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双减后,教育公司的第一份财报出炉了( 二 )


也有一些更简单的转型方式,比如把原先开发好的课程打包卖给学校 。且不论学校是否买单,这种模式本身护城河较低,容易被模仿和替代 。
相对顺畅的或许是背靠千亿广阔市场的智能硬件 。老牌的读书郎、优学派已经上市,新派的智能灯也有不小的声量 。
有道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就明确了四大转型方向,即智能学习硬件、素质教育、成人教育和教育信息化 。其实硬件一直是有道的幸运星——从2017年,有道就开始发布翻译蛋、词典笔等硬件 。在扩张时代,硬件成为了有道的重要获客入口;在谨慎时代,硬件则是有道转型的切口与壁垒 。
有道切入的另一条冉冉升起的赛道是教育信息化,据华泰证券预计,2023年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将超过人民币6500亿元 。继2020年5月有道首次推出智能学习终端后,今年三季度,有道推出有道智能学习终端 2.0 。教育信息化赛道的核心是切入公立学校的教学场景,从而帮助学校提升教学效率 。
其实,今时今日谁也没有资格断言什么样的转型是好转型,什么样的转型是“赚快钱” 。此时此刻,光是迈出“转型”这一步,就是巨大的决心和底气,“灾后重建”则更需要耐心 。
投稿|双减后,教育公司的第一份财报出炉了
文章图片

估值逻辑全面重塑重塑的不止是业务,教育、尤其是在线教育的估值逻辑也在进行全面的重塑 。回顾过去的估值逻辑,资本市场仍然是“跑马圈地”的思路——重点关注获客能力 。华创证券分析师刘欣曾指出,对于在线教育机构而言,短期内会关注头部品牌投放和转化效果、产品力、数据决策能力等指标,即如何把钱高效的花出去 。
这也就是说,双减之前,资本市场对在线教育的分类,其实是划归到了“互联网产品”,基于的是互联网产品逻辑——流量、转化、快速起量、高举高打、投入换增长 。平安证券研究所资料显示,2020年暑期,K12在线教育机构营销费用达到了60亿元,如果暑假做60天算,一天就花去了一个亿 。
这种逻辑之所以之前走通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客户与用户”的错误关系 。在线教育的目标客户是家长,但真正的用户却是学生,机构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游说父母、贩卖焦虑,从而通过“客户转化”获得高额收益,但课程本身的效果却被忽视了,学生被“卷”了进去 。
但双减之下,原本风光无两的在线教育赛道走到2021年已经不存在了,资本市场原来专注教育的分析师纷纷转到其他赛道领域,在线教育企业也在纠偏和重新寻找定位——更加清晰了他们的目标不是“卷”,不是想方设法占据“用户时长”,而应该是“辅助”和“提效” 。所以一切就都回归到了产品与用户本身 。
从这次有道的财报可以看出,过去烧钱的营销焚炉已经冷却,其加码的重点在于研发——2021 年第三季度网易有道的研发费用为1.933亿元,比 2020 年同期的1.21亿元增长 59.7%,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网易有道聘用了更多课程开发和技术专业人员,使得与工资相关的费用增加 。
投稿|双减后,教育公司的第一份财报出炉了
文章图片

这和SaaS行业的发展有某种程度的异曲同工 。早在2014年的时候,投资人疯狂追逐SaaS创业,但实际上他们追的是Mobile(移动互联网),后来发现互联网那套免费逻辑无法在这个领域发挥魔法,便纷纷弃船,使得2016-2019年间SaaS沉寂,诸多此前获得融资的公司度日如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