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诗山行的意思 杜牧的诗山行怎么读

盛大林草书杜牧《走在山上》
离寒山远 , 石径斜 , 人在白云生 。
停车爱上枫树晚 , 霜叶开二月 。
这是杜牧的山路 。这首经典唐诗争议颇多 。除了“谢”字读音有争议之外 , “白云□有家”句中第三个字是“生”还是“申”也有争论 。
“谢”的读音已于日前公布 。今天说说“生活”和“深度” 。
刘永吉(1887-1966)在《唐诗精粹》中评价“走在山上”时说:“诗人一旦说出 , 就会背诵千百遍 。”[1]这句话不符合实际 。包括《樊川文集》在内 , 唐代所有传世文献中都没有这首诗的踪迹 , 就连北宋《文苑华英》也没有收录这首诗 。在笔者检索到的文献中 , 最早收录这首诗的文献是《樊川文集》(外集) , 成书于北宋中期 。刘克庄(1187-1269)在《唐宋诗选》(又称《后村千首》)第十四卷中有六首名为《山行》的诗 , 没有杜牧的这首诗 。在明清时期 , 包含或评价《山居图》的诗歌或诗论并不多 。谢枋得(1226-1289年)写了数以千计的诗歌 , 而孙朱(1711-?)这首诗不在唐诗三百首之列 。也就是说 , 几百年来 , “山行”基本上被忽视了 。只是到了近代 , “走在山上”才受到热烈追捧 , 成为各类唐诗选本乃至教科书的“保留”称谓 。
笔者检索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国经典古籍图书馆等几个古籍数据库 。 , 发现了30多种文献 , 约40个版本 。具体来说 , 《樊川文集》《樊川诗集》【2】《古今故事集》《唐寅》【3】《唐贤三体诗注》【4】《唐寅通前》【5】《唐寅大成复选》【6】《唐诗归来》【7】《全唐诗》【8《唐诗之镜》【16】《山堂书房》【17】《唐诗选编》【18】《唐诗选》【19】《诗法略录》【20】 ,  唐诗三百首的续篇(本文节选自拙著《原唐诗——大数据视角下的唐诗新考》中的随笔《杜牧山居图中的异诗异读》 。上次是上半场 , 这次是下半场 。) , 残雪声花草树木鸟兽集[22]
还有一些其他文档 , 包括“原始”版本和“深度”版本 , 但都是在“深度”之前的“原始” 。如三体唐诗的日本明英本[3](袁)编:唐寅[O] , 四库本 , 第13卷 , 第26页 。和明刻本[4](宋) , 周碧 , (元)主编 , 《唐先三体诗法注释》 , 第1卷 , 第17页 。为“生” , 四库本为“深”[5](明)胡振亨 , 编 。《唐音通钱》[O] , 清康熙丁懋年(1687年)刻本 , 第562卷 , 第4页 。。元[6](明)邵天河编 。《唐尹大成再选》[O] , 明嘉靖五年(1526年)版 , 卷八 , 页七 。和明内府[7](明)钟惺 , (明)谭编:《唐诗回归》[O] ,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印本 , 卷三十三 , 页三 。版的古今故事、文献是“生”的 , 四库本[8](清)彭鼎秋等编:《唐诗全集》[O] , 四库本 , 第254卷 , 第13页 。是“深”的 。《唐万诗》明嘉靖印本[9](清)徐卓等编:《全唐诗》[O] , 四库本 , 卷74 , 页15 。和四库印本[10](清)齐:《唐诗名家百首全集》[O] ,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 , 卷五 , 页十二 。为“盛” , 但明万历印本(广教)为“申”[11](清)王世贞编:《唐诗万首诗选》[O] , 四库本 , 第6卷 , 第5页 。 , 这也是“申”字的最早版本 。明嘉靖刻本《古今东西合璧》为“盛”[12](清)《沈德潜笔记选》:《唐诗》[O] ,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校中堂修订版 , 卷二十 , 页二十一 。 , 四库本为“申”[13](唐)裴炎汉编:《樊川文集》[O] , 明代四辑出版 , 外刊第12页 。。清抄的碑祖是“盛”[14](唐)裴编:《樊川文集(注)》[O] , 刊于金山 , 全罗道 , 明五年(1440) , 外集第26页 。 , 而四库本是“申”[15](唐)裴文集:《樊川文集》[O] , 日本江户(1603-1868) , 初版 , 外集(无页码) 。。《唐诗别集》的明嘉靖座[16](明)编:《唐诗明镜》[O] , 四库本 , 第50卷 , 第6页 。和王铭宗坭座[17](明)彭大一撰:《山塘寺考》[O] , 四库本 , 卷210 , 页2 。为“生” , 而四岸座为“深”[18](明)凌云编:《唐诗选本》[M] , 北京:文物出版社 , 2020年 , 影印明末凌三彩套印本 , 第161页 。。《石苍历代诗选》印于明代崇祯 , 为“盛”[19](清)康熙宣:《御选唐诗》[O] , 四库本 , 第30卷 , 第13页 。 , 印于四库 , 为“申”[20](清)李悝撰:《易诗略录》[O] , 清乾隆定海年间(1767年)刻本 , 第14卷 , 第31页 。。甚至一本书里的两句语录都不一样 。比如编编第十八卷是“白云深处有一家”[21](清)俞福斋编:《唐诗三百首续》[O] , 清道光十七年方善石渠(1837)刻本 , 第70页 。 , 而第二十六卷是“白云生有一家”[22](清)华广生编:《残雪声》[O] , 清嘉庆未年(1799)刻本 , 卷三 , 第48页 。。总的来说 , “声”的版本数量略多于“神”及更早的版本 。
版本虽乱 , 但并无“生涩 , 一个人努力”或“深刻 , 一个人努力”等异音 。我不知道是诗人们没有注意到这个变体 , 还是他们觉得没有必要指明它 。与杜牧的另一首诗《致扬州知府韩绰》不同 , “草未枯”与“草已枯”之争常被争论 , 在诗论或笔记中很少见到“生命”与“深度”的区别 。何威·梁军(1506-1573)在《四友'丛学'》中说:“杜牧的诗‘寒山石径远 , 白云生还有别人’ , 也刻在甲秀堂的帖中 。今天的篆刻是‘深’的 , 远远赶不上‘命’字 。" [23](清)吴宝植撰:《花木鸟兽集》[O] , 四库本 , 卷73页 。
何之所以说“有” , 是因为他在考证“生活”与“深度”之前 , 刚刚辨析了魏的《在西溪楚州》 。他说:“魏苏州的诗《西溪滁州》是在太清楼帖中手书的 。因为草上和小溪上的这种孤独的怜悯 , 有黄鹂在树的深处歌唱 。春潮带来晚雨 , 无人野渡过河 。黄鹂鸣春深 , 始于情 。在今天的集子和诗选中 , '兴'是'声' , '尚'是'尚' , 对我来说毫无意义 , 无疑是传误 。”[24](清)赵等人编:《江南通志》[O] , 四库本 , 第44卷 , 第45页 。李日华(1565-1635)在《六学二画》中也提到了杜牧的书法 。他说正版一定是“只怜深草走山沟边 , 树深处有黄鹂鸣” 。他还说“甲秀堂里有牧之草书的真迹”[25](清)康熙等编:《御制分类锦》[O] , 四库本 , 第51卷 , 第38页 。。他们认为 , 太清楼帖中的书法可能是甲秀堂碑刻 , 即魏苏州《西溪滁州》杜的书法 。杜牧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 也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 。张的诗 , 是他写的 , 流传至今 , 历代都视之为瑰宝 。只是他的诗题太繁华 , 唐代杰出的书法家太多 , 所以他的诗题或隐或显 。而且 , 李日华还是著名的书法家和书评家 。他所说的“甲秀唐可”和他梁军所说的“甲秀堂帖” , 都有很高的可信度 。也就是说 , 原著应该是“在白云生有家” 。
在唐代以前的文献中 , 作者没有发现“白云生处”或“白云深处” 。
在所有唐诗中 , “白云生处”只有杜牧的《走在山上》 , 但“白云深处”却有10处之多:灵异的“僧院”有“青山无尽 , 白云深处老僧多”;在Si 空的《十二歌手(九)》这幅画中 , 有“白云深处的事业 , 每一年的爱情 , 都靠这一朵花”;吕洞宾的崔仲举《进士访岳阳记》和《遇真人》中 , 有“无故采取措施说唱 , 而深入白云”;熊觉《九华望庐山》中有“只待肖丹赏 , 白云深处是归程”;但在《送僧》中 , 有“深入白云 , 知何峰何处留”;陈郁《山居秋夜见过周世贤》中有“登青山不易 , 行白云深处也难”;李《山中见僧》中有“失意则买山 , 白云深处送柴”之说;在刘沧的《桃园处士山居图》中 , 有“白云深处草堂 , 隐居风土”;刘《仲春登楼》中有“白云深处有草堂” 。杜牧的另一首诗《赠朱道陵》也有“朱朱姬在谢陕北南 , 白云深处有岩栖”这句话 。和《走在山上》一样 , 这些诗句都和“山”有关 。幽深幽静 , 静雅 , 闲适脱俗 , “白云深处”也是一个引人入胜 , 引人入胜的形象 。
那么 , 杜牧在《山行》中为什么要用“命”呢?何超(1661-1722)在《唐三体诗评》中说 , 《走在山上》中的“白云”是灶烟[26](清)著:《唐诗拾金不昧》[M] , 北京:中华书局 , 2009年 , 第416页 。。这个说法可以用来解释《走在山上》和《给朱道陵的礼物》中的“生活”和“深度” , 因为“别人的”炊烟可以飘到天上空 , 远看像白云 , 而“住在石头里”就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但笔者并不认同“白云是炊烟”的说法 。是白云 , 应该是自然景观 。寒山之上 , 白云缭绕 , 仿佛是从山民家中“诞生”的 。如果是一幅画 , “白云中有人”和“白云生有人”没有区别 , 但作为一首诗 , “生活”比“深度”更生动 , 意境更优美 。
《锦绣花谷》有“云根”词条 , 其释义曰:“唐人多作云根石 , 云触石 。白乐天《天柱石》诗说 , “挑担子 , 刷云根” 。东坡上也有诗云 , ‘东圃云根显芽角’ 。”后注 , 引自《诗注》[27](宋)周弼 , (元)石著 , (元)曾著:《三体唐诗》[O] , 日本明应嘉荫年(1494)版 , 卷一 , 第16页 。。按此解 , 云生于石 , 石在山上 , 山上有居民 , 故云曰“白云生有人” 。
王在《走在山上》赏析中说:“陶渊明有云‘无心出山’ 。古人常以为白云出山 , 所以跑如云 。‘生命’二字 , 既有浮动 , 又有无穷的生命力 , 为大山增色不少——一旦‘深’了 , 就远远赶不上了 。”[28](宋)周弼编 , (元)释元注:《唐宪三体诗注》[O] , 开火钱刻本(善本书号:11699) , 卷一 , 第17页 。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有一句“明月几时在海中长满” , 马岱的《楚江怀古》有一句“水涨月阔” 。明月不可能“生”在大海里 , 也不可能“生”在浩瀚无垠中 , 但“生”字却充满了想象 , 给人一种超脱于物的感觉 。
《白云深处》也很精彩 , 但用多了就俗了 , 而《白云生居》则别出心裁 , 别具一格 。
在当代出版的各类唐诗选本中 , 一般都是“白云生有家” 。作者同意选择“生活” , 但不能说“深刻”是错的 。毕竟古籍中有很多“深刻”的版本 。
[21]
[22]
(唐诗原著——大数据视角下的唐诗新考) , 湖北长江传媒集团崇文书店2021年10月出版 , 各大网店均有销售 。)
参考资料:
[1]刘永济著:《唐代绝句精华》[M]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1981年 , 第211页 。
[2](清)冯·注:《樊川诗集》[O] , 清代嘉庆三年(1798) , 外集 , 第10页 。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9](宋)周璧编:《三体唐诗》[O] , 四库本(序) , 第1卷 , 第16页 。
[30](宋)纪:《古今东西文献集》[O] , 无锡书院泰文三年出版 , 后卷二十三(页码看不清) 。
[31](宋)辑:《古今东西文献集》[O] , 明内府刻本 , 上册第23卷第34页 。
[32](宋)·嵇:《古今故事集》[O] , 四库本 , 上册23 , 第37页 。
[33](宋)洪迈编:《唐诗万首》[O] , 明嘉靖刻本 , 第26卷 , 第3页 。
[34](宋)洪迈编:《唐诗万首》[O] , 四库本 , 第26卷 , 第3页 。
[35](宋)洪迈编:《唐诗万首》[O] ,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刻本( , )卷三十二 , 第18页 。
[36](宋)新辑:《古今东西合璧》[O] , 明嘉靖夏相刻本 , 卷五十二 , 第6页 。
[37](宋)新辑:《古今东西之结合》[O] , 四库本 , 别集第52卷 , 第6页 。
[38](宋):《全方碑祖》[O] , 清抄本(9行18字) , 上册18(无页码) 。
[39](宋):《全方碑祖》[O] , 四库本 , 上册18 , 第4页 。
[40](明)高国统:《唐诗别集》[O] , 明嘉靖己亥年(1539)刻本 , 第53卷 , 第7页 。
[41](明)高国统:《唐诗别集》[O] , 宗尼刻本 , 第53卷 , 第7页 。
[42](明)高国统:《唐诗别集》[O] , 四库本 , 第53卷 , 第8页 。
[43](明)编:《世昌历代诗选》[O] , 明崇祯年间刻本 , 唐卷62 , 第20页 。
[44](明)编:《石苍诗选》[O] , 四库本 , 第75卷 , 第19页 。
[45](清)等编沈:《编骈子》[O] , 四库本 , 第18卷 , 第24页 。
[46](清)等编沈:《编骈子》[O] , 四库本 , 第26卷 , 第43页 。
[47](明)何著:《四友说》[O] , 明万历已于太祖元年(1579) , 卷三十六 , 页三 。
[48](明)何著:《四友说》[O] , 明万历已于太祖元年(1579) , 卷三十六 , 页二 。
[49](明)李日华著:《二画六学》[O] , 明崇祯武庚年(1630)刻本 , 卷一 , 第23页 。
[50]陈伯海主编:唐诗评[M] ,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 1995年 , 第2375页 。
[51](宋)无作家:《绚烂花谷》[O] , 宋刻本 , 第5卷 , 第4页 。在引文中 , 出现了白乐天的诗《落霞不居》 , 诗的标题多为《夏洛不居》 。东坡的诗《东麓云根芽角》出自《念佛山尊老方丈五戒(上)》 , 句中“芽角”应为“角芽(牙)”之误 。
【杜牧的诗山行的意思 杜牧的诗山行怎么读】[52] 王双启撰:《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赏析》//《唐诗鉴赏集》[M]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 第308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