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薇娅“倒下”后,直播电商需要一场行业大反思( 五 )


与此同时,商家原本的商业模式、定价权被破坏,继而对第三方头部愈加依赖 。这对众多实体行业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可小觑 。
应该从产业与经济的未来去反思直播带货的负效应因为这种被异化的中心化流量带货模式其实是改变了一件产品原本的竞争模式 。
一个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来源于它本身的产品价值与品质,在此基础上,它的品牌高度与溢价取决于它的差异化与个性化,差异化与个性化体验源于创新,创新源于技术研发投入,越具备差异化、个性化的东西越能产生额外价值,产生品牌溢价 。
但直播带货改变了以产品价值为主导的运转模式,它不是围绕产品本身的竞争力运转而是围绕流量中心(头部主播)运转——这种流量中心化模式的弊端其实是制造了信息不对称——因为用户都在流量中心,没有处于流量中心的产品某种程度上被天然屏蔽,它只是让站在流量中心的东西都好卖,产品好如果没流量也不一定能卖得动,具备创新力的差异化与个性化也未必能产生额外价值 。
这样一来,流量成为了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一件普通的产品到了头部主播手里,就能更好卖,流量模式天然打压了过去产品为王的驱动模式 。
这可能导致行业的发展走进误区——整个行业不是围绕品牌商与厂商的产品品质与差异化创新在转,不是将蛋糕做大制造增量,而是围绕主播的流量在转 。
当一众厂商、商家的产品模式都围绕流量运转的时候,久而久之,他们可能就会倾向于逐步弱化以慢投入、讲究产品品质、创新为主导的研发驱动模式,将重心转向如何获取流量、如何提升流量变现效率的模式 。
流量中心化带来的就是财富中心化 。当前,头部主播吃透了两头的利润,一头分食消费者原本可以拥有的降价空间,一头分食商家的利润空间 。整个直播带货产业链的红利基本上是被头部主播从头吃到尾 。
如果头部格局没有打破,品牌自播没有形成主流,那么直播电商这种玩法将变成一种压榨零售与供应链行业利润、压缩消费者手中的产品品质与质量、为头部主播制造利润的工具 。
其实这种纯流量竞争模式对产业的伤害在电影业、音乐产业领域早已有迹可循 。
在过去,电影行业、音乐行业向来都是以作品的品质说话 。在2015年~2016年前后,以归国四子为核心的流量小生开始大批量进入影视界,大量逐利的资本也顺势切入电影产业,带来了大量以流量小生为核心运转的电影 。
在2016年暑期档,有超过90部新片上映,其中流量电影几乎占到三分之二,65%以上的影片豆瓣评分都在5分以下,甚至有众多烂片豆瓣基本上在3分左右,4分以下 。
投稿|薇娅“倒下”后,直播电商需要一场行业大反思
文章图片

与此同时,同样在2016年上半年,14家影视公司净利润总额约为25亿元,其中,近六成影视公司净利润不足1亿元,赚钱能力远不及流量明星 。
在今天,李佳琦薇娅双十一预售,一天的直播销售额超过4000家上市公司的全年营收,这其中的对比我们或许能嚼出一些相同的味道 。
这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当年流量小生手握大量粉丝,自带流量,资本通过粗制滥造快餐化操作、低成本制造了大量流量电影,这些流量电影带动了大量粉丝为其买单,市场上开始出现畸形价值观——烂片(俗称粉丝电影)也能创造高票房 。
当市场烂片也能创造高票房的时候,引导了整个市场的电影电视剧的创作风向——大量低成本、含着工业糖精味的流量影视剧被大批量的炮制出炉,但同时,资本市场与影视圈力捧小鲜肉,流量明星片酬直线上涨,制作方与投资人只能咽苦水,只能从编剧、布景、配音、或者特效等其他环节压缩经费,削减预算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