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创客教育有哪些课程 什么是创客

一、创客定义:

小学创客教育有哪些课程 什么是创客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生活中我们理解的集中在电子机械,3D打印,机器人等以工程化为导向的人 。
二、创客教育定义:
“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 。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学习等思想为一体,契合了学生富有好奇心和
创造力的天性 。
广义:是一种以培养大众创客精神为导向的教育形态 。
狭义:是一种培养学习者,特别是青少年学习者的创客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
三、创客教育的目标:
创客教育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创造,在创造过程中有效地使用数字化工具(包括开源硬件、3D打印、计算机、小型车床、激光切割机等),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中将自己的想法作品化,并具备独立的创造思维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 。目前西方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创客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把青少年都培养成能利用互联网、3D 打印机和各种桌面设备与工具将自身的创意转变为实际产品的“创造者” 。
四、中小学创客教育分类:
(一)按课程特点分类:常规课程、体验型课程和竞赛型课程
1.常规课程:在常规课程中,基础知识部分包括知识背景、项目实践知识基础等内容 。在线上虚拟空间中,教师主要进行资源发布、学生知识测验、学习过程监控,学生则获取相关知识资源进行讨论及测验;在线下实体空间中,学生进行知识资源的获取及利用,以及面对面的同步讨论,而教师在此指导学习者 。
(1)基本技能训练及拓展部分包括实验仪器的操作、优秀案例的模仿等 。在线上虚拟空间中,教师确定训练的技能、进行任务分配、资源发布、学习指导等,学生依据训练及模仿内容获取技能训练及模仿的资源案例,同时进行案例分析与异步讨论;在线下实体空间中,学生主要根据技能训练及模仿内容进行案例分析、分工协作、动手练习、项目管理、同步交流等,教师进行任务分配、资源及案例提供、实践指导等 。
(2)创新学习项目是指依托于现有知识体系而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项目 。在线上虚拟空间中,教师需要适时发布学习项目、对学生学习项目进行指导与监控,学生则需招募项目小组组员,进行小组协作分工、分析案例、项目管理等;在线下实体空间中,学生需要组织项目小组进行面对面讨论、协作分工、分析成品及案例、进行学习项目进度及实施的管理,教师及专家再次进行项目实施指导与成品点评 。
【小学创客教育有哪些课程 什么是创客】2.体验型课程
体验创客空间虽然不是实施创客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但却极其重要 。在基础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及创新型项目实施之后,组织学生体验创客产品及创客空间,可使学生设计及实践的产品更加接近现实世界,并有机会接受专业创客的指导 。在体验创客空间的过程中,学校及教师负责组织及指导学生进行参观,学生需要提前访问虚拟的网络创客社区,寻找兴趣点、组建兴趣小组,线下参观创客空间,并就感兴趣的内容与创客们进行交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