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的初体验之衣柜篇
在我的童年时期和少女时期,对于生活环境,最大的愿望之一就是拥有一个整面墙大的衣柜,这个愿望直到结婚后,自己装修房子时才算是实现了。
但是随之而来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本以为是空间不够造成的混乱,当空间得到扩展时,混乱的衣橱并没有因此得到拯救,反而从小混乱变成了大混乱……
我妈是个十分擅长整理物品的人,她的衣橱通常都是整齐的码放着几个大的置物箱,里面分门别类的放着不同季节的衣服。但是在我看来,她的整理方式并不适用于懒惰的我。在经历过几次“拿出所有衣物——分门别类整理好——放进衣橱——使用时翻找——慢慢重新变乱”这种令人绝望的循环中,终于痛定思痛,决定要彻底从这种糟糕的状态中脱离出来。
在经过了两个下午的梳理和实践后,我的衣橱终于初步达到了我理想中的状态。
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思路和实践方式。
问题一:打开衣橱都是衣服,可是换季时总觉得自己没衣服穿。
相信这是很多女性每年都要面对至少两次的问题,我自己也常年处于这种困扰中。
问题二:把握不准换季的具体时间节点,拖延症发作,不想收纳过季/取出当季的衣服。凑合着凑合着,衣柜就乱了。
这个问题是我个人的问题,不知是否具有普遍性,因为我自己不善整理,而且上海是个春秋界限不明显,夏冬衣服又可以混搭的城市(并没有!),所以衣服到底该以怎样的季节标准整理,始终困扰着我。
通过《断舍离》这本书的启发,我通过以下方式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就是将衣柜中的衣服全部取出,通过一次性的整理,筛选出确定不会再穿的衣服。
筛选的标准如下:
1.从购买之日起,没穿过第三次的。
2.过去的两年中,上身次数不超过5次的。
3.起球,有磨损,和已经不中意的款式的。
4.同一个款式/性质,超过两件/套的。
通过这个标准,我筛选出的衣服包括:
A.淘宝网红店购买的数件款式新潮价格不便宜,但是并不适合自己的毛衣及外套,还有各种在淘宝冲动型购买,买后却一次都没穿过的衣服。
B.买的时候很喜欢,穿了几次后,发现风格并不适合自己的连衣裙/开衫。
【断舍离的初体验之衣柜篇】C.穿了很多年,非常实用好穿的打底衣裤,但是已经起球,磨损,因为懒惰和“反正穿在里面没人看到”的心理,一直留用的衣物;破洞,拉丝不明显的连裤袜;还有就是买的时候非常昂贵的成套的内衣裤,但是因为自己观念的改变,虽然还很新,但是以后确定不会再穿了。
D.超过五套以上的秋冬季睡衣。
在以上的筛选过后,我整理出七大包不穿的衣服,堆在地上也占据了至少一平方米的空间。这些衣物都是在5年间陆续购置的,除却正常的消耗,这些留下来的不穿的衣服,大部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没穿过几次所以舍不得丢,总认为自己下一季一定会再穿。而然,这个下一季永远不会到来。
在筛选衣物的同时,也开始收纳的工作,首先,将所有适合悬挂的衣物种类确定下来——衬衣、半裙、连衣裙。在筛选后,对还拥有的衣物做到心中有数,例如:
衬衣10件(5长袖,5短袖)
裙子13条(4短裙,2中群,7长裙)
连衣裙8条(3长袖,5短/无袖)
大衣5件(1短4长)
折叠收纳的衣物中,
打底毛衣4件(2黑1灰1白)
厚毛衣3件
毛衣套装1套
卫衣/毛衣外套5件
睡衣5套(冬季2件,春秋1件,夏季2套)
对自己拥有的衣物心中有数,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在下一次购买的时候,自然而然的会先考虑“自己是否在进行重复/多余的购买?自己真的需要吗?”在理性可以在潜意识提醒自己,哪怕只有短短一瞬间的时候,冲动消费的意图也会减弱一点。还有就是,在留下来的衣物中,自己心中也会有个排序,哪些种类的衣服是会常穿,哪些只是偶尔穿穿。
文章图片
before
文章图片
before
文章图片
before 悬挂的衣物,我是按照半裙(长裙、短裙),衬衣,连衣裙这样的类别去悬挂的,其实每个人有不同的穿衣习惯,“左高右低一条斜线”等等类似的悬挂收纳方式,可能并不适合你自己。我们整理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保持一瞬间的美观,而是长长久久的整齐。
文章图片
After 很多人对折叠收纳最大的歧视可能在于整理好倒是很齐整,拿的时候却并不方便,翻找,或者说“打开收纳盒-寻找/取出衣物”这个步骤其实不符合人类追求易用性的心需求。之前我就常为此困扰,所以本次折叠收纳的核心条件就是“通过一步操作——伸手,即可直接拿到想要的衣服”。按照这样的需求,所有折叠衣物的标准就是“一眼可见”“伸手可取”。符合这两个标准的收纳,在衣物归位上也不会再有任何障碍。
文章图片
After
文章图片
After 本次收纳是通过“解决问题”的初衷来进行的,有目的性的整理会比无目标的整理更有效率,在文章初始提出的两个问题通过这次的整理被解决,首先,对衣物做到“心中有数”即使不是特别清楚,那么只要简单的打开衣柜,自然就能判断到底是真没衣服穿还是没有喜欢的衣服穿。如果是前者,则需要购置,如果是后者,那么就需要再次进行“断舍离”。
“换季收纳”这个问题也迎刃而解。触目所及的所有衣物,就是现在拥有的全部衣物,那么久不存在“换季收纳”这个问题了。
之所以本次只能算是“初体验”,是因为其实在本次的收纳中,有很多《断舍离》书中的舍弃标准我并没有做到,比如说,非常喜欢,但是腰围已经不合适的长裙和短裤;合身实用但是在情感上并不是特别喜欢的连衣裙。前者是寄希望于通过近期的健身塑型,可以重新穿上他们,后者是并没有找到更喜欢并符合需求的衣服。在这两种衣物的判定中,主体在潜意识中变成了“物品”,而不是“现在的我”。关于这一点,还需要修炼,没有人能够一下就学会快速判断和毫无留恋的舍弃,不苛责自己,才能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中走的更远。
通过这样的整理收纳,其实是重新梳理自己穿衣习惯的同时,也算是整理了一遍自己的内心世界。
我一直觉得,其实衣柜代表着一个人内在的能量,因为它具备和人的内心相同的隐秘感,我们不会向来家里做客的人展示我们的衣柜,我们也不会轻易对任何人展示我们的内心。当抽象的内心和具象的衣柜建立起这种连接之后,梳理内心似乎也变成一个可以具体操作的事件了。
推荐阅读
- 热闹中的孤独
- JAVA(抽象类与接口的区别&重载与重写&内存泄漏)
- 放屁有这三个特征的,请注意啦!这说明你的身体毒素太多
- 一个人的旅行,三亚
- 布丽吉特,人生绝对的赢家
- 慢慢的美丽
- 尽力
- 一个小故事,我的思考。
- 家乡的那条小河
- 《真与假的困惑》???|《真与假的困惑》???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