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专访制片人蒋德富:4天15亿,《长津湖》未完待续( 四 )


工业化的另一个侧面 , 是视效和技术 。某种程度上 , 内地影史最高投资和制作规模也和影片的题材有关 , 军事战争电影必然追求宏大场面和密集特效 , 聚焦抗美援朝这段历史的影片 , 从立项时间看上一部还得追溯到1964年的《英雄儿女》 , 五六年前国产电影“工业化”概念还未成型时 , 观众记忆里多半也只有一部《集结号》 。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在给《长津湖》撰写的评论中也提到:“战争片是考验一个国家电影工业、电影产业综合水平的重要类型 。国产军事题材电影唯有采取大片的创作与运作模式 , 才能占领当下电影市场的制高点 。”
比如战争电影中繁多的特效场面 , 既是后期制作中的一项难点 , 也是工业化水平的重要体现 。《长津湖》的三位导演在开机前就做了详细的后期量预估 , 特效镜头最终达到5000余个 , 由国内外80多家后期公司合力完成 。
这些高投入的主旋律商业大片已成为电影市场的重要支撑部分 。近3年 , 共有《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八佰》《中国机长》《我和我的家乡》5部影片的票房体量达到了20亿以上 , 2020年年度票房榜TOP10中 , 主旋律影片占据4席 。
相比其他作品 , 《长津湖》高工业化水准带来的特效、大场面、群像刻画等比较容易触达大众 , 有从业者就认为 , “上升到战争片有很高制作门槛 , 观众不是不喜欢主旋律 , 要看的是主旋律大片 。”
题材审美疲劳问题的解决方式 , 则是影片能否带来新鲜感 。长津湖战役虽然年代久远 , 但在观众中的认知度并不高 。蒋德富也认为 , 即便出现题材“撞车” , 不同的叙事方法和创作风格 , 也会带给观众新鲜体验 。
“不管好莱坞还是中国 , 商业主旋律都是必须做的类型 。”一位资深电影发行从业者曾告诉毒眸 , “如果《长津湖》票房突破25亿 , 就证明主旋律依然还有市场 。”
博纳的“背水一战”今年6月时 , 博纳影业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发布了“中国胜利三部曲”计划 , 除《长津湖》外 , 还有《中国医生》和8月份开机的谍战电影《无名》 。如今的博纳基本已经和商业主旋律电影绑定 , 该题材在市场上的冷热程度 , 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发展状况 。
早在2009年年底 , 博纳投拍《十月围城》 , 最终取得了近3亿票房 , 成为那年年度票房亚军 。次年年底博纳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影视公司登陆纳斯达克 , 但往后几年的道路却充满曲折 。在2015年年中 , 博纳宣布将进行私有化退市 。
其中的重要转折点 , 是2014年上映的《智取威虎山》 。这部红色经典新编作品 , 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内地市场收获了8.84亿票房 , 创主旋律题材历史新高 。
电影|专访制片人蒋德富:4天15亿,《长津湖》未完待续
文章图片

发行《智取威虎山》时 , 市场主流是玄幻、盗墓 , 但影片最终在市场上取得的成功 , 让博纳确定了新的制片方法论 。“过往的主旋律都是概念先行 , 但是忽略了戏剧性 。”于冬曾表示 , 主旋律影片既要在思想层面赋予英雄人物生活细节 , 也该在技术层面更贴近商业片 , 从此博纳便开始有意识地打造“新式主旋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