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从《变形金刚》、《阿凡达》到《你好李焕英》、《长津湖》,中国电影业是如何夺回国人“眼球”的?( 二 )


比如《失恋三十三天》、《滚蛋吧肿瘤君》都是低成本高回报的典范 。而《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匆匆那年》等青春电影也一度取得过不凡的成绩 。
小成本电影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也反应了电影的根源在于社会文化的映射与反馈 。
在一票大制作的好莱坞大片挤压下,国产小成本电影看起来生长空间很小,但实事却是它们往往更能刺激到中国观影受众的生活和情感需求 。
小成本讨巧电影如一缕春风入局,以文化共情优势,从观众爽点(喜剧)和痛点(青春题材)共鸣为主出发点,撕开了国产电影的大势之门 。
除此之外,经济的发展、审美的提高,国人更注重自我意识的感受 。对于文化差异极大的舶来品等电影共情感不再那么强,对于漫威等炫技大制作大片产生了审美疲力 。
观众对中国故事的需要,小成本讨巧题材类的电影的出现,恰恰是创作者对社会心理的准确把握和对文化消费习惯的及时回应 。
02 垂类大IP商业片受热捧除去从国民内心需求讲故事外,近十年,从影视行业到电影产业,甚至到广告、营销,都可以说是一个IP发展最快速的十年 。
从2014的《古剑奇谭》到2015的《花千骨》、《何以笙箫默》,IP元年正式开启,这一年就开始抢占IP的巨头,大部分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躺着享受了一段IP红利的日子 。
而电影产业也没有闲着,很多从业者意识到IP效应的力量,虽然IP改编翻拍上大荧屏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但不影响资本对于IP的热爱,很多人开启了自主创作的IP开发营销之旅 。其中最成功的莫过于陈思诚与他的唐探宇宙了 。
2015年《唐人街探案》横空出世,上映首日票房成功破亿,之后又以2.82亿的成绩成为元旦档票房冠军 。截至2016年1月11日《唐人街探案》保持住了上映第11天仍然站稳全国票房第二大卖座片的位置,排片占比也处于第二位,达到13.6%,11天里全国累计票房达到6.33亿元 。截止1月30日,上映一个月全国票房突破8亿 。最终中国内地票房数据达8.23亿 。
这对于当时的票房大盘来说,已经是非常惊人的成绩了 。随后每年春节档我们都不难看到《唐人街探案》的影子,票房屡刷新高,热度也持续不跌 。与此同时,陈思诚还借助《唐人街探案》的IP进行了新秀培养、影视剧改编等一系列的操作,可以说是赚了个金钵满盆 。
投稿|从《变形金刚》、《阿凡达》到《你好李焕英》、《长津湖》,中国电影业是如何夺回国人“眼球”的?
文章图片

《唐人街探案3》剧照
目前来看,虽然IP卖价水涨船高、红利见顶,IP经济泡沫的消亡也让不少大手笔投身泛娱乐IP的公司元气大伤 。
但大浪淘沙后的IP市场或许才是真正的发展开始,脱去水分的IP经济虽不再是屡试屡成功的财富密码,但某种程度上却仍是一种效益保障,在流量为王的时代里,能最直观获取粉丝红利的IP效应,早就成为了宣发与变现上的一种常见套路 。
03 文艺片主流化,独特是最不过时的潮流往前数十年,电影圈还是在讨论“商业”和“艺术”如何融合取舍的时代,但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电影节的影响力变大,越来越多的非主流文艺片正在摆脱“非”字被大众所看见 。
《路边野餐》、《地球最后的夜晚》、《大象席地而坐》等影片在行业内外被广泛提及讨论,尤其是《地球最后的夜晚》,作为首部冲击院线提前四预售过亿的文艺片 。
是非常具有里程碑的一刻,它预示着中国电影产业中文艺片的影响力已经不同往日,而“毕赣”、“娄烨”、“胡波”等导演的出圈,也反应了中国电影受众审美需求的提高以及对于个人意志更强烈关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