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冰(这只是你的江湖)

大冰(这只是你的江湖)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此前在微博读到一篇叫《嘿,大冰,他们说你是江湖骗子》的文章,本以为作者要对大冰一通鞭挞,没成想看到最后是个大冰的拥护者。
逛逛知乎和,找找书写大冰的踪迹,浏览了大概发现大部分笔耕不辍的是受大冰的书影响颇深的“文艺青年”,但反对的声音也不在少数,特别是知乎,基本全是反对票,进去深读一下,发现了一些东西,进而也想谈谈我对大冰的一些理解。
对大冰这个人有些印象还是在小时候山东卫视的《阳光快车道》,那时候功放机没几个频道,对这些节目还算印象深刻,大冰还主持个节目叫《奇人绝技榜中榜》,最喜欢里面的一些奇人,以及被他写在书中的那个搭档刘敏,对他的主持风格也比较喜欢,后来这些节目停播,大冰好像也消失在电视上了,扯这些好像是题外话,只不过想证明我和大冰依稀还是有些渊源的。
再后来没有瓜葛,直到听到了赵雷的《南方姑娘》,在评论区出现了大冰的名字,当时就心想赵雷和大冰应该八竿子打不着的啊?于是怀着一颗好奇的心在学校机房悄悄打开了度娘,这才有了一定思路,并且知道了赵雷和大冰不仅认识,还很熟。
后来到了大学,课余时间多了,但用来读课外书的时间却越来越少,大多荒废无度,于是想找找高中的感觉,在课堂上拜读了他第的江湖三部曲,在回家的火车上看完了《他们最幸福》,当时可谓是感动的一塌糊涂,空间,朋友圈大言不惭地发了些感悟,不过都清除了,甚至玩了微博,关注了大冰,加了读者群,认识了一群天南地北的人儿,不乏一些有趣之人,丽江小白菜,故事满天涯的飄爷,社会却又文艺的舟哥等等。

大冰(这只是你的江湖)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大冰本名焉冰,姓氏就已经很奇怪了,几乎没见过,还是大冰耐听一些,在他书上给自己的标签一堆,背包客、手鼓艺人、银匠、民谣歌手、主持人、酒吧掌柜、野生作家、油画画家、藏传佛教弟子等等等等,认真数起来估计能饶地球几圈,和香飘飘有得一拼。谈写作,很多人读过他的书的人我想都会说一句这写的啥玩意儿啊,估计以前的中学语文课代表都比他水准高不知多少,这也是他被很多人所诟病的地方,文笔特差,装逼过度,读他的书不需要怎么思考,全文用的修辞手法可能就是夸张,但一通读下来你会觉得很舒服,对他笔下的人和事会很向往,当然这是对于大部分普通文青而语,二次元骚年和我们不在一个世界,暂且不提。
他书中推崇的主题总结一下就一句:既可朝九晚五,又可浪迹天涯。这句话本身的意思应该理解为那些厌倦都市生活或者是日复一日上班的普通群体,然而受众大部分都是学生,这不可置否,学生大多涉世未深,包括我也是,很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影响,你每天对着书本黑板老师的碎碎念,加班加点的工作,这时突然有人跟你说要不咱们“以梦为马,浪迹天涯”吧,如果你是个愤青,那我想你肯定跳起来就是一个么么哒,如果你是个死宅应该会不为所动。
他的书能在当下引起这么多共鸣必定有其特别的原因,他在也一直强调不主张盲目的浪迹天涯,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打哭你信不信,首先你得自己喂饱自己,这一点我觉得他很成功,是个会做买卖的“商人”,新书一发售就占据当当网亚马逊榜首,一群亲生读者排队等候买书,然后得到一次不菲的稿费,然后你会在微博上得知他又去了哪里哪里,再然后用这些稿费支付各地小屋的活动,做慈善(如给读者送机票火车票或者付医药费),大冰的小屋也开了几家分舵,当个甩手掌柜,招聘歌手坐阵,听说酒水卖的贼贵(去过西塘分舵,一罐啤酒40-50)但我觉得这要同别家做对比,和其他家酒吧比起来应该算是良心价了,要不也不会入不敷出,倒闭了几家,大景区的门面费真的贵的吓人,从微博上也得知他开的青旅也陆续关闭,因为支付不起昂贵房租,这一年走遍全中国,百城百校畅聊会走遍各大高校和书店,遗憾今年上海站也没能去成,要不然也去见见这个装逼集大成者。
我先把他的书归在青春文学一类吧,这类书的典型代表人物有郭敬明、刘同、张皓宸等等,后面人没读过多少,依稀看过几本,郭敬明不用细说很多人都知道,他们书中情节大都相似,颠沛、流离、歌颂伟大的爱情,让你感觉在哪儿读过却又想不起来,他们书中描绘的世界令人向往,但你要问他你是不是也和你书中这样,估计没哪个敢说是的,他们用丰富的想象力给大众写出一篇篇赚足眼泪和欢笑的文字,但是不吃这一套的人就会说他们过于矫情,情节老套,仿佛在看老掉牙的偶像剧,然而你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书销量极高,几乎是书店热销的前几,这大概从他们微博粉丝能看出来,高的几千万,最少的也有几百万。而那些名篇名著却鲜有人问津,这说明当前市场主导就是这些“文青”,但我又不想把大冰和这几个联系到一起,因为他和他们又有些区别,从大冰这几本书来看他写的是他这些年接触的一群人,从最初西藏的蜉蝣吧到丽江的小屋再到辽阔的大新疆,他经历的人和事确实很多,只不过不同于别人的是他将这些事总结下来了,还写成了书,但是书就是书,当个看客就好,某媒体在采访赵雷时问过大冰书中所写的内容是否真实时赵雷明确表示过书里有夸大的成分,这和他装逼的性格肯定分不开,但你又不能说他胡编乱造,尤其是都不知道他是谁的那种,某天在寝室看大冰视频时室友凑过来说了一句这个人(大冰)不是在电视上弹吉他怎样怎样的吗?然后我直接回一句他不弹吉他,你知道吗你就这样说?然后他没话说了。
很多人就是这样,从某个地方听来几句就以为了解了事情的真像,然后大放厥词,微博撕逼最为明显,某明星出轨,一群看似正义的看官自以为出淤泥而不染,站在制高点批判他人,等到真正的实锤出来又换了副嘴脸,继续谈天论地,这由薛之谦和皮几万的事可看出一二,明星粉丝也是个可怕的存在,大冰也有,亲切地叫他们族人,当然我无法理解这两个字的意义,原因是我还没到这一步,薛之谦和皮几万人设崩塌就在他们粉丝手上,这一集体不能接受别人对他们偶像的“污蔑”,听不得一点反对的声音,许多讨厌大冰的原因就是他那群读者粉,每当有反对的声音就群起而攻之,本来对其讨厌不起来的直接变为恶心,这是最常见的一类,另一类也是我讨厌的一种,自诩饱读诗书,心灵鸡汤类文章确实大多没有营养,能长留的不多,许多都是感动那一刻,然后过不久就忘了,但存在即合理,这些人则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言语中满是不屑,看不起这一类文,进而也唾弃看这些书的人群,某一日的微博就有这么一人,他大致意思就是看大冰书的人平时肯定不怎么看书,或者不看名著,还劝他人多看名著名篇,这样的话看似很有道理,实则不然,就是一棍子把别人打死,有人读三国读村上的同时也看韩寒郭敬明,一本书的好坏应该是在于他影响了读者什么,而不是以读过什么样的书作为资本,那日微博和某人争执,她竟拿大冰的书和红楼作比较,实在可笑,这能做比较吗?完全不在一个层次,许多大家研究红楼多年也没出个结果,我问她那你读这些名著你读懂了什么她哑口无言,我看《白鹿原》看路遥的《人生》看莫言的《红高粱》,电影也一一搜来和原著做对比,这些大家的作品深入人心,也获得很多肯定,但并不是人人都爱读史以明志,在物质生活还算不错的情况下谁能真正理解那些个时代的酸甜苦辣?
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大冰和他的书能学到些什么呢?不是砸了书包背上吉他去拉萨丽江,最后到了发现兜里没钱连小屋的门你都进不去时又灰头土脸的回来,说书里都是骗人的。大冰能这么火肯定有过人之处。首先人脉广朋友多;大冰讲义气,这一点很少有人反对,而且这简直是他的招牌。书籍出版、酒吧运营、活动策划、形象定位……一切的一切都需要知人善用和各种帮扶。与人交心善是本份,但做到大面积的好口碑就难得了。从传统媒体到麻油叶这样的新兴洋气自媒体,从商贾名流到街头流浪歌手,他都能交上朋友,说明这个人很有人格魅力很懂人情。你看他口无遮拦似愤青,没有分寸能走到今天?孔夫子说“无友不如己者”,想必他懂这句话的真意;不止步的学习精神。大冰这一路,就像在不断升级打怪,很多新技能都是后来从无到有一点点学来的(参加大冰的各种标签)。一个奔四的人,和马頔赵雷一众小鲜肉玩民谣,而且水平烂烂的依然自信表演。活到老学到老,真的这么不停的学习,怎能不优秀。努力并认真。他签售承诺的是来多少人给签多少名儿,一下午不拉不撒就坐那儿签名,还陪着笑脸拍照拉呱(当然他也经常黑脸给人看),人家大小是个角儿人家做到了,欣赏认真做事的人这种态度。就这股子劲头,这个努力认真的德行,挺酷,从他这么多年做的这些事看来,也挺酷,这点是我一直愿意读他的原因。
最后借用他书中反复出现一直强调的那句话:你要相信真的有人过着你想要的生活。是的,我很相信,并且也坚信那群人很有钱也很有趣,所以,我想要很有钱!仅此而已。
【大冰(这只是你的江湖)】
大冰(这只是你的江湖)
文章图片
赵小雷压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