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溜索》教学反思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溜索》教学反思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溜索》选自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第7课,本单元属于小说单元。从文章的内容和体裁来看,毫无疑问,这是一篇小说。虽然我一度一直觉得这并不像是一篇小说,因为和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来对比,它实在没有多少情节,至少没有什么情节的波澜起伏变化,只有一件事。同时,阿城干净洗练的语言特色也是本课独特的教学价值。作为一节展示研讨课,而同时又是一节自读课文。
在课堂设计之初,就定位为以以落实前两篇教读课文的方法,重点是迁移和运用。于是我整合前两篇课文的学习重要能力点,并结合本课的批注和阅读提示,设置了三个学习任务单,提供给学生可以凭借的学习工具,助于其自学能力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提升。从初中学生的发展需求来看,让学生能从看似简单的情节中读出小说的味道,领会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既提升学生语言的鉴赏品评能力,又提升其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当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要能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不同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同时,能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提升美的表达与创造能力。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溜索》教学反思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基于教材的教学价值、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设置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能结合批注和表格工具,用简要语言还原小说描绘的场景。(自主学习)
2.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欣赏小说干净洗练的语言特色。(语言品味运用)
3.能将运用所学内容,完成场景片断描写。(美的表达与创造)
但是让我意外的是,在早读时,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他的预习表格任务单仍是空的,当时是比较生气的,因为这实在是让人失望,于是早读时有的学生才开始阅读课文,在表格中梳理内容。在正式上课前,我仍然在教室中先检查学生的预习任务单,基本全部完成。但有一名同学说他在书上画出来了,显然,他是没有认真对待这一项预习工作,虽然书上勾画之处比比皆是,但却不利于他对于内容的梳理,所以,我在提问内容梳理时,第一个提问的就是他,果然他答得并不完整。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溜索》教学反思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正式上课的时候学生进来,我首先让学生向观摩听课的老师们问好,然后开始我的教学。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让我较为惊讶。因为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和段落,学生只找到在溜索过程中,“我”看天空如俯身看海那一部分,而没有抓住其中的山、索、江水等描写。在这一板块费时比较多,连续经过三个同学的补充,才完成了一个表格的第一列。后来我才意识到,这一部分其实是在表格的设置中有问题,过于宽泛,没有细化,以致于学生也忽略了环境描写的具体点。后面我仍然是耐着性子一条一条地引导,“鹰”“牛”“我”“首领、汉子们”各列,学生说出关键词的同时归纳相关的重要信息,在板书之后进行整理,这部分虽然比预想的耽误了三四分钟,但是急不得,只有当学生在这部分不存在问题,打好了基础之后,后面的研讨和品味才有根基。
当第一部分完之后,语言的品析小组活动环节,整体推进的比较顺利。学生在小组交流和碰撞中,能较为准确地进行炼字品评,并通过对比的手法,体会到比喻的妙处。除预设到的重点语句之外,生成较多的品评点也较多。适时的追问和换词也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小组活动中,根据所示例的两个角度,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他们每一组都找到了相关的句子,品味也是比较到位,尤其是语言表达方面,清晰而准确。在小组的品读过程中,对于文中语言特色鲜明的每个点基本都涉及到了。除了小组内部的展示之外,个别同学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值得一提马浩然同学,在回答问题时比较积极,而且能够抓住重点,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赞赏。当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时,及时纠偏,正面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如“移”字写首领勇敢、比喻的认识等。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溜索》教学反思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对于炼字品评过程中,学生对“移”这的品味,我引导学生寻找三种物与人同时使用这个词的作用:(1)一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在风中抖。(鹰)
(2)心下大惑,见前边牛们死也不肯再走,就下马向岸边移去。(“我”)
(3)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首领)
一个“移”字,从鹰的角度写出了风大遥远险峻,从“我”的角度写出了惊恐畏惧,从首领角度写出了谨慎细心,可谓“移”字千金。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读写结合的训练,设计的初衷是对语言品析的延伸。在这个环节中,由于我预留的时间较短,只有5分钟,完成的同学不多,但在当时的有限时间里完成了3个还是很不错的,下课后,延长2分钟后,大多数同学都交上来作品,有几篇很不错的作品。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溜索》教学反思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如“我们一步步坚定的向前跑着,鞋面扬着的冰渣似乎也为青春洋溢而庆祝”“树上结了新的苞牙,一旁的积雪已和黄泥融为一体,飒飒的风划过,水上浮起一环涟漪,透过突出的树枝是炽热的朝阳,朝阳下是一些奔跑的学生”“刺骨的寒风吹刮着萧瑟的树木,它们在风中摇曳,将根部未融的积雪推到一旁”“阳光亮得让人睁不开眼,云朵此时也如同没有生气的人,一般在天上静静的依着,完全遮不住太阳的光辉”“吉他手和主唱对望一眼,相视一笑,弹起了他们的主打乐,驻足的学子从开始的嘈杂交流声,到渐渐欣赏起美妙的音乐,一时间休闲区变成了音乐厅”等,无论是在炼字还是比喻方面来评价都有较高的水准。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溜索》教学反思】总之,整节课的教学环节完整,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
王荣生教授曾经用了一句非常通俗的话来概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他说:“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结为以下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也就是说,老师要教的,是学生不喜欢的地方、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是学生读不好的地方。” 就本节课来说,也许表面看起来并不是多么顺利,多么完美,尤其是在开头的梳理过程中。但是在课堂当中,我看到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看到学生对语言品位能力的提升,也看到学生限时写作训练的呈现,这应该就是一个收获吧。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溜索》教学反思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