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从字节跳动“拆中台”寻找巨头中台演进的草蛇灰线( 三 )
企业的中台本质中台提出这么多年来 , 成功的案例并不少 。阿里作为中台建设的坚定探路者 , 仅用1个半月就上线了团购平台(聚划算) , 而同类团购平台投入的研发资源可能是阿里的几十倍 , 准备时间可能是阿里的几倍 。百度智能云提出的AI中台 , 包含了AI能力引擎和AI开放平台 , 前者集中了人脸识别、OCR、语音识别、NLP、图像识别、知识图谱、深度学习等多项AI能力;后者还包含场景化定制开发平台的EasyDL和BML 。以AI中台的通用能力 , 为自身的业务和客户提供AI技术的支撑和协调 。
但是中台建设失败的也有一大堆 。在上中台的潮流中 , 大量IT厂商一拥而上 , 资本也开始追逐此类项目 。风起的同时 , 泡沫必定也会暗中滋生 。茅台由于对承建中台的公司不满意 , 一度放话“一分钱都不给 , 让你们滚出茅台 。”
从之前教训来看 , 中台一定是一把手工程 , 建设中台面临的问题只有一把手才能够推动解决 。
中台意味着企业内部的打通 , 要跟所有部门梳理业务 , 对组织动刀意味着企业内部利益的再分配 , 必然会影响到各业务负责人的利益 。如果高层支持力度不足 , 阻多 , 很容易停滞不前 。
在张勇提出“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战略后 , 阿里巴巴在 2016-2019 年内 , 进行过 19 次组织调整 , 当中涉及诸多高管换岗、部门合并 , 均为拉通中台提供了基础 。
另外中台不同于前台 , 交付面向企业本身 , 而不是企业客户 , 能为企业带来多少价值很难界定 。做不做中台 , 有时候就取决于公司一把手是否相信中台的价值 。说白了 , 不管那个企业建设中台都会感到焦虑和渺茫 , 失败的概率也很高 , 如果一把手推不动就很难成功 。
曾有一位全球软件及咨询公司的首席架构师 , 在为一家国际 500 强公司客户服务中台项目时 , 当客户问到怎么证明他所展示的中台架构是有价值的时候?被问的哑口无言 。
还有成本问题 , 不同的商业模式、业务流程、、组织结构 , 使得中台建设天然无法模板化、标准化 。就连同一个行业的两家公司 , 中台建设的套路可能都不太一样 。同时 , 中台远离一线 , 不可能完全了解业务需求 , 还要保证中台与前台业务的适配性 , 项目耗费的人力较多 。
要说中台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本质性变化 , 大概可以总结为“柔韧”二字 。
在如今的VUCA 时代【易变不稳定(volatile)、不确定(uncertain)、复杂(complex)、模糊(ambiguous)】 , 企业是否足够柔韧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 而中台实现了企业架构的“松散耦合” , 打破了企业前后台僵化固定的企业模式 。阿里的郭继军曾表示 , 阿里巴巴的中台支持了集团灵活变阵 , 如果没有中台 , 变阵一次 , 底下的系统要重建一次 , 这根本无法实现 。
但是 , 这种“松散耦合”带来的企业柔韧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 。一方面 , 中台不是万能的 , 就像弹簧一样 , 本身带来的弹性有限 , 变化过于剧烈也会失灵;另一方面 , 中台同样需要适应企业的发展、大环境的变化 , 不可能一成不变 , 就像抖音此次分拆中台 , 也是同样的道理 。
推荐阅读
- 智能汽车|北京产业转型:从“去叶留心”到发展“高”“精”“尖”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技术|华为手机将出新款手机,假如没有受到限制,结果不敢想象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