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8-郑成功为什么不成功

郑成功明末清初人士,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说郑成功要先做从他的老爸说起,他爹也是有个响当当的人物。由于父亲邓芝龙为明末清初著名海盗,管辖手下海盗遍布东南亚,手下海盗有中国人,朝鲜人,日本人,南亚人以及一些黑人。总计人数大概20万,以日本长崎和台湾为据点。长期统领东南亚一带海上贸易。哪怕当时拥有海上霸主的荷兰人在东南亚一带进行海上贸易也不得不向郑氏家族付保护费。郑氏家族每年仅靠收取保护费就收取上千万两白银,可谓富可敌国。后来邓芝龙接受明朝皇帝崇祯诏安,后来投降了大清,他庞大的海上帝国就被他坚决不肯降清的儿子继承了。
郑成功为了接手这个海盗帝国也费了不少劲,接手以后就以厦门为据点,长期与清廷对抗,进行反清复明。在清廷入关十几年后,还率领手下从水路进行了一次北伐,从长江顺流而上差点攻克了南京,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失败后郑成功总结失败教训,自己没有一个强大的据点。于是打算以台湾为据点,可是当时台湾已经被荷兰人占据着十几年,但郑成功怎么也是东南沿海的海上霸主,攻打台湾虽然了费了些事,但终究还是让荷兰人滚犊子了。到了攻克台湾大清这边顺治皇帝已经不在了,已经是康熙年间了,郑氏家族还坚持蛮久的了,很快这个海上帝国就坚持不下去了。不是因为攻克台湾之后没有几年郑成功就是死了,而是康熙朝一开始就颁布了迁海令,规定从山东到广东,沿海二十里地不可住人,都得往内地迁徙,寸板不得入海。【我是福建人,我们这边现在靠近海边的地方还是叫界外】。
庞大的大陆市场一下子被关闭了,郑成功的继任者随即面临财政问题。郑氏家族随后又在台湾坚持了20多年,终于被大清灭掉了。
时间转到,经历康乾盛世后的大清,清朝政府普遍获得了百姓的认同,英军在鸦片战争中最多的时候也不够2万人,并且这会儿对大清的武器优势也并不是特别大。两相比起来郑成功的难度比英国人小太多了,那为什么郑成功最后会失败,英国人却成功了呢?原因就是英国海上帝国逻辑中去找,当时英国已经建立一整套全球海洋帝国,他依赖全球市场。郑成功建立的东亚海洋帝国,依赖的仅仅是大陆市场。
为什么差异会这么大,不管是海上贸易还是陆贸易主要是依赖一种信用机制建立起来的,如果一方违约,成本将是极高的。因为另一方为了惩戒对方需要用军队来强制对方履约,成本上去了,利润少了。这样就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而郑成功他们的贸易共识信用机制是什么呢?他们的共识机制是同乡关系,宗族关系,妈祖信仰等等(目前东南亚沿海的华侨们还遵守这样一种共识)这就麻烦了,这样一种信用机制,扩展力就很有限,很难扩展到陌生人社会中。只能在东南沿海一带,其他地方很难扩展,但是最大的市场又是大陆,一旦大陆这边掐掉网线,这边就断网了。
清朝政府为什么奈何不了英国人,反倒吃了亏?因为英国人以法律为基础,建立一整套突破熟人社会的普遍信用机制。使得他们以全球海洋为单位,也以为着他们能以整个世界市场为活动单位,而世界市场对大陆帝国的市场是有压制力的。假如只以东南海面为活动单位,则大陆市场对你是有压制力的,所以英国人不会被大清反制,反倒会压制大清。
【1168-郑成功为什么不成功】这里面提到的共识机制,与打破熟人社会建立的普遍信用机制,这不就是当今区块链要建立的次序吗?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并不是无政府主义,并不是乌托邦们的空有理想。区块链技术的本质是建立无数个中心,每个参与的节点都是一个中心,每个节点都是一个共识,且数据不可篡改。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陌生人一起参与进来。因为这里面是一个天然的信用体系可以链接每一个节点。还就是对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意义重大,由于数据都是不可随意篡改的,人工智能就可以基于大数据追本溯源获取一切信息,而这些信息都是可靠的。可靠的信息就能形成更多的共识,更多的共识就可以链接更多的人。每个人在区块链世界都有一本自己的账本,每个人创造的每一份价值都被确认,这样就可以协同更多的人。人类简史里说智人通过特有的语言链接更多人,进行更多的协同从而打败其他物种站在食物链最顶端。现阶段区块链还处在一种比较无序状态,经过2017年的全民ICO,到最近的各种IPO.各界大佬都暗暗涌入“一切都才刚刚开始”未来值可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