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带余数的除法教案!(带余数的除法!)
认识带余数的除法是基于学生已经在表中学习了乘除法 。前一阶段 , 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表格除法 , 接触到了很多完全做完的例题 。然而 , 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基于形象的具体思维 。他们要完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化 , 就要用动手操作的方式 , 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 从而达到意义理解 。在教学中 , 根据知识的系统性和大二学生的思维特点 ,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 , 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59、60页 , 练习14题1、2 。
【教材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 是以表内除法为基础的 。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 结合具体情况 , 选取少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子 , 并配以实物图片 , 让学生理解余数除法的意义 。
[教学目标]
1.通过“挥棒”、“转圈”等直观活动 , 让学生体验余数的产生 , 理解余数的含义 。
2.通过知识传递 , 学生可以理解带余数的除法公式的含义 。
3.借助直觉 , 让学生初步理解“余数小于除数”的特点 , 初步了解余数的特点 , 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类比、推理能力 。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带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公式的写法 。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介绍
展示挥棒的情境图:用12根棍子摆出如下图形 。每个人能摆几个姿势?(建议学生摆出最喜欢的造型)
(学生挥棒 , 得出结论)
生长
可以放三个方块;能摆动4个三角形;可以放两个五边形 , 还剩两个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灭了五边形还剩下两个?
老师: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有余数的除法 。
(揭示主题:带余数的除法)
【设计与评价:教材中的情境图用11根棍子放图 。我们把它改成了12支 , 以便在教学中使用 。改变后可以呈现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整除的结果 , 一种是整除后的剩余 , 给学生造成认知冲突 , 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这种变化虽然只是换了一根棍子 , 但在比较中自然产生余数 , 也让学生在复习原有知识的基础上 , 体验新知识的生成 。】
二 , 探究学习新知识
1.展示例子 。
老师:(展示课件中的草莓)这是什么?总共有多少?每人一个盘子 , 你能放几个盘子?如果用一个想法来代表草莓 , 请把它分出来 , 圈起来 , 写出来 。
公式:_ _ _ _ _ _ _ _ _
[学生反馈 , 形成板书:6÷3=2(板)]
老师:请再告诉我一遍这个公式是什么意思 。
2.理解带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
(1)当你在圈子里感受到平均分 , 就会有盈余 。
老师:还有一些草莓 。你认为有多少?(7 , 8 , 9)请你再圈一圈 , 每3个放一个盘子 , 看看能放多少个盘子?
(学生手动操作 , 圈出思路 , 写出结果)
7÷□=□还有□更多板块 。
8÷□=□还有□更多板块 。
9÷□=□还有□更多板块 。
讨论:你在摆姿势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老师:(指着7个草莓的图片)剩下的能平分吗?
生:没有 , 只剩一个不够了 。
(2)交流中平均分数的表达方式还有剩余 。
引导学生再一次认识到 , 日常生活中划分事物有两种情况 , 一种是所有部分都没有剩余 , 另一种是划分后有剩余 , 但再划分是不够的 , 剩余部分就是除法公式中的余数 。
思考:为什么想法数为9时 , 分数中没有余数?
生:绕两圈后 , 剩下的三个可以再绕一圈 。
(3)比较归纳 , 余数特征的初步体验 。
老师:(课件展示了将草莓分四次的过程和公式)今天 , 我们将草莓分了四次 。这四种草莓分割工艺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区别?
比较:
6÷3=2(板)
7÷3=2(盘子)...1(件)
8÷3=2(盘子)...2(件)
9÷3=3(板)
老师:如果有10个想法 , 11个想法 , 12个想法呢...然后继续转圈?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数就是每一个圆 , 是除法的标准;是余数圆后的余数 , 小于除数 , 初步感知余数的特性 。
【设计与评价: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中的“分草莓”这一活动进行了两次调整 。首先 , 我们将原来的2包改为3包 , 通过产生更多的余数 , 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材料;二是把“分草莓”的活动变成了“圈点子”的活动 。我们把具体的草莓图变成半抽象的点状图 , 不仅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抽象 ,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除一点 , 绕一圈 , 写一”的活动中 , 把除法变成可视化的“圈点”运算 , 理解除法公式各部分的含义和余数生成的过程 。】
第三 , 巩固练习
1.圈出并填上 。
2.9支铅笔 , 4个人平分 。得一分 , 得出得分结果 。
展示个别学生的填充空情况 , 让学生谈谈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代表什么 , 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
3.你能用余数除法编一个故事吗?请写或画一幅画 。
【设计与评价:巩固环节主要是教材中的习题设计 , 简明扼要 , 重点突出 。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差异 , 鼓励资优生根据所学“编故事” , 使学习外化 , 拓展思维;帮助学困生进一步理解带余数的除法 。当学生公式化有困难时 , 提醒他们用笔圈出图形 , 然后根据圈出的结果写出公式 。】
四 。整个课程的总结
老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作业:练习14的1号和2号 。
【课后反思】
带余数除法的意义是除法计算的基础知识 。为了突出教学的意义 , 教材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些“荡秋千”、“转圈”等观察操作活动 。根据教材内容 , 我在教学中注重直观、生动、具体的材料 , 让学生体验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在观察、猜测、操作、归纳的活动中 , 我不断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 ,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和动手操作能力 。
在这个课堂上 , 我主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 , 努力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积极探索新知识 , 发展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 , 我打破了以往教学的程式化框架 , 试图通过物理操作来发现问题 , 学习新知识 。在教学中 , 我也高估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 没有在计划时间内完成挥棒任务 , 造成了前松后紧的课堂局面 。但是看到学生在挥棒的过程中可以亲身体验余数生成的过程 , 我觉得很欣慰 。
【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