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雅俗共赏

【所谓雅俗共赏】莫扎特是由一代音乐大师,乐曲华美流畅,如天际朝霞,花溪流水,然而这样一位高雅的艺术家却一生贫困潦倒,不被欣赏,这样的俗世与这样的雅章相存,是该对立还是该相融?
所谓生活的抉择,不过是在一出古典悲剧里当一个执迷不悟的小丑,或是在一个肥皂剧里做一个毫无悬念的英雄。我想这便是雅俗共赏。
小丑或许是卑微遭人讥笑的“俗人”,但这里,坚定不移在你喜欢和执著的事上,即使前途渺茫,但与其做一个不再追求的成功者,不如做一个未必成功的追求者。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用俗来排斥一切高雅。作为卑微无名的小丑,纷繁的尘世会使我蒙尘,但就如莫扎特,不与世同流,而是抱以半空晚霞,一夜星斗。
英雄当是浴火而生,一生正气的无比高尚。但如果是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不谙世事的“仙人”,那不免俗雅套上了俗套。雅亦非完美,雅并不表示与俗对立,特立独行。真正的雅该是大格局,冲破怨囿,生生不息的。正如鲁迅所说,真正的知识分子,该是在黑暗冰冷中炼出悲天悯人的火,然后微笑举之镜前,不惧燃臂之痛,以观照自己,顺便烛照他人,这才是智者正果。对此,“雅”与我而言,便是有态度,有温度,如果一个人所谓的高雅,脱离地面,冰冷自赏,与其向往这样的清高,不如在温暖的世间与众多有情有义的生命一起。这让我想起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余光中。余老问烛,问己,问心,在时间之尺上镌刻,在夜里亮着最后一盏灯。这位独撑着一幢倾斜的巨影,如蕊心搬瘦弱的身体,轻轻诉说,照亮了无数幽闭的心灵。这样一位雅士,却把自己的四个女婿当做自己的假想敌。他有一个文人的风雅,同时也不乏俗人的平凡。正所谓雅俗共赏。
俗存雅,雅含俗,俗亦雅,雅亦俗。屈原为雅?的确,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渔夫为俗?亦如此,受世俗之尘,蒙汶汶之物。但也不全如此。屈原的胸怀又何是众人能够拥有的,太过执著地脱离苦海,殊不知他的方式即是他的苦海。渔父所言:“圣人不凝滞于物,必能与世推移。”这何尝不是人间至道,处事之理。由此可见,每个人都是雅俗共同体,不必过分执著,无需愤世嫉俗,也不可放浪形骸。
每个人都渴望不平凡,但这是个最平凡的愿望。雅俗共赏,人生也算一梦浮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