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学习时间管理呢

今天是学习时间管理地五天。管理计划已经完全崩溃了。
仔细看了印象笔记里五天来的所有详细记录,仅仅第一天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的几天一天比一天差劲。
其实早在大二的时候看过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之后,就开始试着管理时间了。不过大二、大三的课非常多,可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少,时间管理对我来说意义不大,也没有多少时间可供我管理。考研的那段时间也没有刻意的强调要管理时间,只是每天的作息时间基本固定,大家在图书馆学习的安排都差不多,也谈不上什么时间管理。不过那时候真是过的非常的充实。
这学期没有课,时间自由,感觉自己应该学习管理自己的时间了。再 加上自己这学期还给自己定了些目标,时间管理就非常必要了。不然如何高效的充分利用每天的时间来让自己得到最大的进步呢?
先说说我目前是如何管理我的时间的吧。其实很简单。每天早上醒来之后,先在电脑前制定好当天的计划,写好自己当天要完成的任务:1、2、3……之后就开始一天的生活了。
之前管理时间的时候是按照时间来分配任务的。我会提前将每天的24小时做好划分。a任务做几小时,b任务做几小时。这样进行了一段时间后,会发现一个问题:低效。如果固定了某项任务要在当天花费多少时间,而又没有规定这段时间里要完成多少,完成到什么程度,(而事实上这也是很难量化规定的)那么完成任务的这段时间里自己会非常低效。时间久了,回头看看,会发现自己这样管理时间,并没有为自己带来很明显的学习成果效益。那么这样的话,这样的时间管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之后改变了策略:每天只写什么任务完成多少。比如《Java编程思想》看一章,并练习本章的所有代码;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西方哲学史》读20页……当时这么安排是考虑到解决低效的问题,我是这么认为的:不考虑时间是否足够,任务多了,自然有压力,有压力自然会高效。事实上这么安排对于解决低效问题的确有所改善。
不过这回导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的任务清单永远也不会有完成的那一天。每天的任务都是超负荷的,这一天快过完的时候,总会有好几项任务还来得及做,更严重的是,会经常出现当天一项任务也无法完成的糟糕结果。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阅读《C Primer Plus》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完成一天阅读一章的任务。慢慢越到后面知识点越困难的时候,阅读速度就会变得非常的慢。因为有的地方看一遍并不理解,需要查阅别的资料,有的地方甚至会翻来覆去看好几遍。比如当时看指针那一部分的时候,会长时间的在电脑上调试程序,不断的测试,预测结果。这样有时候在某一页就会花费1~2小时。那么当天可能就只做了这一项任务,甚至,这一项任务也完成不了。
后来因为经常出现任务完成不了的情况,于是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当天的任务没有完成,列到第二天的清单最顶端,优先完成。这样的话,也会造成一个后果:你永远在完成昨天的任务,甚至是前天的任务。时间久了,也会变得低效。长时间的一直在赶进度,会降低学习质量,看书会变成走马观花的看。
在那之后,第三次调整策略,因为这两种办法都有很大的缺陷。那把这两种办法结合一下吧。有的任务按时间分配,有的任务按照任务量分配,按照时间分配的任务,要有一定的时间弹性。之后任务大概是这么安排的:健身1小时,单词记忆50个,《本色》阅读30分钟以上……
本来以为这样的安排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了,但是坚持了没几天就开始出现问题了。两种方法的优势没有都体现,它们的劣势全都出现了。做事情开始变得低效,某项任务完成不了直接导致后面的任务没有时间完成。最终的结果是:每天依旧有任务遗留,完成的任务质量很低,整个过程中都表现出几乎无能为力的低效。不停的提醒自己高效也没有办法提高效率。
这五天中,只有第一天的任务都圆满完成了。但是接下来的几天,由于第二天的倒数第二项任务没能完成,当天遗留了两项任务。这两项任务推到第三天的首位置,但是第三天也没能完成这两项任务,第三天的后面的任务挤压到了第四天。第四天依旧有遗留,又挤压到第五天。这样,又回到了之前的那种情况。
今天没有做计划了。随性的过了一天,想干什么干什么,想干多久干多久。这样的话,不是又回到了最初的时候了吗?而且,这样的话,总想娱乐,放松,玩手机,看电影,非常不好。一旦心里有了想玩的想法之后,哪怕强迫自己不要做,但是做事情的效率已经在降低了。
今天一直在想自己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现在也不太确定自己找问题找的准不准,那就先来说几点看看吧。
第一,对于某些任务我无法量化,就算可以量化,不知道规定的时间里能不能完成,如果不能完成,是留到明天还是继续做知道做完?如果继续做就会侵占别的任务的时间,那么当天的任务清单可能会有遗留。如果留到第二天,可能需要重新整理思路,本来昨天多花一小时就完成了,留到第二天可能就得多花半小时到一小时。第二天的任务清单的完成也可能会出现问题遗留问题。那么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第二,考虑到任务总是会遗留,那就减少任务量。减少任务量。减少任务量,减少到什么程度呢?这个度不好把握。任务太少,就会很低效,任务太多依旧完成不了。那么,如何学会把我那个合适的度呢?
第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总是会因为某一项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不想停止了。比如,突然觉得学习Java编程有些兴趣了,不想破坏这个兴趣,因为有兴趣的时候学习更加认真啊。于是可能今天排在Java学习之后的任务都会被遗留。遇到这种情况,那些管理时间的高手,那些优秀的人是如何做的呢?
其实仔细想想这几个问题的联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影响这几个问题的更深入的原因是什么?我想到了几点,我不知道是不是都正确,但是也罗列出来吧。
第一,我习惯性的急于求成。我是这学期知道自己考研失败,反思自己的时候发现这个问题的。想想当时考研复习的时候,有段时间每天布置的任务根本完成不了。这直接导致了后面的复习进展。为什么这样啊?因为怕自己考不上,怕自己最后复习的不好,所以一直自己给自己加压,每天布置很多任务。
这学期开始每天去健身房,第一个月每天去了训练都非常狠。每天运动量很大,在健身房的时间基本都在2小时左右。这两个小时里,流汗到每次训练完,可以一口气喝完一大杯水(800ml)都不够,还要买一瓶矿泉水。主要是因为想赶在毕业前练出6块腹肌,能把身材练到理想的样子。这就是非常典型的急于求成,白白辛苦了一个月,收效甚微。
实际上这种例子在自己身上还有很多。自己总是希望自己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某种高度,这就导致了自己在追求目标过程中会盲目性的安排和付出。最后收效甚微,心理受打击,以为思路不对,另辟蹊径。结果虽然换了方法,但是依旧不改急于求成,所以最后还是失败。
考研失败,100本书的读书计划目测也将失败,还有很多的失败,都跟我“急于求成”有很大的关系。大概是因为还是那种不成熟的思维,以为只要付出的汗水多,收获的就多,事实上,还有技巧,耐心,等这些非常重要的因素。急于求成最终将会造成自己早早产生放弃的念头,最后变得效率低下,甚至彻底放弃。
第二,自控力差。我不知道自控力强的人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也不确定说自己自控力差是不是说到问题的点子上了。上大学以来,一日三餐按时吃;一直坚持运动,将近四年来体重一直在150斤左右;强迫自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在图书馆看书,早上7点到图书馆的时候手机电量100%,晚上10点回来的时候手机电量是70%;坚持早起,最晚起床基本也在7点半左右……这些东西可能说明我自控力还不算太弱,多少能控制点自己。但是那些优秀的人自控力强到什么程度呢?
自己列好每天的任务清单,但是经常不能圆满的完成,也许是自控力不够强造成的。因为我总是不能严格的按照清单一项一项的完成任务。中途总是会随便的变卦。比如本来清单上写的阅读《乌合之众》半小时,但是事实上到了那个时候我更愿意阅读《囚徒健身》一小时。或者,本来计划某项任务2小时,我却想做3小时,或者今天一天都只做这一项任务……诸如此类的问题,导致了我的清单永远都在遗留任务,我在不停的完成昨天的甚至前天的任务。
【该如何学习时间管理呢】这几天在看一本叫做《自控力》的书。读了大约三分之一了吧,还没有感受到惊讶 的感觉,也没有觉得受益匪浅。我真心的希望自己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对我有用的东西。现在还没找到。希望书读完的时候可以能有所收获吧。
说到自控力,前天晚上看到一本叫《我的苦难,我的大学》的书。本来10点半打算上床睡觉了。但是看这本书一直看到凌晨3点半。12点半的时候觉得太晚了,应该睡觉了。但是躺下后一直睡不着。索性起来继续看。一直到3点半,觉得眼睛难受,而且也不太想看了,这才睡觉了。我不知道这算不算自控力差。因为我并不能按照自己的计划控制自己,只能听从欲望的摆布。心里想做什么,就去做,而不受自己所制作的计划的控制。那个时间管理的计划明明是自己做的来约束自己的,但是却失控了,完全不能强迫自己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这算是自控力差的表现吗?
今天本来只打算花个20分钟到半小时写一篇500字的小文章的,但是一写起来就不受管束了。现在写了将近3500字,中间还删了好多内容,花了三个小时。这是不是自控力差的表现呢?
明天又是一天。找了这两个原因,明天再调整策略。继续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