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 进级篇 router 各种重点

vue路由的配置是在 vue-cli的环境下进行的。
vue-router是一个插件包,可以用npm来进行安装的。
npm install vue-router --save

  1. 我们一般会在src下新建router文件夹,在router中新建index.js文件。用以专门处理路由信息。(当然cli-已经帮我们做好了这一事情)
// 引入vue框架 import Vue from 'vue' // 引入vue-router路由依赖 import Router from 'vue-router' // 引入页面组件,命名为HelloWorld import HelloWorld from '@/components/HelloWorld'// Vue全局使用Router Vue.use(Router)// 定义路由配置 export default new Router({ routes: [//配置路由,这里是个数组 {//每一个链接都是一个对象 path: '/hello',//链接路径 name: 'HelloWorld',//路由名称, component: HelloWorld//对应的组件模板 } ] })

我们可以使用model:’history’,来定义路由的格式,history是需要后台接口来提供服务的
因为hash发生变化的url都会被浏览器记录下来,从而你会发现浏览器的前进后退都可以用了,同时点击后退时,页面字体颜色也会发生变化。这样一来,尽管浏览器没有请求服务器,但是页面状态和url一一关联起来,后来人们给它起了一个霸气的名字叫前端路由,成为了单页应用标配
包括back,forward,go三个方法,对应浏览器的前进,后退,跳转操作,有同学说了,(谷歌)浏览器只有前进和后退,没有跳转,
通过pushstate把页面的状态保存在state对象中,当页面的url再变回这个url时,可以通过event.state取到这个state对象,从而可以对页面状态进行还原,这里的页面状态就是页面字体颜色,其实滚动条的位置,阅读进度,组件的开关的这些页面状态都可以存储到state的里面。
history模式怕啥
通过history api,我们丢掉了丑陋的#,但是它也有个毛病:
不怕前进,不怕后退,就怕刷新,f5,(如果后端没有准备的话),因为刷新是实实在在地去请求服务器的,不玩虚的。
在hash模式下,前端路由修改的是#中的信息,而浏览器请求时是不带它玩的,所以没有问题.但是在history下,你可以自由的修改path,当刷新时,如果服务器中没有相应的响应或者资源,会分分钟刷出一个404来。
export default new Router({ mode: 'history', routes: [ { path: '/hello', component: Login }] })

2.在对应界面是引入 router
import Vue from 'vue' // 引入根组件 import App from './App' // 引入路由配置 import router from './router'// 关闭生产模式下给出的提示 Vue.config.productionTip = false// 定义实例 new Vue({ el: '#app', router, // 注入框架中 components: { App }, template: '' })

引入之后就可以使用了
导航 : 首页 hello

通过 router-link to =’/hello’,可以匹配到我们需要加载相对应的组件,这样的跳转方式适合导航栏。但是登录跳转呢?总不能二话不说就跳了吧?那就看第3条。
3.其他跳转方式:
this.$router.push('/home'); this.$router.replace('/home'); //后退一步记录,等同于 history.back() this.$router.go(-1) // 在浏览器记录中前进一步,等同于 history.forward() this.$router.go(1)

this.$router是表示全局应用路由的写法。通过 this.$router.push('/home'); 也可以实现router-link这样的跳转。后面有个登录跳转的小例子(第4条)。
4.嵌套路由的引用,最典型的就是登录以后里面有一个导航栏了。
vue 进级篇 router 各种重点
文章图片

vue 进级篇 router 各种重点
文章图片

登录部分的主要代码:

这里是伪验证哈,这里是通过axios读取数据库中用户表来进行验证的。page2是和登录界面同一级的,这个是/router/index.js
export default new Router({ mode: 'history', routes: [ { path: '/', component: Login }, // 重定向 // { //name: 'page2', //path: '/page2', //redirect: '/page31' // }, { name: 'page2', path: '/page2', component: page2, }] })

这样就实现了登录这一个功能,现在还没完,在App.vue中
是这样写的。我们在一加载的时候就做的是{
path: '/',
component: Login
},

所以可以直接将登录组件显示在下面这段代码的router-vuew中

同时当我们登录成功以后,/page对应的组件也会显示到上面的这个router-view中。从而取代登录组件,实现登陆成功的视觉效果。
后面,在page2组件中我想再添加导航栏怎么做。这里就有一个重点。
children属性:
{ name: 'page2', path: '/page2', component: page2, children: [{ path: '/page21', component: page21 }, { name: 'page22', path: '/page22', component: page22 }, { name: 'page23', path: '/page23', component: page23 }, { name: 'page24', path: '/page24', component: page24} ] }

也正因为这个属性,所属在page2 下的路由,会寻找到page2中对应的,这样就实现了嵌套路由的使用。下面把page2组件的代码贴出来:

这样就是嵌套路由的完整应用了
5.
组件缓存,当组件内部需要重新渲染的时候,会将组件缓存在keep-alive中,防止每次切换导航,都会去重新加载请求。
精确控制到每一个组件是否需要缓存:
export default new Router({ routes: [ { path: '/', name: 'Hello', component: Hello, meta: { keepAlive: false // 不需要缓存 } }, { path: '/page1', name: 'Page1', component: Page1, meta: { keepAlive: true // 需要被缓存 } } ] })


6.路由懒加载
大项目中,为了提高初始化页面的效率,路由一般使用懒加载模式,一共三种实现方式。 (1)第一种写法:component: (resolve) => require(['@/components/One'], resolve) (2)第二种写法:component: () => import('@/components/Two') (3)第三种写法:components: r => require.ensure([], () => r(require('@/components/Three')), 'group-home') PS:一般常用第二种简写 第三种中,’group-home’是把组件按组分块打包, 可以将多个组件放入这个组中,在打包的时候Webpack会将相同 chunk 下的所有异步模块打包到一个异步块里面。

【vue 进级篇 router 各种重点】demo代码:https://github.com/jinguohua/demo
demo演示:https://jinguohua.github.io user:晋国华 psw :12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