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2017【挑战第33天】时间都去哪儿了()

2017年2月17日星期五晴
(2016年没有冬天,距离穿短袖只有一个月多了。)
【早起】05:00【睡觉】21:50
【学习】
1、内部群学习;
2、诵读《庄子》秋水第十七(一)。
【锻炼】
抡胳膊200个,面壁蹲墙15个。
【0217-2017【挑战第33天】时间都去哪儿了()】【日记】
(一)一条香蕉引起的母子对话
昨天晚上下班回来,我在整理晾干的衣服,诚诚很殷勤地拿着一条香蕉过来,妈妈你上班辛苦了,吃一条香蕉!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但快吃晚饭了,我其实不想吃。于是我说,妈妈不喜欢吃香蕉,现在也不想吃。没想到他说,妈妈,你要象熊二一样,不能挑食的,(这家伙是个“熊出没”迷,不过能从电视里看到不能挑食这也算是积极的东西。),你要什么东西都吃,给什么就吃什么,知道没有?一副小大人的口吻。盛情难却呀,我只好吃下那下香蕉,然后也告诉他,你也不能挑食哦,也要什么东西都吃的。他说好的。
(二)学习时间管理第33讲“时间都去哪儿了?"心得
为什么要记录时间,是因为叶老师读了一本书,叫《奇特的一生》,这本书是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的传记。柳比歇夫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只要是用时超过5分钟以上的事件,他都会在本子上记录下来。柳比歇夫一生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特别大的成就,但是相较于一般人来说,他的成就已经非常巨大。柳比歇夫一辈子研究昆虫,写了70余部著作,这对常人来讲,根本是不可完成的,这一切都得益于他的时间可以被记录,可以被追踪。仅用纸笔就把每天超过5分钟的事件记录下来,长期坚持,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且我们现在的条件更好,有各种记录的软件和APP等。
今天讲了记录时间的好处,叶老师用连续四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记录时间,分析时间,才能更好地利用时间。是的,我们经常在说时间都去哪儿了?记录下来,我们才能找到被我们浪费的时间,更好地利用好时间。我没有记录时间的习惯,从下周开始记录完整的一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