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隆重节日“火炬节” 。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丰产的传统节日“达努”节 。每年七、八月牧畜肥壮的季节举办的“那达慕”大会 。庙节是毛难族人民一年一度的隆重节日 。
少数民族很多都过着跟我们同样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只有少数民族会过的节日 。
彝族的“火炬节”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介绍】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隆重节日——“火炬节” 。这天凌晨,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集合在一起,白天饮酒庆祝,进行斗牛、摔跤、赛马、射箭等运动 。到晚上举办篝火晚会,高举火炬游行 。无数火炬在田间、山林穿越游动,风景十分壮观 。小伙子们吹起激越的笛子,弹起动人的月琴和大三弦,和姑娘们跳起幽美欢乐的“阿细跳月”舞蹈 。“火炬节”的源起,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聪慧坚贞、抗暴而逝世的古代女豪杰 。它反应了彝族人民驱除邪恶、寻求幸福昌盛的美妙欲望 。
文章插图
瑶族的“达努节”
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丰产的传统节日“达努”节 。这一天,人人华服艳装,走村串寨访亲问友,互庆丰产 。村村寨寨敲起铜鼓,载歌载舞,纵情享受丰产的喜悦 。“达努节”传说是这样来的:上古时有个叫密洛陀的祖娘,她的一男一女长大成人之后,祖娘要他们带着农具和种籽,去过自食其力的生涯 。
兄妹俩开荒种庄稼,但长出来的果实被野猪、地鼠和鸟儿吃光了 。兄妹俩向祖娘诉苦 。祖娘勉励他们不要怕艰苦,同时给了他们一面铜鼓和一只猫,要他们再去斗争 。兄妹俩第二次种出的庄稼成熟了,鸟兽又来偷食 。兄妹俩敲起铜鼓惊走了鸟兽,放出猫吃尽了地鼠,终于获得了丰产 。为了报答祖娘,兄妹俩在五月二十九日祖娘诞辰这天敲着铜鼓去给祖娘祝寿,并祝瑶家年年丰产,人畜两旺 。从而形成了“祖娘节”,又叫“达努节” 。
蒙古族的“那达慕”
每年七、八月牧畜肥壮的季节举办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人民一年一度的隆重节日 。“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听的赛马、摔跤,令人赞美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美好动听的歌舞 。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从四面八方来加入竞赛和欣赏 。彩旗飘荡,人欢马嘶,平日安静的草原,顿时变成繁荣的彩城 。
文章插图
京族的“哈节”
“哈”在京语中是唱歌的意思 。“哈节”也就是歌节 。它是住在南海北部湾几十个海岛上的京族人民的传统民族节日 。据传说,七、八百年前,有位歌仙来到京族地域,借传歌为名,发动大家起来对抗封建统治者 。他的歌声婉转动人,深受群众爱好 。后来,人们建了“哈亭”,以唱歌和传歌的方法纪念和赞扬这位歌仙 。于是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哈节” 。哈节里唱的歌,称为“哈歌”,有固定的手抄歌本,由专人演唱,平时一般不唱 。“唱哈”的角色有三个,一个男的称“哈哥”,专司操琴伴奏;两个女的称“哈妹”,轮流演唱 。歌声悠扬,琴音柔和,别具一格,饶有风味,歌词内容多受汉族诗词歌赋影响,或咏唱传统故事,或吟诵白居易的《琵琶行》,或叙说历史人物,或颂扬友情与爱情,丰硕多彩,幽美动听 。京族人民很看重“哈节” 。每到节日,他们清扫屋院,穿起盛装,兴高采烈地云集在“哈亭”听“哈” 。
毛难族的“庙节”
庙节是毛难族人民一年一度的隆重节日 。每到庙节,毛难山乡家家户户蒸五色糯米饭和粉蒸肉,在中堂插上柳枝,上面密密麻麻地粘上五色糯米饭团,象征硕果累累,五谷丰收 。这一天,男女老少新装艳服,提着用一种叫“发多”树叶包着的五色糯米饭和粉蒸肉,去走亲访友,妇女们也欢天喜地带着儿女回娘家 。毛难节的来由,一是向天神乞求风调雨顺;二是祭奠传说中毛难山乡饲养耕牛和菜牛的开创人——三界公 。过节时,各家各户还要给自己的耕牛吃一团糯米饭和一块粉蒸肉,表现对牛一年辛劳的慰问 。
推荐阅读
- 螃蟹怎样区分公母
- 风起霓裳裴行俭是什么身份 风起霓裳琉璃裴行俭结局是什么
- 幼小衔接不上会不会影响孩子 幼小衔接班主要教什么
- 唐宫夜宴舞蹈讲的是什么 唐宫夜宴舞蹈讲的是什么意思
- 睡前多久喝咖啡不会影响睡眠 单品soe什么意思
- 婴儿捂热综合症怎么引起的 小宝宝捂热综合征
- 新冠疫苗价格是多少 国内新冠疫苗安全可靠吗
- 行头意思是什么
- 母乳性黄疸不停奶自己会退吗 母乳性黄疸停母乳几天能看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