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和阳历有什么区别?

【农历和阳历有什么区别?】公历是一种国际流行的日历,也称为公历 。农历是由中国等一些国家的农业耕作规律总结出来的历法,也叫阴历 。辨别的方法很简单,阳历和阴历通常同时写在日历上 。数字写在阳历上,比如10月31日 。汉字是农历写的,比如八月初一 。阴历的月份比阳历的月份晚了将近两个月 。比如阳历的十二月,阴历的十月 。
阳历,简称阳历,是基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历法 。我国的干支历就属于这种历法 。阳历的日历年大约等于北回归线,一年有12个月 。这个月与农历月份无关 。阳历的月份和日期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非常一致 。根据阳历的日期,一年中冷暖季节的变化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但是在每个月,我们看不到新月,新月和月亮的两根弦 。现在国际上流行的阳历是一种阳历,平均每年365天,闰年366天,四年一闰,百年一闰,四百年再闰,即四百年有97个闰年 。阳历平均长度距离北回归线只有26秒,距离累计3300年只有一天 。
中国有四种阳历:干志历、十二气历、天历和孙一历 。
农历是中国的传统历法,也有阴历、中国历、夏历、中国历、国历等名称 。然而,农历不是阴历,而是阴阳结合 。以月相变化周期即农历月为月长,参照太阳年为年长,通过设置24个节气和闰月,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按照中华始祖轩辕黄帝登基为元年的说法,今年是戊戌四七一五年(2018年2月16日~ 2019年2月4日)的狗年 。我们传统历法比西历早2697年,我们传统历法的年份是+2697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