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年“双一流”高校本科教育质量“百强榜”揭晓,“双一流”高校本科教育质量百强高校揭晓 。我校本科教育质量被评为A级,位列榜单第18位,比2019年上升了15位 。
“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百强榜”是以“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质量为评价对象的大学排名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课题组研发,2019年启动 。课题组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科院院士、原南京大学校长陈军教授领衔,与十余所“双一流”高校合作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和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负责具体实施 。
2021年,课题组基于新增的德育先行、科教融合的评价原则,运用“双一流”构建高校本科教育评估数据库,对参评高校进行综合评分和排名,将综合得分前100名的高校入选“百强”名单 。根据排序结果,注册并分类为A类大学(前10名)、A类大学(第11-30名)、A类大学(第31-50名)和A类大学(第51-10名) 。
2019年10月,学校召开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工作会议 。
近年来,学校推进系统的工程教育改革,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协同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系统的新工程教育改革成果在培养方案中得以实施 。2019年以来,多次邀请学校在全国系统宣传新工程建设“发电计划” 。学校新工科教育成果得到了主管部门、高校同行和社会的广泛充分肯定,本科教育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
新工程建设的「发电方案」到底是什么?
电子科大是如何推广的?
新的工程教育改革落地生根了吗?
最近出版的《中国教育报》
新工程建设“发电方案”的实践与体会
做了深度报道 。
激发好奇心,激发潜能
【电子科技大学口碑如何 电子科技大学怎么样】新工程建设的“发电方案”落地生根 。
“手势迷宫”、“益智训练台上的弹球”和“手持防抖饭勺”...电子科技大学(简称成电)各学院每学期都会举办学生作品展,展示本科生基于项目的课程作业 。展会上,有趣又有科技价值的作品吸引了参观者,同学们既是创作者又是讲解员,自信地介绍着 。
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坚持推进以“激发好奇心、激发潜能”为核心的新型工科课程建设,克服了传统工科教育重教轻学、知识失衡、培养模式单一等弊端 。,并构建一个挑战步步为营、跨界融合的人才培养生态和优势集中的人才培养环境的新工科课程体系,从而形成新工科课程建设的“发电方案” 。
全方位落地:两大课程体系覆盖所有本科生 。
电子科技大学以“激发好奇心,激发潜能”为导向,构建了新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实施了涵盖各类课程、惠及全体学生的研究型、挑战型教学模式改革 。
《多旋翼飞行器的设计与实现》是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的一门基于项目的工程实践课程 。本课程秉承“项目驱动+问题驱动”的理念,分三个阶段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最终完成多旋翼飞行器的设计 。
据了解,电子科技大学在全校所有工科专业开设了从“新项目化课程”到“巅峰体验项目化课程”的工科新课程 。
项目课程体系实现了工科大一项目课程的全覆盖 。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软实力”,学校建设了“文学、历史、哲学、文化遗产”等六大模块120余门核心通识教育课程 。各专业还开设了“大一研讨课”、“专业写作与口头表达”等必修课 。同时,学校积极拓展通识教育资源,以“成就电的论坛”、“成就电的舞台”等活动和优质的校外海量开放网络课程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有益补充 。
学校在加强新工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挑战性学习+创新性做”的教学模式改革,把“句号课堂”变成“问号课堂”,推动课堂革命和学习革命不断走向深入 。
跨界融合:构建多学科专业生态
跨界融合是新工程建设的意义 。
2016年,面对“互联网+”和“智能+”的发展趋势,电子科技大学在全国率先实施“互联网+”复合型双学位培养计划,整合四个学科六个专业,重构所有核心课程 。这种整合顺应了大规模培养的趋势,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
目前,电子科技大学与四川美术学院第二届科技艺术节“先验植入——技术理性、数字密码与体验本能”联合教学与创作成果展正在清水河校区众创空实验美术馆展出 。
2019年,电子科技大学依托信息技术学科优势,首创“新工科+新艺术”辅修专业“互动新媒体艺术”,培养面向未来、基础扎实、具有艺术素养和动手能力的新型工程师 。
2020年9月,电子科技大学与西南财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联合学位精英人才实验班开班 。各校2020级新生30人将成为第一届“实验班”成员,将度过四年的学习时间,通过联合培养获得双学位 。
2020年,为服务国家在金融科技和区块链领域的战略需求,学校与西南财经大学联合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联合学位精英人才实验班,构建了“新工科+新商科”的跨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
学校快速响应产业发展需求,建设了示范微电子学院、网络空安全学院和示范软件学院,新增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系统等12个战略性新兴工科专业,进一步完善了跨学科专业生态 。
“学校有效打破了专业壁垒,搭建了跨行业、理工结合、工文渗透、科技结合的多类型交叉复合型精英人才培养平台 。”该校教务处主任黄说 。
融合与互补:形成优势集中的“新工程教育共同体”
学科、学院、专业需要融合,教学与科研、校内外的壁垒也需要打破 。电子科大推进科教融合、产学研一体化,形成高水平科研和高端产学研“融合互补,本科课程系统化”的“新型工程教育共同体” 。
2019年6月,ICT学院科研教育“卓越成长计划”第一期开班 。学校教务处与信息通信学院联合提出“卓越成长计划”,依托微波探测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全校率先开展了“科研育人”的有益探索 。
如何实现科教融合?学校在所有工科院校全面实施“高水平科研团队以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计划”,建立了高水平科学研究与未来信息技术和关键技术领域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新工程教育模式 。
目前,该项目由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在内的20名优秀人才设计授课,旨在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
该计划的实施将“科研育人”大规模、系统地推进到第一课堂,同时鼓励不同学科的科研团队合作开发跨学科(工程)项目,使跨学科(工程)项目贯穿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
学校还积极推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搭建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不断培养紧缺创新人才;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创新实践基地,开发产教融合课程;与成都共建国家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综合攻关平台、科学仪器和国际教育园区,突破资源和地域壁垒,集聚人才培养优势,拓展人才培养空 。
电子科大系统的新工程教育改革成果在培养方案中得到固化 。据统计,学校每年开设1900多门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项目课程,覆盖学生超过94000人 。相关评估结果表明,新的工程教育改革显著提高了本科生的学习体验和满意度 。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表示,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学校将加快改革创新,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教育强国做出贡献 。
资料来源:电子科技大学
推荐阅读
- 急性肠胃炎喝什么粥好
- 山药皮弄到手上为什么会痒
- 要提前多久到机场值机 乘飞机提前多久到机场
- 宜家全屋定制怎么样 宜家怎么样
- 火车票报销凭证丢了能补办么 停运列车退票收手续费吗
- 倒春寒是什么天气系统 2022年倒春寒一般发生在几月
- 12306换车票大概需要多少积分 12306积分没满10000能兑换吗
- 梦见金耳环 梦见金耳环什么意思
- 为什么武汉的夏天那么热 武汉有过40度以上的高温吗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