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数是如何产生的? 负数的产生

负数的产生(负数是如何产生的?)
据史料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人就有了“粮食入仓为正 , 出仓为负”的思想 。
人们用一些小竹棍摆出各种数字----“算筹”来进行计算
中国三国时期的学者刘徽首先给出了正负数的定义:“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 并给出了区分正负数的方法. “正算赤,负算黑;否则以斜正为异”。意思是说,用红色的小棍摆出的数表示正数,用黑色的小棍摆出的数表示负数;也可以用斜摆的小棍表示负数,用正摆的小棍表示正数

负数是如何产生的? 负数的产生

文章插图
刘辉
算筹表示的正负数?
约成书于公元一世纪的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最早提出了正负数加减法的法则:
“正负数曰: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其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负无入负之.”
与现代相比较 , 这里的“名”就是“号”,“除”就是“减”,“相益”、“相除”就是两数的绝对值“相加”、“相减”,“无”就是“零”.
负数是如何产生的? 负数的产生

文章插图
九章算术
负数是如何产生的? 负数的产生

文章插图
算筹表示的加减运算
元代朱世杰除了明确给出了正负数同号异号的加减法则外,还给出了关于正负数的乘除法则 , 负数的产生和运用趋于完善.
与中国古代数学家不同,西方数学家更多的是研究负数存在的合理性.随着19世纪整数理论基础的建立,负数在逻辑上的合理性才真正建立.
【负数是如何产生的? 负数的产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