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慢吞吞的怎么办

【孩子慢吞吞的怎么办】约好了2点上早教课,1点半了孩子还在摆弄车,喊也不听;
说好了去姥姥家,东西都带齐了,孩子却还不肯穿衣服;
在外面玩到天黑了,孩子却不回家;
再大点,上学都要迟到了,孩子还在磨蹭着不出门;
放学回家,玩玩具、做游戏,一直不做作业……
所有的孩子都在磨磨蹭蹭,慢慢吞吞,急得我们时不时地想爆发体内的洪荒之力。这种焦虑影响着每一个父母,恨不得拖着孩子跑起来,却只能在孩子磨蹭之后,歇斯底里地大吼大叫。
其实,教育、成长都是需要时间的,是“慢”的艺术。孩子只有在时间中找到最好的自己,父母也只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发现最好的孩子。但现实却是,几乎每一个父母都深受 “剧场效应”的毒害。
剧场效应最早由卢梭提出:大家都在在剧场中看戏。人人有座,都能清楚看到演出。忽然,一个观众站起来看演出,可能是为了看得更清楚,周围的观众劝他坐下,他不听,求助剧场管理员,管理员却不在岗。于是,周围的人们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到最后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
问题来了:先站起来看戏的人在短时间内看的更清楚了,等到大家都站起来了,所有人看的效果和原来几乎相同,甚至更差。只是,所有人都成了站着看戏,所有人都更累了。
所有人,比原来付出了更多,却只能得到和原来一样的(甚至更差)观剧效果。更悲剧的是,虽然大家都更累了,但谁也不会选择坐下来看戏。因为,谁选择坐下来,谁就啥也看不到。结果,破坏秩序的人没有得到持久的收益,而遵守秩序的人则是受害者。
孩子的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不是你焦虑,不是你站起来帮他“赢在起跑线上”就可以收获成功人生的。在孩子不会跑时,就等他到了具备跑的能力再陪他跑,而不是焦虑地站起来,推着他跑。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做过著名的双生子爬楼实验: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代号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时候,T练了7周,C只练了2周。
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更高呢?
你如果认为是练了8周的T比只练了2周的C好,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只练了两周的C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周的T好,而且好很多。原因在哪里呢?
48周就开始练习爬楼梯的T,由于并不具备爬的成熟机制,再多的练习也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相反,53周才开始爬楼梯的C,由于具备了成熟机制,时机恰当,适当的训练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不正是告诉父母们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表”,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 你所认为的“跨越式发展”,其实违背了孩子的发展规律,有害无益。
孩子还是孩子时,要遵循孩子的天性,在孩子以游戏为生活时,就要陪伴他们游戏,在孩子慢慢观察、成长时,就要静心陪伴、静等花开。
孩子摆弄车听不见你说话时,他可能在研究车的构造;
当孩子不穿衣服时,他可能在思考问题;
当孩子不肯回家时,他可能在探讨大自然的秘密;
再大点,当孩子磨蹭着不出门时,他可能有更重要的事情;
当孩子放学回家不做作业时,他可能有你不知道的原因……
当你觉得孩子磨磨蹭蹭,慢慢吞吞时,只是你的焦虑阻碍了你真正了解孩子。教育是一个漫长而优雅的过程,一个由内而外改变的过程。我们费尽心力想成为好父母的样子,但我们的过度关注,却导致焦虑重重。
请允许孩子慢慢成长。不同的孩子,气质、性格不同,成长速度不同,成长结果也不会一样。用爱关心、陪伴孩子,不是借爱之名过度关注孩子,更不要张口闭口“别人家的孩子”,用他人成功的个案去要求自家的孩子。
请允许孩子犯错、失败。错误是成长的时机,孩子犯错、失败时,收起你的情绪,蹲下来陪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陪孩子一起从错误中成长。
请允许孩子不优秀。优秀是每个父母的追求,但我们眼里的所谓成功只是少数,大部分孩子跟我们一样只能是平常人。
请允许孩子偶尔放任。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就算是我们也有想放松自己的时候,收起“我的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想法吧,你怎么能设计好孩子的发展呢。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也有别样的美好风景。把自己解放出来,也把孩子解放出来,陪着孩子慢慢走。慢慢走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幸福的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