的 , 但如何继续将这一模式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具有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 却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锌刻度根据观察发现 , 目前在小红书、微博、淘宝等多个平台上已经开始出现自主创造熊猫形象IP , 再进行二次创作的设计师品牌 。也有部分潮玩品牌开始发力打造自主熊猫形象IP , 不过目前看来并没有出现一个现象级IP , 助推熊猫经济的热度更上一阶 。
投稿|真香的熊猫IP,能在动物园之外造出新文化吗?
文章图片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熊猫文化普及效果不错
“在做文创产品设计时要对消费群体进行细分 , 可以细至儿童、小学生乃至成年人的各个阶段 , 并且根据不同群体的喜好设计出多种具有独特价值的文创产品 , 甚至还可以设法加强消费者的参与感 。”某从事产品设计行业的人员告诉锌刻度 。
至于动物园还可以挖掘的熊猫经济产物则更能够找到参照物 , 据数据显示 ,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年的文创产品销售金额高达4-5亿美元 , 占全部收入的80% , 总计开发的产品数量多达2万件 。
而国内也有不少博物馆已经在文创产品开发上做出了特色 , 例如此前火爆一时的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 , 仅8个月时间就创下了3000万元的销售额 。今年河南博物院又推出“一起考古吧”小程序 , 将各种考古元素融入进游戏中 , 再度出圈 。
这样的跨界方式 , 将IP价值与趣味性进行了更好的融合 , 用年轻的表达方式和数字化手段激发出了文化背后的深层价值与内生动力 , 因此看似古板的历史也能变得生动活泼 。
熊猫基地与动物园同样可以下功夫思考这种发展模式的可操作性 , 毕竟人人都爱的国宝 , 天生不缺的就是流量与关注 , 但更好的活动形式与IP周边产品才能激发出熊猫经济背后的源源动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