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经典知识)

《黄帝内经》 南怀瑾:《黄帝内经》,它不只是一部医书,它是包括“医世、医人、医国、医社会”,所有的医的书。 《黄帝内经》接受了中国古代唯物的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将人看作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宇宙万物皆是由其原初物质“气”形成的。在“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观念指导下,将人与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黄帝内经》(经典知识)
文章图片
《黄帝内经》分为《灵枢》、《素问》两部分, 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名称由来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 , 《黄帝内经》被收录于“医经”中。 所谓“医经”,就是阐发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医学理论之著作。 之所以称之为“经”,是因为其重要性。 古人把具有一定法则、一般必须学习的重要书籍称之为“经”,如儒家“六经”,老子的“道德经”以及浅显的“三字经”等。之所以称“内经”,并非像吴昆《素问注》、王九达《内经合类》所称“五内阴阳之谓内”,也不是张介宾《类经》所说“内者,生命之道”,而仅仅是与“外”相对为言。这和“韩诗内传”、“韩诗外传”,“春秋内传”、“春秋外传”,《庄子》的《内篇》、《外篇》,《韩非子》的《内储》、《外储》之意相同,只是《黄帝外经》及扁鹊、白氏诸经均已散佚不传。 成书时代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 。实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简单介绍:
【概要】 只要是筋的问题,治肝没错。 只要是骨的问题,治肾没错。 只要是肌肉的问题,治脾胃没错。 只要是血脉的问题,治心没错。 只要是皮肤病毛发的问题,治肺没错。 人体是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的协调统一体
五 脏:肝、心、脾、肺、肾 一、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 五行属木,主升主动。生理功能:1、主疏泄;2、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二、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五行属火; 生理功能 : 1、主血脉; 2、主神志; 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相表里。 三、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 五行属土。 生理功能: 1、主运化; 2、主升清; 3、主统血; 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里。
四、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 五行属金; 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 2、主宣发肃降; 3、通调水道; 4、朝百脉主治节(淤结); 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五、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 五行属水; 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2、主水; 3、主纳气; 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肛门 会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肠主液”。 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5、膀胱: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人与自然的关系
《黄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是相参相应的,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无时无刻不对人体发生影响。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是说人和宇宙万物一样,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按照四时的法则而生长。 人生天地之间,必须要依赖天地阴阳二气的运动和滋养才能生存。 人体的内环境必须与自然界这个外环境相协调、相一致,这就要求人对自然要有很强的适应性。 《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这显然是水液代谢方面对外环境的适应。 人的脉象表现为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同样是由于人体气血对春夏秋冬不同气候变化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以此达到与外环境的协调统一。 如果人们违背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之道,就有可能产生病变 。 就是一日之内、日夜之间,人体也会随天阳之气的盛衰而相应变化。 如果违反了客观规律,也会受到损害。 【十二经络运行时间】 一日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流经一个经脉,首尾相接,如环无端,掌握了自己的 身体,也就掌握了长寿健康的秘诀! 1、子时:23时——1时 胆经: 熟睡! 胆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 眠,胆方能完成代谢。 这个时候心脏功 能最弱,如果有心脏病人备好救心丸。 2、丑时:1时——3时 肝经 :深睡眠! 此时中肝修复的最佳时间,废弃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在丑时完成。 此时必须进入深睡状态,让肝脏得到充足能量。如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易患肝病。 3、寅时:3时——5时 肺经 :大地阴阳从此刻转化,由阴转阳。 人体此时也进入阳盛阴衰之时。此刻肺经最旺。 肝脏把血液提供 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些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 肺病 哮喘病人在寅时服药比白天常规服药效果好。
4、卯时:5时——7时 大肠经 :排便! 便前一杯温水。此刻大肠经旺盛,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5、辰时:7时——9时 胃经 :勿忘吃早餐! 此时不断分泌胃酸,如果饿久了, 就会有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 炎等危险! 6、巳时:9时——11时 脾经 :喝水! (此时多喝水)脾是消化、吸收、 排泄的总调度。 脾是后天之本。补脾:薏米 红豆 山药粥。 一整天2000ml毫升水约5瓶矿泉水,要持续喝千万别别喝任何的饮料。 7、午时:11时——13时 心经 :小憩一会儿。 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 能午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 充沛。 午睡不能超过 30分左右,会夺觉,容易引起晚上失眠。 8、未时:13时——15时 小肠经 :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 如小肠有热,人体就会打咯 排气。 故午餐下午1:00之前 吃,营养物质都吸收进入人体。 9、申时:15时——17时 膀胱经 :排尿! 膀胱把水液排出体外。 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遗尿。 膀胱最活跃适合多喝水。 要这个时候一定不要憋尿,会得“尿潴留”。 10、酉时:17时——19时 肾经 :肾脏为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 之精。 肾为先天之根。”经过申时的人本 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 这是一个男人的时刻。 对于肾功能有问题的人而这个时候按摩肾经效果最为明显。 11、戌时:19时——21时 心包经 :心包经。 此刻创造安然入眠的条件。平和心态。 12、亥时: 21时——23时 三焦经 :睡觉了! 此时是人体最大的腑三焦经运行,主持诸气、疏通水道。 亥时三焦通百脉。可休养生息。 人与自然这种相参相应的关系在《黄帝内经》中是随处可见的。 无论是生理还是病理,无论是养生预防还是诊断与治疗,都离不开这种理论的指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