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过“六一”的成年人

5199-海蓝
想过“六一”的成年人
文章图片
清早起床摸出手机,朋友圈被吵着要过儿童节的成年人刷屏了,各种“六一”海报、趣味测试,商家为了引流也是拼了。
为什么孩子反而没有这么热衷过节,大人却乐此不疲,用各种测试“证明”自己的过节资格呢?
01 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小时候,家在城郊,没有高楼大厦,只有青山绿水和广袤的田野。虽是女孩,但我童年爬树摘果,下河摸鱼,丝毫不比男孩差。没有课外班,只有小伙伴。
下雨天忘带伞,一路上从一个屋檐飞奔到另一个屋檐躲着雨,回到家衣服还是全湿了,妈妈一边唠叨着我,一边拿出干净的衣服催促着赶紧换上。
放学经常玩到天黑,到家才感觉到累,童年的粗茶淡饭,远胜过现在的美食大餐。
流逝的时光里,有亲密无间的邻居伙伴,万家灯火中,有等待我们的一盏,童年是多么让人怀念啊!


02 不想面对眼前的苟且
终于如愿以偿地长大了,参加工作经济独立后,却没过上童年向往的想买就买,自由自在的生活。
每个月发完工资,缴了房贷车贷、水电账单、孩子培训费,感觉这个月工资又白领了,原来这才是“白领”的真相!
假期很短,工时很长。信用卡账单还完了吗?客户要的方案改好了吗?本月业绩达标了吗?年轻人每天被催账、催婚、催业务,好想有个假期放空睡个懒觉!
早出晚归是日常,诗和远方是梦想。


03 想要弥补童年的遗憾
小学时,上下学都是和同路的几个同学一起步行。途中有个小卖部,有个同学每次都会买一种叫做“鱼皮花生”的小食品,一袋8角钱,有时会分享几颗给我们这几个同路的。
物以稀为贵,因为别人给的只有一两颗,细细品味就觉得那是世上最好吃的东西,但我每天的零花钱只有3角,要攒好几天才能买一次,有时攒钱要买其他东西,就要等待更久。
后来我终于忍不住和爸爸说了我想吃“鱼皮花生”,爸爸一下子买了两包给我,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当时的欣喜和满足。
小时候物资匮乏,玩具不像如今这样丰富,橡皮筋、滚铁环、丢沙包就能玩一下午。如果小朋友家里买了游戏机,自己能跟着蹭打几轮,那可别提多开心啦!
童年想要的东西那么多,但不会全部实现,长大后,虽然可能记不清当初具体想要什么了,但那种匮乏的感受却留在了心中。


昨天采访了家里的两个儿童。

我:明天儿童节,你们打算怎么过?
女儿(六年级):明天星期五,又不放假。
儿子(3岁):儿童节是什么?
是啊,孩子可能并不那么期待这个节日。如果角色互换,家长是否又愿意过儿童现在的生活呢?
上学的孩子放学后要写许多作业,休息日有各种辅导班,虽然物质上衣食无忧,但精神压力却比我儿时大得多。
如果我白天上班辛苦了一天,下班后还要被课业填满,这样的生活过不过节又有什么区别呢?
想过“六一”的成年人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仔细观察,我发现孩子比大人乐观,他们虽然抗拒过多的课业负担,但也能接受现实,善于苦中作乐。
【想过“六一”的成年人】01 找到小确幸
人生难得尽善尽美的百分之百,却时常有具体而微的知足令人欢欣。
像漫画中的女孩那样,整理衣橱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用艺术的眼光做家务整理。
心怀梦想并坚信能够实现,无人喝彩心中却充满盼望。
和朋友走在路上,看到石缝中长出的小野花,都能够欣喜异常。
生活不缺少快乐,只缺少发现的眼睛。下班疲惫地回到家,爱人或孩子给个大大的拥抱,是种快乐。想吃荔枝,没等买朋友就寄来了,这也是种快乐。
如果我们平时发送给他人的帮助和鼓励比较多,那我们也会不定时地收获对方反馈的小确幸。
女儿说:“今天的作业我在学校就做完了。”这是她昨天找到的小确幸。


02 保持好奇心
车胎压到钉子,昨天下班后赶紧去补胎,去之前先要给接近0气压的车胎充点气才能开到修理厂。
第一次使用电动充气泵,儿子比我还兴奋。接电开启后,气泵边震动边发出大声响,他一边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一边观察气压表指针变化,口中念念有词。
“妈妈,你看,到1了......到2了,停!”有他陪伴,似乎打气、补胎这件不开心的事也变得有趣起来,“下次让我来按开关。”儿子如是说。
成年人的生活已形成单位、家庭两点一线的固定模式,带来安全感的同时,也失去了新鲜感。做个有心人,像孩子那样,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也许会有新发现,用正向思维来看待负面事件,用绿灯思维代替红灯思维。


03 想做就去做
没有好奇心是不行的,但仅有好奇心是不够的。
要在强大求知动力的引领下,用具体的行动去探寻背后的秘密。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学习要体会到超越的快乐才能有所成。”生活再艰难,也要一边痛着,一边笑着,给生活一张漂亮的脸。
一张地图,即使再详尽,要到达目的地,也必须一步一步地走。想做就立刻行动,边做边完善,终会离终点越来越近。
孩子比大人简单,想到一件事,会马上去做,行动过程中,失败了就再来一次。相比之下,大人要顾及面子,虽然不缺智慧也不缺计划,但缺乏的是当机立断的行动力。?


“六一”儿童节,与其希望像儿童那样有礼可收,被人夸奖,不如学习儿童乐观、好奇、勇敢行动的精神,更能实在地为工作和生活增添许多动力和乐趣。无论我们二三十岁,还是四五十岁,甚至六七岁、八九十岁,只要能保有一颗好奇的心,一双敢做的手,儿童节就永远属于我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