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日记·生物动力农业培训第八天

2017年11月01日九月十三星期三晴
(一)灵性农道——从中华传统文化看鲁道夫·斯坦纳的农业八讲
上午,沈老师通过自己丰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从我国传统文化的视角谈了他对于农业八讲以及人智学思想的洞见。
首先,沈老师谈到灵性农道是哲学思想,包含灵性科学、教育法、人学,而不是农业技术。农业技术必须来源于实际农耕实践,灵性农道与中国的道是统一的一致的。而现在很多经营农场的人只是关注作物本身,而没有考虑到同天文、气象、动物、植物等等之间的联系。沈老师谈到自己不是农夫,所以不会轻易去讲农法,不会去讲农业技术方面的堆肥等等。并且建议大家真正想学习生物动力农法,一定要把真正有实战经验的老师变成自己的师傅。师傅和徒弟,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关系,是一对一、心口相传,在生活中、在田间都在潜移默化地熏陶的。
然后,沈老师通过辨香识体——点燃一枝香,烟雾缭绕,闻到香味,让人产生联想,给我们讲了《农业八讲》中谈到的“以太”其实就是我们大陆讲到的“气”,或者说气身更合适(托马斯主席谈到的是生命力,不要去纠结概念的东西);书中的“星芒体”,就是指有温度的、有活动的,带有情感类的东西,这是一种意识。
第二节课,沈老师通过银杏的种子“白果”,让大家展开联想,大家有想到了银杏作为珍贵物种、象征着天地符号的;有讲到种子的生命力的;我想到了早上晨圈时候的“光种子”,是有能量的,能够给外界带来希望的,而宇宙的射线也是能够汇聚穿透种子这个点的。
沈老师的分析更加精彩,通过一颗种子,谈到了“至微而具全体”的思想,谈到了当下就是去过去和未来。白果就像一颗露珠一样,它倒映了周边世界的所有信息,包含了它漫长的过去,大旱大水都会有记忆,它包含了种下去、成长出来成千上万果子、长成我们的细胞、演化出人间很多悲喜剧的信息。任何一颗种子,也都是如此。当它放在我们兜里面的时候,它不会盲目去发芽,因为它有没有眼睛的眼睛、没有手的手、没有耳朵的耳朵,而它被放在地里面的时候,它敏感地感知到外界的变化,然后开始发芽,开始映射出原来记录的宇宙信息,成长起来。这是一件多么神奇美丽的事情。
沈老师,还给我们讲了“仁”是什么?仁的第一含义,是从日常的桃仁、花生仁、果仁食物中找到的,仁”是人生存与发展的本源的核心,仁的第二含义,就是“仁者,爱人;仁者,亲人”,能够做到“舍我其谁,我与宇宙万物就是一体,无私无畏”。
对于最后谈到的灵性科学方面的内容,自己没有特别体验、也没有深入研究,但是觉得很有趣,每个人都很神奇,不用刻意纠结不懂的东西,用心去欣赏就好了。
(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波罗地海生态循环农业和社区项目介绍
【耕读日记·生物动力农业培训第八天】下午,来自荷兰的维纳德老师讲了农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波罗地海生态循环农业和社区项目介绍。
在可持续农业方面,老师谈到的很多也是要做好前期的规划、做好不同作物的轮作安排、做好动植物数量以及粪肥需要量的统计和分析等等,这些是做好可持续农业方面的基本保证,其他还涉及团队管理、文化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自己补充)。
在波罗的海生态循环农业社区项目中,关键是要做到循环农业输入与输出的平衡,包括营养方面的平衡。
(三)学习讨论总结
今晚学员们分成三大组,分组讨论了“本次生物动力农业培训我学到了什么?” “我的感受是什么?” “我将来准备做什么?”以及“我发现的问题与障碍?”这四个问题。
大家进行了非常真诚的讨论,学习到的包括更加懂得了每个生命与宇宙之间的紧密联系、生命的意义、在有机的道路上自己并不孤单得到了鼓舞、从大家的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优点、更深入地理解了生物动力农业、价值观的改变等等。对于学习之后想干什么?有马上就要开始去堆肥的、要开始做对比实操的、本土化农法结合的、农场食养的、乡建的、修复生态实践的、园艺的、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的等等。对于碰到的困难,大家也相互提出了一些方案,更多的需要日后实践中去摸索。大家本次学习结束了,但是不能断了联系,要资源共享、互帮互助、一起面对困难,才能够推动中国有机事业发展起来,让农业成为一个令人敬佩的、令人骄傲的行业。
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是人类发展的根本。农业也是很有美感的、能够启迪心灵、开发智慧的行业,是能够让我们幸福的、永续发展的行业!
耕读日记·生物动力农业培训第八天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