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三年级学生的家长给我发了一张语文试卷,问我的答案是什么 。
但是,我从心理上拒绝做这些语文题目,因为语文这种东西没有答案,就像病句一样 。自己写文章的时候,明明知道写的是病句,却真的不想修改,以至于句子还是“病句” 。
我个人认为名人可以造病句,普通人不行 。
像《白鹿原》里面有很多病句,但还是被忽略了 。
汉语的不确定性让汉语话题很头疼 。
但是,在家长的要求下,我不得不拿着试卷,看了下面的问题:
主题: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
白莲花那么多,各有姿态 。看这张,很漂亮;看那个 。也很漂亮 。如果我们把眼前的一池荷花当成一幅大活人的画,那画家的功力真是惊人 。
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一朵莲花,穿着雪白的衣服,站在阳光下 。微风吹过,我便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衫随风飘动 。不只我,一池荷花都在翩翩起舞 。风过去后,我停止了跳舞,静静地站在那里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晨飞翔的喜悦 。小鱼在我脚下游来游去,告诉我昨晚做的好梦...
练习如下:
对于“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一朵莲花”,错误的说法是:
a、这句话把“我”比作一朵莲花 。
b、看荷花的时候,我沉浸其中,感情高度投入 。我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了美丽的荷花池之一 。
c,这句话显示了荷花之美的巨大魅力 。
本文是叶圣陶写的荷花 。
乍一看,我觉得A是错的 。
b和C显然是正确的,但A的选择问题在于这句话并没有“把自己比作一朵莲花”,因为一个男人和一朵莲花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这不是比喻关系,而是想象 。
这就相当于,作者进入了一个幻想,进入了荷花丛,感觉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 。
这是一种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就是感觉自己在一种幻觉中,变成了一个“东西” 。在这里,我指的是“莲花”,但并不是说我和“莲花”有什么相似之处 。
于是,我把答案a告诉了学生家长 。
但是想到自己的判断还是谨慎一点好,可能会耽误孩子 。于是,我把这段话放在网上搜了一下 。
网上没有完全相似的话题,但有相似的问题,最终归结为:“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一朵莲花”是比喻句?
从网上看到的回答来看,大部分都认为这是比喻句 。
网上有一个代表性的回答:“这句话是比喻句,把‘我’比作一朵莲花 。修辞的运用生动、形象、具体地表现了我的快感 。”
严格来说,这句话不是比喻句 。
什么是比喻句?
在网上抄一个定性的段子:“比喻句,即比喻句,用简单、具体、生动的事物代替抽象、难以理解的事物 。句子的基本结构分为三个部分:本体(要比较的事物)、隐喻(表达隐喻关系的词语)和比喻(比喻的事物) 。”
根据这个定义,如果把“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一朵莲花”这句话看作是隐喻句,那么,根据公式,显然“我”应该是本体,是隐喻的东西,而隐喻体自然是莲花 。
那么,这个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就是把“我”比作一朵莲花,也就是把抽象难懂的“我”比作一朵看得见的莲花 。
但问题是,作者的本意并不是要做这样的比较,因为“我”和“莲花”这个比喻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都与莲花无关 。作家写这句话,作者却在莲花中产生幻觉,幻想自己变成了莲花 。这只是一种错觉 。
如果把“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一朵莲花”这句话单独拿出来,而不是放在全文的语境中,可以看作是一个比喻,但这个比喻带有很浓的自恋和自我欣赏的味道,意思是我像一朵莲花,从泥淖中一尘不染 。在这种语境下,也可以说是一种比喻 。
但对比全文可以看出,作者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隐喻”,而是在自己的幻想中的一个真实的指涉,在这个幻想中,自己的实体在一个虚拟的幻境中变成了一朵“莲花” 。
所以,经过一番挑刺,作者认为“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一朵莲花” 。在叶老的这篇文章中,目的不是比喻句,而是一个幻象中的真实指涉,一个想象中的存在 。
这样,作者最终认为答案A是错的 。
不知道对不对,等三年级老师来判断 。如果错了,那么笔者想直接申请到初三当旁听生,复习一下当年没学好的小学课程 。
本文由《文学秘密》原创,揭秘文化秘密,揭示创作要领,把握人性意图,透视灵魂真相 。请指正 。如需转载,须征得我的同意,并请注明出处 。
相关链接:
一个晚上遇到三条“蛇”,想到莫言和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关系 。
莫言对语言修辞的独特发现,与钱钟书对《管嘴篇》的论述不谋而合 。
对于一个家长来说,在电话里交流写作经验,既好笑又可气 。
俄罗斯作家喜欢一种古怪的描写手法,中国唯一的作家用的就是这种手法,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
【我像…一样比喻句 像像怎么样】一颗“葡萄”如何在莫言的笔下挤出耀眼的色彩?
推荐阅读
- 蒲公英泡水喝会过敏吗
- 空调扇里的冰晶有毒吗
- 夏季湿气重能喝蒲公英吗
- 胃病吃山楂的注意事项
- 当归如何种植 当归如何合理种植
- 一定能上热门的句子 一定能上热门的句子有哪些
- 假的乳胶枕头有什么危害
- 立秋禁忌 2021立秋后天气还潮湿吗
- 燕麦一天吃多少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