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重获生活的热情

【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重获生活的热情】如果大家都能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是最好,但现实中因为一方不想交流或是时间不足,我们就需要依靠强制力来避免伤害。虽然采取强制性措施,但目的不是惩罚对方,而是出于防卫(保护)。惩罚最常见的方式有体罚、指责和否定。中国人向来就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对惩罚的恐惧会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更严重的是会让孩子相信,暴力可以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面对惩罚有两个问题可以体现它的局限性:1 我不喜欢他现在的行为,哪位希望他怎么做?2 我希望他基于怎样的原因去做我想让他做的事?如果对方去做一件事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这么做,那就失去了这么做的意义。
社会文化的局限性在于不鼓励人们倾听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所以古今中外似乎都在推崇“无私奉献”,对于一些公开提出自己需要的行为会被看作是“自私”。所以我们渐渐失去了倾听自己需要的能力,从而感受到沮丧。运用非暴力沟通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来表达自己就能察觉自己的需要,进一步采取行动,重获生活的热情。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专注于用心了解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分析自己有什么毛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