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补的四要点

除了粮食和水之外,是不是还有可以经常服用的食药?回答是:有,但只有少数 。首先,它必须是食物,含主要营养素成分;其次,它可能可当药物,含较少药物成分 。

中医食补的四要点

文章插图
【中医食补的四要点】中医食补四要
中医食补四要点
记住脾胃是第一位的
人的一生,饮食决定体质,体质决定健康和幸福 。想要健康,首先要忘记脾胃 。对脾胃有益的食物,首先是红枣、山药和薏米,堪称“脾胃三宝” 。
大枣具有滋补脾胃、益气补血的作用 。李时珍说:“枣是脾之果,脾病宜食 。”大枣是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精神萎靡、失眠等患者的良好健康饮食 。脾虚便溏、胃弱、食少、气血不足的人最好吃大枣 。
山药具有健脾和胃、补肺益肾的功效,是脾胃虚弱者的良方 。薏米具有健脾益肺、清热利湿的作用,特别容易消化吸收,是很好的食疗食品 。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经常食用山药、大枣和薏米,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如果一起煮,不仅可以防止胃炎、胃溃疡的复发,还可以降低流感等传染病的概率,所以非常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 。
了解自己并弥补它
有些药食两用的中药不能当食物随便吃 。例如,人参(包括西洋参和党参)可以极大地补益元气,生津止渴,促进健康 。
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生气”;长期过量可能导致中毒 。有人可能会说:我搞不清自己身体的冷、热、空、实,搞不清食物的冷、冷、暖、热 。我该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放轻松,不要热衷于喂食 。因为这样的人容易被骗或者犯错 。
安全的另一个方法是吃得尽可能多样化,当你听到什么是好的时候,不要吃得太多 。大多数日常食物性质温和 。只要不发生偏食,尽量合理搭配,食物就会协调互补,长期食用也没有问题 。所谓“药补不如食补”才是真理 。
“混搭、轮换”是平衡
大多数食物,不管多好,都不适合日常食用 。它们只能作为调节补充剂来增加营养,丰富生活,满足食欲 。人类需要的营养有六种,包括水、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
中医讲究辨证、辨证、饮食,重视个体差异,即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疾病,吃不同的食物和中药是必要的 。中医的药性和饮食习惯可分为寒、热、温、凉、平五类 。温热的食物可以暖阳,怕冷的人可以多吃 。凉凉的食物可以清火,怕热的人可以多吃;扁平食物普通人也能吃 。
除了食物和水,还有什么可以经常服用的药物吗?回答:有,但只有少数 。首先,它必须是食物,含有主要的营养成分;其次,它可以作为药物使用,含有较少的药物成分,但必须无毒无害 。再者,它不仅适合正常人长期食用,也适合不需要忌口或禁忌较少的慢性病患者食用 。这些食物包括茶、山药、莲子、百合、红枣、枸杞、菊花、芝麻等 。
辨证饮食是前提
认为中医辨证是治病的前提,即使药膳等辅助治疗也必须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比如人身体虚弱,气虚、血虚、阴虚、阳虚都有区别 。气虚体质的人经常会出现气短、声音低沉、精神萎靡、疲劳乏力,或者出现头晕、自汗的症状 。为了增强补气强身的功效,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白扁豆、山药、西洋参、太子参等 。可以适当添加到熟食中 。
血虚的人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蜡黄,眼睑、嘴唇和指甲苍白,头晕眼花,眼睛干涩,心悸、多梦、健忘、精神萎靡等症状 。女性可见月经量少,颜色苍白,延迟甚至闭经 。这些人适合吃当归、熟地、阿胶、白芍、何首乌、桂圆、桑葚、黑芝麻、大枣等养血补血的中草药 。
总之,吃药膳的目的是调节气血阴阳平衡,预防疾病,辅助治疗,保持身体健康 。在药膳的选择上,一方面要了解材料的寒、热、凉性质,另一方面也要认清自己的体质分类和疾病属于什么证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