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滨江公园“接官亭”与“中江塔”)
芜湖市滨江公园位于城区西部的长江沿岸,北起芜湖造船厂,南至鲁港大桥,全长9.5公里,宽度100—200米不等。这一带历史上曾有“吉祥寺”、“观澜亭”、“接官亭”、“码头寺”、“李鸿章故居”等建筑群和明清古民宅街坊,历史遗存和文化底蕴十分丰厚。
2002年,芜湖市政府决定配合修建长江水利设施的同时兴建滨江公园,通过国际招标,征集了6套设计方案,通过媒体发布和方案公开展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最终确定由荷兰国丽塔(NITA)景观设计事务所中标承担综合设计任务。2005年4月,滨江公园项目正式启动,到2012年我去的时候,已基本建成。滨江公园景观带设计吸收了武汉、上海沿江景观带的精华,突显欧式风格,引江入城、推城入江、再铸江魂作为建设理念,将固若金汤的防洪大堤不露痕迹的隐藏在如诗如画的景观之中,使防洪、景观交通、商务诸多功能有机结合,改善了城市人民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形成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同时又保护、修复、整合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建筑天主教堂、老海关、太古码头、中江塔等。
下图、滨江公园中的雕塑,我拍摄照片的时候,正在维修中。
文章图片
下图、观澜亭
文章图片
下图、接官亭 前的水景小品和 中江塔
文章图片
下图、接官亭接官亭是芜湖码头接待客商、官员的地方。据史料记载,公元223年,孙权将芜湖县治迁至今城东鸡毛山一带,在青弋江口建房点灯守宿,为码头接待、遇险营救、夜航灯塔之用。宋代时,全国经济南移,芜湖大兴筑圩,大片沼泽变良田。县令蔡观(公元1100年),始建接官亭,为芜湖客商官员接待场所。明万历年间佛教盛行,吉祥寺僧侣集资建中江塔、寺、码头,再建接官亭。1912年10月30日孙中山先生到芜湖在此小憩。倡议废除轿役、使用马车。本世纪之交,建设滨江公园,重修中江塔和接官亭。
文章图片
下图、接官亭内景,现已改为茶楼,但此时并未开放。不知当下何等官员才有资格在此品茶。
文章图片
下图、接官亭内窗明几净,看来还是经常接待“官员人等”的。
文章图片
下图、观澜亭和曲桥
文章图片
下图、中江塔中江塔是南宋时期为观察北方蒙古金兵军情而建的。位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古人誉之为“江上芙蓉”。还有一说:中江塔始建于明万历46年(公元1618年),历时60年建成,跨明、清两代,融明末清初建筑风格于一身,“以镇水口”,象征“文笔插天,官星鼎峙,人文秀发,闾阎殷富,风俗贞良”。该塔每层每面均有一门,门两边各有一窗,专供夜间置灯,导航来往船只,故中江塔堪称为芜湖地域位置的标志。
文章图片
下图、中江塔是座四层的塔,在国内还是比较少见的。在河南安阳市,据说是有一座全国唯一的四层塔,看来彼“唯一”并不是真正的“唯一”。哈!有这个小家伙在塔下,以自己的身高比量,看来这座塔基的高度应有3.6米左右。
文章图片
下图、这是青弋江口大桥,桥下是很好的避风港,许多渔船在这里停泊。
文章图片
下图、一艘货轮正在溯长江而上,船顶甲板上满满当当的停放都是不同颜色的小轿车。
文章图片
下图、这是在中江塔下拍摄的长江上游方向景色
文章图片
下图、这是江边岸上的雕塑,反映的是已经逝去的年代的场景,让我们的视线穿越到了数百年前的芜湖长江岸边。一家三口,不知在用绳索牵拉着什么,看他们脸上的微笑,似乎是有了不小的收获。
文章图片
下图、转个角度,再拍摄一家三口的雕塑,只有小男孩的绳索是真正的绳索。估计是原有的青铜绳索断了。
文章图片
下图、这是三位渔家妇女的雕塑,左侧站立的年轻女人篮子中是已洗好的藕,正和岸边的女伴打招呼。下蹲的老年妇女正奋力地用棒槌敲打衣物,身后的小媳妇,则用脚踩的方式,洗涤更大一些衣物或床单。
文章图片
下图、在江边仰望中江塔
文章图片
下图、仰望青弋江大桥
文章图片
下图、青弋江边停泊的渔船
文章图片
全文完
请看下集:芜湖圣若瑟教堂、米市
原题:(原创)芜湖接官亭与中江塔2013-05-02 09:51发表
【芜湖(滨江公园“接官亭”与“中江塔”)】2018.12.31阅读(1999)| 评论(34)
推荐阅读
- 公园游
- 2018年6月30日
- 图文小编《杨浦、成毅》为你发布!无价之宝随意摆放的公园
- 【课堂日记】方语欣《茶山公园》
- 西山公园徒步运动
- 行摄记|行摄记 03 |路上的风景 # 石桌公园
- 【刘美莹】去柳壕湿地公园
- 静默安然的海珠湖
- 摩天轮与海盗船
- 狼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