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中风急救 重点强调“快”

对于中风,很多人把它称作无声的杀手,它的发病来势凶猛,面对亲人朋友突然晕倒很多人措手不及,不知道该怎么办 。
今天,我们邀请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王宁教授来谈谈脑卒中的识别、预防和急救 。
在中国,每22秒就有一人死于中风
脑中风原本是中医的一个病名,形容病多如风 。西医把这种疾病称为中风,指的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或堵塞而引起的一系列脑部疾病 。
中风常见于中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年增加,男性发病率更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增加 。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名副其实的中风国家 。每年新增中风人数达200万,每22秒就有一名患者死于中风 。到2008年,中风已经超过肿瘤,成为中国的第一大死因,也是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 。我国脑卒中死亡率已占总死亡率的22.45%,是欧美国家的4至5倍 。中国每年死于中风的人数达到165万 。中国也是中风复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男女复发率均为27% 。
除了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外,脑卒中的致残率也很高,已成为成年人致残的首要原因 。中风可能会留下各种后遗症,如偏瘫、感觉障碍、言语障碍,甚至长期植物生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中风是非常有害的 。
“笑、动、说”识别中风
中风突然发作,很多中风患者突然失去意识,晕倒,或者突然手脚不服从命令而变得麻木;每当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发生时,他们周围的大多数人都不知所措 。为了唤醒病人,许多人想尽办法摇晃病人的身体或对他大喊大叫 。不知道是不是中风了,可能在家休息观察,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
王宁教授表示,脑卒中常有以下早期症状:剧烈头痛或头晕,与以往不同,伴有恶心呕吐,由间歇性转为持续性发生;或患者突然视力模糊或复视(复视);或者患者的一个肢体虚弱;或者一条肢体麻木 。如果患者突然出现上述症状,就要考虑是否有中风 。
王宁教授介绍了一种非常简单的早期识别中风的方法 。如果你觉得你可能中风了,你可以做一个小测试,包括微笑测试、举手测试和舌头测试,看看是否真的是中风 。当患者微笑时,如果一侧口腔歪斜,则应考虑中风 。你也可以让病人移动,让病人水平举起双手 。如果一只手没有力气就掉了,高度怀疑此时有中风 。你也可以让病人说话 。如果患者声音模糊不清,此时也要考虑中风 。
有人总结为三句话,叫做“笑、动、说” 。通过这三个简单的动作,就可以早期识别中风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三种症状中的任何一种,中风的概率将达到72% 。
中风急救强调“快速”和较少的头部运动
那么如果我中风了该怎么办呢?王宁教授建议患者或其家属可以采取一些自救措施 。比如让病人平躺,松开腰带和衣服,头上不要放枕头,尽量减少头部摆动,同时叫救护车 。
中风治疗强调“快”字 。中风的治疗要争分夺秒,第一时间送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治疗 。越早治疗,预后越好,将来后遗症越少,生活质量越高 。
中风患者被送到医院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检查和治疗 。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主要是打开堵塞的血管 。如果患者在发病后3小时甚至4、5小时内到达医院,可以采取溶栓治疗,用药物溶解血栓,尽快开通血管,使血流再通,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瘫痪程度;也可采用介入方法,使血管紧急再通,恢复血流通畅,也可减少后遗症 。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主要是控制血压 。当然,对于脑出血,我们也可以采取紧急措施控制血压来维持生命 。
抗卒中运动按照“一、三、五、七”的标准进行
【学会中风急救 重点强调“快”】你如何在中风发生之前摆脱它的源头?
王宁教授表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非干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等 。比如60岁以上,中风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有中风家族史,中风的风险会增加 。男性比女性患中风的风险更大 。
另一个风险因素可以干预和控制 。大约62%的患者中风与高血压有关 。心脏病,尤其是房颤,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此外,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和酗酒都是中风的危险因素 。如果同时存在两个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和糖尿病,那么中风的风险就不是1+1的关系,而是成倍的关系 。如果有三个危险因素,中风的风险会明显增加数倍 。
对于医生来说,应积极评估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综合评估脑卒中风险,预测十年内的脑卒中风险,然后根据患者不同的风险情况,启动不同强度的预防措施和方案 。
对于患者,要积极控制各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控制血糖、血脂、高血压、治疗心脏病等 。还要注意纠正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避免高胆固醇、高糖、高盐的饮食,改变抽烟喝酒的习惯 。此外,需要适度的运动 。运动遵循“恒常、有序、适度”三大原则,可以按照“一、三、五、七”的标准进行运动,即每天运动一次,每次至少30分钟,每周至少运动5次,使心率达到每分钟170次减去年龄 。
总之,要远离中风的杀手,预防是关键 。预防不应局限于控制某一危险因素,而应强调同时预防多种危险因素,从而防止多种危险因素共存造成的“叠加”危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