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还在质疑低代码时,有人已经用低代码平台完成转型升级了!

虽然低代码平台的开发优势,已经被市场、企业逐渐验证,但还是有人保持着谨慎态度,在入局的边缘持续观望。殊不知犹豫的时间越多,留给自己的时间也就越短,或许你的对手、同行可能已经抓住趋势领先一大截了。
接下来,我们就用三个简单又真实的故事,讲讲低代码为他们带去了哪些改变,又帮助他们解决了什么问题!
故事一:36岁中年项目经理,毅然转行做开发
人到中年的焦虑无用渲染,实实在在的,就在那摆着。
郭飞干了10年政府行业的项目经理。
到36岁,在跳槽市场却很尴尬,优势是“经验”,劣势也是“经验”。
当你还在质疑低代码时,有人已经用低代码平台完成转型升级了!
文章图片

未来有什么机会呢?打工还是创业?最近2年,这种想法总萦绕在郭飞的心头。
10年的项目管理,让郭飞有了上帝视角,对各种业务流程烂熟于心,遇到新需求,能迅速抓住关键点。唯一的遗憾是,郭飞不会写代码。从经验到交付,中间隔着千山万水。
当你还在质疑低代码时,有人已经用低代码平台完成转型升级了!
文章图片

当郭飞第一次关注到低代码平台的时候,他就敏锐察觉到这是一个“趋势”,能把“经验”变成了“代码”,并直接交付给客户,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只用了1天时间,他就帮客户搭了“固定资产盘点”的小程序,被客户大赞。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不到半年时间,郭飞用低代码给客户「开发」出十来个小程序。
当你还在质疑低代码时,有人已经用低代码平台完成转型升级了!
文章图片

郭飞觉得,像他这一类人,行业经验丰富,有全栈的视野,还有点客户资源,就差把纸面需求变成产品的临门一脚。而像J2PaaS这种低代码平台,已经把常规需要程序员完成的功能集成在框架中,开发人员只需关注业务逻辑,通过简单的拖拉拽,去将页面组装完成即可。
所以,低代码平台对于这类人来说是强有力的开发工具!
如今,低代码平台,改变了软件的生产方式,这是行业发展的趋势。走过“ 黄金10年”,郭飞开始期待自己的“ 白金10年”。
故事二:软件服务商,借低代码和同行拉开差距
低代码不仅是给像郭飞这样的有着中年危机的“大龄IT人”创造了新的机会,更是让中小型的软件服务商找到了新的发展突破口!
郑雪鹏,经营着一家小而美的软件公司,养着UI设计+前端+后台不到10个人。他自己则身兼销售、BD、产品经理、项目经理、首架、售后…。
公司主要给某连锁店开发会员管理系统,这两年线上太火,郑老板明显觉得忙不过来,连招了5个人,仍然捉襟见肘。
当你还在质疑低代码时,有人已经用低代码平台完成转型升级了!
文章图片

但郑雪鹏的这种焦虑,很快被低代码平台治好了。
自从改变了开发方式,应付原有的需求绰绰有余,不同连锁店的程序可以统一管理,批量发布。而以往最浪费时间的需求新增和修改,在低代码开发的模式下,改动非常快速,而且即改即生效,速度至少提升了4倍!
当你还在质疑低代码时,有人已经用低代码平台完成转型升级了!
文章图片

在应用了低代码开发平台之后,公司的资深程序员也解放出来,跟郑雪鹏一起,又搞出了两个新行业模板。
小软件作坊的产能,一下子翻了好几倍。
故事三:政企用户,用低代码平台快速支持防疫抗疫
不只是个人开发者和软件公司,政企用户也从低代码平台中获益。
福建厦门国贸的“隔离人员信息预登记系统”,就是采用J2PaaS企业级低代码平台开发的,整个系统(APP+后台管理)仅用不到12个小时就开发完成,快速及时的满足了当时厦门疫情防控的迫切需要。
当你还在质疑低代码时,有人已经用低代码平台完成转型升级了!
文章图片

还有今年7月河南汛情救援,豫事办H5互助救援应用嵌入到APP端,1人3小时就完成从开发到上线全流程。
看到了啵,这些活生生的例子,从小到大,从个人转型、创业到政企数字化转型,大家都在用低代码。
低代码并不是新鲜事物,20年前的IDE开发工具,就算是低代码的雏形了。
可为什么这两年低代码平台才真正大火了?
答案很简单,因为云计算、云开发。从开发到部署、从运维到运营,一条龙全在云上搞定了。
SO,如今人人都爱低代码。
【当你还在质疑低代码时,有人已经用低代码平台完成转型升级了!】那些很早就已经应用低代码平台的个人或企业,或许现在正笑靥如花的看着那些为IT人才成本、无止境的开发工时、无法提升的开发速度而焦头烂额的企业,因为他们早已经尝到了低代码带来的福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