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新消费浪潮,男性消费者“不感冒”?

【投稿|新消费浪潮,男性消费者“不感冒”?】投稿|新消费浪潮,男性消费者“不感冒”?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锦鲤财经
新消费的赛道正在越来越偏爱女性 。
今年双十一的活动又变,过去复杂的花样让消费者发出“花钱都这么难”的感叹,今年付定金成了各大品牌的营销新方式,从10月20号就开始的双十一赛道让人措手不及,薇娅和李佳琪的直播间率先开启了双十一的赛程 。
李佳琪的战绩达到了106.53亿,过百万的销售额让双十一不再受欢迎的谣言不攻自破,薇娅以82.52紧随其后,12个小时的直播创出了高达200亿的佳绩,可以说双十一的第一晚很疯狂 。
蹲守在直播间的年轻人以女性偏多,李佳琦直播间在2020年的“所有女生的礼物”年会上就透露过男生占比20%的信息,直播间难以找到男性用户的身影,但是男性消费者在双十一的整体消费水平却明显高于女性 。
男性消费者在新消费赛道真的失去话语权了吗?
男性消费者“消失”了?一声锣响拉开了双十一的序幕,直播间人满为患,“淘宝瘫了”的词条也登上了热搜,“所有女生”都在直播间等待开抢 。直播的数据也非常漂亮,人数和销售量都很可观,熬夜等待的年轻人们不在少数 。
传统电商的魅力大减,双十一期间直播间的用户更是平时的数倍,多集中于18-35岁的女性,推荐的产品以美妆护肤类为主,可以说直播带货将双十一变成了女生的专场 。18年迎来了双十一的巅峰时刻,那时的男女比例还是2:1,以男生的购买力为主要目标人群,各大电商平台都在积极推广数码家电产品,但是随着李佳琦的“所有女生”的出现,女性消费者逐渐活跃在新消费的赛道 。
可以看得出,商家的营销策略都偏向于吸引女性消费者,崇尚理性消费的男性用户不再是宣传的目标主体 。
直播间为产品迎来了历史最低价,以前是以价格引起女性的购物欲,现在是拼“小样”的数量取胜,一件正品的价格在有大额优惠券的同时,可以得到等于或者多余正品的小样,等于花一倍的价格买两倍的产品,对于用户来说更加具有吸引力 。“小样经济”是现在直播间的常规操作,被绝大多数消费者买账,一度掀起了新的购物狂潮 。
投稿|新消费浪潮,男性消费者“不感冒”?
文章图片

吸引女性的同时,却在把男性消费者往外推 。一方面是产品更多偏向女性,另一方面在营销方式上并不能有效的吸引男性的注意,一场12小时的直播并不能让男性在漫长的等待中购买自己需要的产品,“小样经济”也没有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加之薇娅和李佳琦叫喊式的营销模式大大减弱了男性的购买热情 。
绝大部分男性消费者不会把时间花在筛选上,挑选产品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QuestMobile数据显示,超过90%的高消费男性对于商品品质更为重视,愿意为高品质买单 。所以目标明确的男性消费者群体并不能成为一波很好的“韭菜”,相对于跟风购买的女性消费者,理性购物的男性用户越来越不在商家的营销范围之内 。
这也造成了一种假象,男性消费者消失了 。
男性消费者都去哪了其实不然,追求高品质的男性仍是消费的主力 。
男性消费者多以购买数码产品和家电产品为主,根据往年的数据显示,家用电器行业在2020年“双十一”销售额排在首位,其次是手机数码和服装行业,个护美妆销售额暂居第四位 。2019年的家用电器销量也非常亮眼,以4101亿的销售额完美收官 。家电市场的用户多以男性为主,占据了双十一的消费主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