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和虞姬的故事详细 项羽和虞姬的爱情

项羽和虞姬的爱情(项羽和虞姬的故事详细)
【作为项羽情有独钟的女人 , 作为项羽从故乡带出来的女人 , 虞姬相当于项羽精神上的第二故乡 。这第二故乡却像花瓶一样碎了 , 像梦一样碎了 。霸王的痛哭 , 是觉得对不起心爱的女人 。】
项羽的告别■洪烛宋词里有一副词牌叫“虞美人” 。最早是南唐李后主曾填过一阕著名的“春花秋月何时了” , 以“虞美人”命题 。我猜测“虞美人”这副词牌是李后主发明的 。所谓的虞美人 , 估计是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娇妻虞姬 。后来 , 有一种花也被命名为虞美人 。不管是读词还是赏花 , 我都能感受到穿越千秋的纪念 。虞姬 , 一个被写进《史记》的女人 , 一个被司马迁赞美过的女人 。
项羽与虞姬 , 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英雄美人 。虞姬 , 在史书里仅仅被一笔带过(作为楚汉战争的女配角之一) , 却一直很饱满地活在民间的记忆里 。她毕竟使那场一决雌雄的血战沾染上一丝衣香鬓影 。山河依旧 , 国风悠悠 , 台前幕后的虞姬临终的歌舞 , 是刻骨铭心的灵魂的剖析与再现 。灵魂是没有性别的 , 只有性格永恒 。于是虞姬不仅仅作为姓氏而存在 , 这两个字足以概括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爱情悲剧 , 可歌可泣 , 万古长青 。一个美女的真正魅力 , 在于能召唤你透过其面孔而进入其灵魂 。山围故国周遭在 , 潮打空城寂寞回——虞姬的内心氛围很有些孤僻清冽 , 举手投足都透露出深入骨髓的那份阴柔之美 。在西楚霸王的阳刚之气面前 , 虞姬的形象以柔克刚 , 游刃有余地占据了辉煌的位置 , 甚至其自刎的结局都令人联想到化蝶或凤凰涅槃这类的传说 。
看完这部戏便会发现:虞姬的魅力喧宾夺主 , 而力能扛鼎的霸王反倒退居为配角 。说不清究竟是“霸王”别“姬” , 还是“姬”别“霸王” 。如果没有气冲牛斗的霸王 , 虞姬柔弱的羽翼将无枝可栖 , 而混淆于尘俗的烟尘;如果没有虞姬的冰心玉壶、明镜高悬 , 霸王不过是一介赳赳武夫 , 令人肝肠寸断的英雄泪亦无处抛洒 。可以说是四面楚歌中的虞姬之死 , 促成了真正的霸王这个概念的诞生——失败的英雄、多情的烈士、玉碎宫倾的帝王 。于是他兵败垓下的慷慨悲歌成为一曲绝唱:“力拔山夕气盖世 ,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 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是霸王致命的伤口、永远的疼痛 。恐怕基于这一层辩证关系 , 舞台上的虞姬以一种唯美的态度面对霸王并审度自身——霸王是虞姬的世界 , 霸王在现实中的堕落无异于世界的毁灭 。在倾斜的天平上 , 虞姬不幸地置身于失败者的一方 , 但仍然是一枚不可或缺的砝码 。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 , 使项羽的“垓下歌”愈显悲凉 , 这是他对美人的倾诉 , 对命运的倾诉? 男人面临的巨大的困惑 , 一个小女子又能如何解答?为安慰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 她只能强忍悲痛翩翩起舞 , 然后拔剑自刎 。
虞姬那最后的舞蹈 , 构成了东方式的“天鹅之死” 。她是在刀刃上跳舞呀 。哦 , 令人心碎的舞女 , 似乎一直不曾停止旋转 , 在风中 , 在霸王的旗下 , 在台前幕后……她把凄艳之美传染给了每一个人 , 包括今夜的我 。虞姬把女人的脆弱和女人的刚烈都表现到极致 。
可以说 , 当虞姬像悬空的花瓶一样摔碎之时 , 项羽就输定了 。霸王失去了霸气 , 他血染战袍的最后厮杀 , 不过是困兽犹斗 。力能举鼎的壮志 , 却连心爱的花瓶都无法保护好 , 这多么悲哀?
虞姬的自杀 , 多多少少是为了减免项羽的羞愧 。连美人都不忍目睹他的败局 。项羽 , 先是告别了虞姬 , 继而告别了乌骓马 , 这是他的两大爱物 。他的世界已所剩无几了 。甚至比任何一个男人都要贫穷 。然而虞姬本身 , 并不是从属于男人的仅供观赏的花瓶 。她也有着烈性的灵魂 。如果说霸王的形象是一幅泼墨山水的话 , 虞姬之死 , 则是留在空白处的血染的私章 。她的温柔 , 甚至使霸王的力量都相形见绌 。虞姬死在霸王的怀里 。而霸王 , 则死无葬身之地 , 只能发出一声叹息:“非战不利也 , 是天亡我也 。”
男人最终战胜不了命运 , 如同女人永远臣服于爱情 。虞姬死了 , 霸王也死了 , 能活下来的都是一些认输的人 。死与生 , 哪种更加绝望?据说虞姬临死前已哭成了泪人 , 泣不成声地吟唱:“汉兵已略地 , 四面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 贱妾何聊生?”还能有别的选择吗?她只能引颈成为爱的牺牲品 。可惜 , 甚至她的死 , 都无法激发项羽的力量了 。
美人的泪 , 英雄的血 , 最终混合成一杯鸡尾酒 。看来 , 命运真称得上是身怀绝技的调酒师 。这杯酒的名称 , 叫做悲剧 。虞姬是为悲剧而生 , 也为悲剧而死 。她真是一个不幸的美人啊 。她把手伸向剑 , 又把剑对着自己 , 是什么给了她最后的勇气?
从古至今 , 英雄美人的故事是说不尽的 。前者是征服世界 , 后者是征服心灵 , 我说不清那种更为伟大——正如无法占卜谁是最后的征服者 。同情虞姬的人 , 肯定比同情霸王的人要多 。没有比她更无辜的了 , 也没有比她更无奈的了 。她爱过霸王 , 可这并不是她的错呀 。当然 , 如果虞姬不死 , 我们就无法意识到这份爱的惨烈 。
十年楚汉战争 , 给人印象最深刻的 , 并不是刘邦与项羽之间的恨 , 而是虞姬与项羽之间的爱 。女人的爱 , 使男人们的厮杀显得苍白与空虚 。在不敢回家的人里面 , 项羽是最著名的 。他不怕死 , 偏偏在故乡面前流露出胆怯 。没有谁挡住他回家的路 , 他自己把自己挡住了:“无颜见江东父老 。”失败的英雄 , 在敌人面前没有脸红 , 偏偏在故乡的亲人面前脸红了 。正因为如此 , 他失败了 , 仍然是英雄 。失败可以跟胜利一样伟大 , 一样感人 。那伟大的失败 , 使我记住了项羽 , 并且记住了项羽的故乡 。项羽的故乡是江东 。他与故乡只隔着一条乌江 , 他没有跨过去 , 而选择了背对故乡死去 , 在最后一次冲锋之后倒下 。谁说项羽输得一干二净 , 他直到死 , 心里还是有故乡的 。再也不愿后退半步 。以失败的形象还乡 , 简直比死还难受 。项羽不想给故乡带去耻辱 。在故乡面前的胆怯 , 其实也是一种勇敢 , 项羽勇敢地死在家门外 , 死在与故乡一江之隔的战场 , 独自承担失败的代价 。这反而增加了故乡的光荣:江东 , 江东 , 培养出的果然是一个视死如归的英雄 。
项羽此举 , 不仅让天下的男人敬仰 , 也使女人佩服 。女诗人李清照专门写过一首赞美诗:“生当做人杰 ,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 不肯过江东 。”我一遍又一遍念着 。念起来真过瘾啊 。知道大家为什么忘不掉项羽了吧?知道中国人为什么会赞赏一个失败者吧?因为这个失败者直到死 , 心里还是有爱的 。这个失败者已经不爱自己了 , 却还是爱故乡的 。爱故乡的人 , 必定会赢得故乡的爱 。
项羽确实输了 , 输给了刘邦 , 但项羽分明又赢了 。项羽失去了江山 , 并没有失去故乡 , 失去故乡的爱 。项羽没有得到胜利 , 这并不可耻 , 他不愿自己的挫败连累故乡 , 把苦果一个人吞下了 , 虽败犹荣 。家门口的那条乌江 , 就是因项羽而出名的 。项羽骑着故乡的马 , 带着故乡的子弟兵 , 打天下 , 原本想给故乡争光的 , 原本为了衣锦还乡的 。可惜 , 回不去了 。回去了也没多大意思 。他只能告别 。告别从故乡带来的乌骓马 , 是在告别故乡 。告别从故乡带来的女人虞姬 , 是在告别故乡 。
霸王别姬 , 很经典的戏剧场面 , 其实也是在跟故乡依依惜别啊 。虞姬之死 , 象征着故乡有多么伤心 , 其实 , 更伤心的还是回天无力的霸王啊 。作为项羽情有独钟的女人 , 作为项羽从故乡带出来的女人 , 虞姬相当于项羽精神上的第二故乡 。这第二故乡却像花瓶一样碎了 , 像梦一样碎了 。
霸王的痛哭 , 是觉得对不起心爱的女人 。对不起故乡的女人 , 等于对不起故乡啊 。这给他带来双倍的痛苦 。霸王不是一般的游子 , 霸王是浪子 , 浪迹江湖 , 浪迹江山 。直到失败了 , 也没有回头 。直到死了 , 也没有回头 。不 , 他还是回了一个头 。只是回了一下 。他只是在慷慨赴死之前 , 回头看了一眼 。看了一眼滔滔的乌江水 。看了一眼对岸的田野、道路、炊烟 。再也不忍多看了 , 他不看的理由 , 还是那句话:“无颜见江东父老 。”霸王回头 , 只看了一眼 , 是为了告别 。告别生他养他、又对他寄予厚望的故乡 。他看那一眼的潜台词 , 应该是:对不起了 , 故乡 , 让你失望了 。对不起了 , 故乡人 , 让你们失望了 。就让我独自承担让你们失望的代价吧 。
胜则为王败则寇 , 是中国的一句流传很广的俗话 。堪称历史的真理 。项羽却打破了这条无情的定理 。项羽 , 使无情的历史变得有情了 。项羽失败了 , 未受到亲人责怪 , 也未遭敌人嘲笑 , 不管亲人还是敌人 , 对这个失败者都是敬重的 。为什么呢?就因为项羽是性情中人 , 有情有义 , 大恨大爱 。或者说 , 与城府很深的刘邦相比 , 项羽彻底是透明的 。项羽不只是敢想敢干的浪子 , 更是敢作敢当的赤子啊 。他表面上强硬 , 心其实很软的 , 譬如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对手刘邦 , 譬如誓死也不愿过江东 。他的失败乃至他的死 , 都是由于心太软(即所谓“妇人之仁”)而造成的 。至少 , 心太软为他最终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即使这样 , 他也不后悔 。不仅不回头 , 也不后悔 。他宁愿相信此乃“天要亡我” , 也不责怪自己的心软 , 也不检讨因为心软而犯下的错误 。他觉得就该那么做 。宁愿承受心太软造成损失 , 也不希罕无情无义所能获得的利益 。
用现代的话来说:项羽有点认死理 , 项羽有点一根筋 。可中国人还是喜欢这个心太软的男人 , 喜欢这个一根筋的英雄;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 项羽偏偏做不到 。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 项羽偏偏能做到 。如果没有一点超人的品质、另类的精神 , 即使胜利了 , 成为王者 , 人们也不见得真把他当成英雄 。
英雄是什么?英雄要有可歌可泣的事迹 , 要让人歌颂 , 让人哭泣 。项羽心很软 , 骨头却很硬的 。项羽重情义 , 甚至置之于生死之上 。项羽爱宝马、爱虞姬、爱故乡 , 乃至爱惜自己的羽毛、爱护自己的形象 , 都说明他内心有阳光 , 即使失败了 , 也是一个很阳光的失败者 。他信守诺言、遵照道义 , 讲究规则 , 不仅在乎别人的看法 , 自己心里就有一道关 。
凡此种种 , 注定了他在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中会成为牺牲品 , 他却无怨无悔 。用一句“天要亡我”来轻描淡写 , 既不追悔自己心太软 , 也不责怪别人心太硬 。他失败了 , 却认命 。他输了 , 却输得起 , 输得光明磊落 。输得起的人也是英雄啊 。比赢得起的人更配称作英雄啊 。因为赢得起的人不见得输得起呢 。不信就试试?项羽爱面子 , 总比不要脸要好吧?项羽的心软或“妇人之仁” , 总比无情无义、铁石心肠要好吧?要更有人味吧?项羽遵守游戏规则 , 总比把人生与政治彻底当作无规则游戏要好吧?那天下不更乱了吗?那不是在给乱了的天下添乱吗?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 , 愧对故乡人 , 总比“宁可我负天下人 , 不叫天下人负我”要好吧?
项羽的心太软 , 说明他还是有良心的 。没有良心的胜利者 , 或者说靠出卖良心、抛弃良心获得的胜利 , 不可能带来真正的光荣 , 顶多是制造了一个假英雄 。离可歌可泣相距十万八千里 。项羽的心软 , 不仅让他的故乡人心软 , 更让后人心软 。
在中国历史上林林总总的真假英雄中 , 作为失败者的项羽 , 反而引起更多的人同情 。霸王别姬 , 那场生死离别似乎至今也未结束 。人们不只为项羽的失败叹息 , 更为他的多情而生敬意 。于是 , 中国又多了一个俗话 , 简直像为项羽量身订做的:无情未必真豪杰 , 多情如何不丈夫?是啊 , 项羽要是无情无义 , 他就不是项羽了 。项羽要是无情无义 , 哪会有人为他的失败而叹息 , 为他的生离死别而伤心?项羽要是无情无义 , 人们顶多会把他当作一个土霸王来看待 , 怎么可能把他视为真英雄呢?那些想成为英雄的人要记住啰 , 胜负乃兵家常事 , 而情义无价 , 情义才决定一个人终极意义上的成败 。“力拔山兮气盖世 ,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 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唱罢《垓下歌》 , 浴血突围 , 退至乌江西岸 , 身边只剩二十六名保镖 。十万楚兵皆作烟消云散 。在对岸守望的乌江亭长 , 特意驾小船来接应 , 劝说项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位忠心耿耿的“基层干部” , 用充满感情的乡音呼唤项羽回家:江东虽是小地方 , 也还有地千里、有民百万可供大王养精蓄锐、东山再起 。他还让项羽放心 , 父老乡亲已把乌江上的渡船全凿沉了 , 只留下这一条 , 专门营救大王 , 即使汉军追来 , 也无法渡江 。二十六名保镖准备誓死断后 , 催促项羽快走 。可项羽却舍不得抛下他们逃生 。范金山著《霸王项羽》一书 , 把项羽的临终遗言翻译成白话 , 是笑着对乌江亭长说的:“天要亡我 , 我就是渡过了乌江又有什么用了呢?我能逃出天意吗?何况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八千子弟 , 渡江西进 , 灭暴秦打天下 , 威震长江两岸 。可如今他们全都战死沙场 , 没有一个能回去 , 唯独我自己回去 , 即使江东父老兄弟 , 爱我怜我 , 仍旧拥我为王 , 我还有什么面目再见他们呢?虽然江东父老不说什么 , 可我项羽问心有愧啊!”
在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里 , 原文为:“天之亡我 , 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 今无一人还 ,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 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 , 籍独不愧于心乎?”项羽打定主意 , 要和走不掉的最后二十六名子弟兵一起死在家门口 。他不忍让那匹乌骓马成为自己的牺牲品 , 托付给亭长:“这匹乌骓马已经伴随我八年了 , 日行千里 , 所向无敌 , 我不忍心它和我一块儿归天 。我知道你是个忠厚的老者 , 就请你把它送回江东吧!”乌骓马也通人性 , 留恋主人 , 屹立不走 。项羽帮助亭长把马硬拉上船:“请亭长把它送到对岸 , 让它回吴中吧!我在吴中得到它 , 在吴中起兵 , 吴中人会善待它的 。”
《霸王项羽》一书里还写道:船刚离岸 , 乌骓马望着留在岸上的主人长啸三声 , 就跳进江里 , 被波涛卷走 。看来这匹宝马也跟虞姬一样的性格 , 跟项羽一样的性格 。宁愿死在家门外 , 也不愿空手而归 。虞姬自刎了 。乌骓马自沉了 。最后的二十六名壮士也战死了 。项羽不愿死在敌人的刀下 , 用沾满敌人的血的龙泉宝剑 , 对准自己……用这一个动作 , 给旷日持久的楚汉相争画上了句号 。是的 , 他的爱情已结束了 , 他的战争已结束了 , 他的梦想也结束了 。可这结束了的梦想 , 至今仍是滚烫的 。
项羽与刘邦其实是老乡 。项羽的老家是宿迁(秦时称下相) , 刘邦的老家是沛县 , 都属于江苏 。等到项羽唱完了《垓下歌》 , 刘邦才得意洋洋地唱起《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 ,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如果没有项羽的失败 , 也就不可能有刘邦的胜利 。如果没有项羽的失策 , 也就不可能有刘邦的得手 。项羽有家难回 , 有家不回 , 使得刘邦可以放心大胆地衣锦还乡了 。《垓下歌》是失败者的浩叹 。
《大风歌》是胜利者的凯旋 。但跟趾高气扬的《大风歌》相比 , 我更加容易为《垓下歌》而感动 , 那里面有血有泪 , 有伤有痛 , 有情有义 , 有愤怒也有迷惘……活脱脱勾勒出一个末路英雄的身影 。堪称楚霸王的临终遗照 , 而且是最真实的自画像 。
谁说刘项不读书?他们都会写诗呢 。诗写得不同凡响 。《垓下歌》与《大风歌》 , 一个是霸气盖世 , 一个是王气逼人 。一个是悲从中来 , 一个是喜出望外 。一个是问鼎者与机遇擦肩而过的叹息 , 一个是逐鹿者如获至宝的吆喝 。一个失意 , 一个得意 , 既形成鲜明的对比 , 又相映成趣 , 象征着月有阴晴圆缺 , 人有悲欢离合 。只是 , 不管前者的大悲 , 还是后者的大喜 , 都非站在岸上的小诗人小才子所能想像 。也许 , 刘项确实不读书的 。因为读书人恰恰写不出这种最最原生态的诗 。这不是靠笔墨写出来的 , 而是靠雄心推动的 , 靠刀剑代笔的 。
项羽的绝命诗《垓下歌》不仅以剑代笔 , 还以血为墨 , 是蘸着自己的热血写下来的 。那种天崩地裂的疼痛 , 打倒了一个英雄 , 却也使他在瞬间成为诗人 。这样的诗是不可能多写的 。这样的诗 , 有一首就够了 。它不是写出来的 , 是唱出来的 。它不是唱出来的 , 是哭出来的 。正因为如此 , 才使写这首诗的人也显得可歌可泣 。使他的人生像史诗一样可歌可泣 。
在汉高祖斩蛇碑前想起项羽■洪烛看着你 , 我却想起你的老对手:项羽他是你的一面镜子 。你忘掉他了吧?胜利者总是容易忘掉失败者的我无法把他忘记 。因为我是另一个失败者?我不愿像历史那样势利?他输掉了宝马 , 输掉了虞姬而你赢得了江山他举起的鼎不知去向你竖立的碑却扎根在大地上我喜欢你的《大风歌》 。它不是假大空但我更喜欢他的《垓下歌》那才是烈士的柔肠 。柔肠寸断……没有他的失败 , 又哪来你的胜利?
【项羽和虞姬的故事详细 项羽和虞姬的爱情】你应该感谢他犯下的错误:鸿门宴上他的心软了那么一下心软的英雄更让人难忘你的碑富丽堂皇 , 但背面注定是属于另一个人的 。甚至有许多像我一样的人更愿意站在:失败者那边从他的失败中读到更多的精彩乌江源■洪烛我站在楚霸王的上游赞美他 , 包括他的失败——“失败的英雄依然是英雄英雄的失败甚至远远高于庸人的胜利……”我还原谅了自己:过着平庸的生活却未舍弃一颗狂傲的心……此刻 , 它正被乌江的涛声唤醒故事莫非从这里开始的?而且远未结束?他告别的战马仍在峡谷间奔腾 , 蹄声如雷等待着新的骑手?请问——我可以跨上去试一试吗?他告别的美人 , 死而复活漫山遍野的杜鹃花 , 使我找到虞姬的影子:影子也在流血啊江山尚在 , 属于谁都一样江山并不重要 , 只有美人的血才能引起英雄的泪:恨自己无法阻止一朵花的坠落 , 白费了扛鼎的力气……我没看见河流 , 我看见的是大把大把的泪水 , 从项羽的眼睛里夺眶而出我没看见霸王 , 我看见的是自己别怪乌江挡了他的道 , 他以血肉之躯扭曲着 , 改变江水的流向——用自刎的剑 , 来表示对命运的轻蔑……“命运?没啥了不起 , 自始至终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注:前几天去鸿门宴博物馆参观 , 听了博物馆精彩的讲解 , 心中一直被项羽虞姬凄美动人爱情故事所感动 , 遂查阅相关资料 , 加深学会 。将这篇文章分享于大家 , 希望能给更多的人带来知识!】

项羽和虞姬的故事详细 项羽和虞姬的爱情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