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灰(一点灰全视频)
《小尘埃》真正延续了这一系列文章中“恶俗”标题由来的光辉足迹,被冠之以达利和他的爱人 。其实从影片更偏重的角度来说,叫洛尔卡和他的爱人可能更准确 。可惜的是,留着两撇胡子,钟面软软的达利闻名天下,但知道洛尔卡的人却少得多 。* * * * * 1898年,费德里西奥·加西亚·洛尔卡出生在西班牙南部格拉纳达的一个美好的家庭 。他从小就过着田园诗般无忧无虑的生活,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艺术爱好中 。虽然他的成绩很差,但他钢琴弹得很好 。在大学期间,他对文学情有独钟,并开始撰写和发表诗歌和散文 。1919年,他离开家乡,来到首都马德里,住在有“西班牙牛津剑桥”之称的Residencia de Estudiantes寄宿学校 。这里是当时西班牙艺术精英的聚集地,洛尔卡交了很多朋友 。其中一个愤世嫉俗的家伙,热爱运动和爵士乐,与洛尔卡一见如故,他们成了好朋友 。这个人就是未来的大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 。直到1921年洛卡一直住在Residencia,她终于等到了另一个主角,萨尔瓦多·达利 。达利从小性格古怪,行为好斗 。当十七岁的达利穿着花里胡哨的衣服,嘴里叼着未点燃的烟斗搬进寄宿学校时,依然没有改变博主眼中的本色 。一个文静而富有诗意,一个张扬而张扬,性格截然相反,但两个天才的相互倾慕和投射并无障碍 。两人渐渐形影不离,一起找乐子,一起逛酒吧夜店 。有一次,达利卖了一幅画,于是他们回学院的时候叫了两辆出租车,一辆让他们并排坐,另一辆空车跟着 。据说这一举动被马德里的富家子弟效仿,一时流行开来 。那是多么无聊的时光啊!1925年,他们回到了达利在地中海边的家 。洛尔卡的个人魅力和诗歌才华也征服了达利的父亲和妹妹 。这一段是电影中两人浪漫关系的重点 。即使不在一起,他们也经常写信,很亲热 。洛尔卡写了《萨尔瓦多·达利颂》,并在公开场合高呼“啊,有着橄榄色嗓音的萨尔瓦多·达利” 。达利还称赞洛尔卡,为他画肖像,并写了一首颂词,称洛尔卡为圣塞巴斯蒂安,称他的“一切存在都反映出惊人的诗意现象” 。然而激烈的燃烧过后,两人的关系似乎真的化为尘埃 。洛尔卡饱受西班牙国事之苦,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用诗歌和戏剧反抗独裁统治;达利去了巴黎,致力于名利,认定政治就像吞噬诗歌的癌症,把超现实主义称为逃避的另一种意义 。达利曾经给洛尔卡写过一封长信,批评他收集的吉普赛歌谣——“你比那些守法的人的图解陈词滥调好不了多少” 。他们的理想和艺术之间的区别越来越明显 。在他们的关系中,有布努埃尔穿插其中 。看来布努埃尔一直热衷于拆散两人 。1929年,布努埃尔和达利合作拍摄了超现实主义电影《安达卢西亚狗》 。安达卢西亚是什么?反正洛尔卡是安达卢西亚人,所以在电影中,洛尔卡关于“他们拍这部电影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并不完全是导演空的意思 。据说在巴黎,布努埃尔经常在达利面前诅咒洛尔卡 。然而,达利与布努埃尔的新联盟并没有持续多久 。第二次黄金时代合作时,他们分道扬镳 。1935年,两人时隔7年再次相遇 。此时洛尔卡已经是西班牙著名的诗人和戏剧家,而达利则是成功的超现实主义先驱 。他们好像策划过合作,但是失败了,关系沉重,跌入谷底 。1936年西班牙内战即将爆发时,洛尔卡坚持回到家乡,不久就被支持佛朗哥的军队逮捕 。8月18日,洛尔卡被枪杀,时年38岁 。坟墓还在,但是没有骨头了 。
1924年,在Residencia de Estudiantes寄宿学院拍摄的合影,达利在左,布努埃尔在中,洛尔卡在右二 。
* * * * * *两人渐行渐远后,各有各的艳遇 。在以天主教为主的西班牙,洛尔卡的同性恋行为让他深受其害 。1928年,洛尔卡与雕塑家埃米利奥·阿拉德伦·佩罗霍坠入爱河,这段让全城议论纷纷的恋情以失败告终 。据说这也是达利疏远洛尔卡的原因之一 。
1933年,洛尔卡遇到了工程系学生拉斐尔·罗德里格斯·拉普恩,两人后来成了他的情人和私人秘书 。他们的爱情一直伴随着洛卡,直到他们生命的尽头 。洛尔卡死后,拉普恩加入了共和国军,并在洛尔卡逝世四周年时战死在战场上 。
达利乖张不羁,他爱上的情人同样令人震惊 。1929年,达利认识了比他大10岁、有丈夫有情人的加拉 。没过多久他们就相爱了,最后加拉成了达利的妻子、缪斯、经理人 。他们带着善意、爱和争吵一起工作了半个世纪 。
20世纪60年代中期,达利遇到了另一位红颜知己阿门达·李尔 。这是一个可以被命名为模特、歌手、演员、画家、作家等的女人 。她无法说出自己的血统、出生年份,甚至性别——外界盛传她是变性人,尽管她试图否认 。
* * * * * *洛尔卡和达利曾经是知心朋友,似乎没有什么争执;但到底是友情还是爱情,为什么越来越疏远,众说纷纭 。整天和他们打成一片的布努埃尔说:洛尔卡对达利热情,达利对洛尔卡冷漠 。达利本人在上世纪60年代接受采访时说,洛尔卡对他有好感 。他深感荣幸,但没有接受 。但在达利更早的著作中,有这样一条线索:“当我深切感受到费德里科诗歌的煽动性,激情的烟火化为不可控制的火焰时,我竭力克制” 。晚年,是他自己挖出了这个老故事 。没有他回忆录的自我解释,就没有今天电影的追求 。然而在洛尔卡写给达利的信中,却充满了诗意的告白:“一种思想日夜连接着你我的心,我要为它歌唱 。让我们眼花缭乱的光芒不是艺术,而是爱、友谊和交织的剑 。”电影中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被付诸现实 。除了两方,谁能解释其中的曲折?就算是两方,一定要说清楚吗?这件事真的很令人费解,而死无对证 。然而,这难道不是暧昧的最高境界吗?* * * * * *也许是出于一种思维惯性,第一次听说这部电影的时候,很自然的就附上了流行小众的名字,所以多多少少觉得这可能是一部顺应同性时尚潮流的应时之作 。但是看完整部电影,我得撤回我的偏见 。电影制作的诚意和精致比比皆是,作曲和配乐都很美 。画面不是达利的超现实主义风格,而是洛尔卡诗歌的梦幻气息 。我记得他们两个第一次对视的时候,楼上的达利神情沮丧,楼下的洛尔卡把头斜在窗户之间,一张淡然的笑脸在一面充满青春诗意的粉色墙壁里 。至于广为称赞的两人在月光下的水中跳舞接吻的桥段,美是美,但多少有些天马行空,矫揉造作 。相反,我更喜欢他们穿得白白净净,骑着偷来的自行车,笑着走在乡村山路上的样子 。进入影片后半段,开始有点超现实主义的味道,甚至连一只安达卢西亚狗里的镜头细节都有所体现 。那场相当煽情的伪3p性爱场面让我终生难忘 。这种被女人征服的尝试,身体加倍,两眼胶着走向高潮,就戏剧效果来说确实震撼了,可惜我还是享受不到 。影片有据可查,很多细节都是真实的 。但是,如果把这部电影当成回忆录改编,那就太严肃了;当电影是导演的一厢情愿,有失公允 。只能说,这种天才之间相遇的故事本身就足以让人产生启发和遐想 。本片是导演提供的他们的拼图游戏,观众可以跟着地图,找到自己的答案 。扮演洛尔卡的西班牙演员哈维尔·贝尔特兰与诗人颇为相似,他的场景更令人赏心悦目 。这就是选对演员的好处 。骨子里的温软是无论如何也弹不出来的 。据说罗伯特·帕丁森本来是要演洛尔卡的,他准备了一年,但是临阵退缩,改演达利 。形象气质有差距,最后有青春弥补 。还不算太差 。总觉得他达利害羞隐忍的一面更生动,而他傲慢怪异的一面则生硬 。两个演员都有年龄问题,演年轻的真的很可爱,但是年复一年,他们的长相、体型、演技都捉襟见肘,支撑起中年角色 。虽然戴利·加拉斯和罗伯特·帕丁森有10岁的年龄差距,但看着女演员在同一个镜子里扮演加拉斯,有种母子相会的感觉 。* * * * * *我以前一直叫这部片子“小灰” 。但看过影片,了解片名出处后,发现翻译过来的片名大大不妥 。试想,你会叫你的爱人——我的“小骨灰”吗?
1927-1928年创作的《小灰尘》(Little Ashes)现藏于西班牙马德里索菲亚公主艺术中心 。“当你在海边,尤其是当你描述吱嘎声和点点灰尘的时候,请记住我 。哦,我的小灰尘!请在画上写上我的名字,这样它就会永远流传下去 。”——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致萨瓦尔多·达利
附:
【少许灰烬完整视频 少许灰烬】《大师和他的恋人》这一系列文章中提到的电影,都涉及到一些作家的同性爱情故事 。之所以取这么一个粗俗血腥的名字,其实是拜各种译名所赐 。这就好比王尔德翻译的《心太缚》很精彩,却要有人翻译成《王尔德的情人》;或者像莫里斯翻译的《莫利斯的情人》而不是《莫里斯》,怕观众做梦都想不到,她坚持把《情人》放上去 。
推荐阅读
- 花种+地点 扬州赏花全攻略(扬州有什么花观赏)
- 计算机技术 电脑技术培训
- 扬州二月旅游好吗 扬州二月兰花期是什么时候
- 小学生一学就会的魔术 简单小魔术
- 排名第一壮阳药延时效果好 万艾可的副作用
- 江苏紫叶李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扬州紫叶李观赏地点有哪些
- 怎么看手机电池容量
- 扬州山茱萸什么时候开放采摘 扬州山茱萸什么时候开放
- 里急后重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