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民间有哪些传统习俗 腊八节有什么传统文化( 二 )


3、西宁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节并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 。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麦仁饭异香扑鼻,十分可口 。
4、西北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节在陕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 。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 。而且,腊八这天忌吃菜 。如果这天吃菜的话,庄稼地里就会杂草多 。腊八这天人们除了吃腊八粥,还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 。
5、宁夏腊八节的习俗
做腊八饭一般用各种豆类加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 。和陕北一样,这天全家人只吃腊八饭,不吃菜 。
6、北京腊八节的习俗
北京的腊八粥可以说是最为讲究的 。掺在白米中的东西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青丝、玫瑰、红豆、花生……不下20种 。人们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洗米、泡果、拨皮、去核,半夜时分开始用微火炖,直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
腊八节节日起源自上古时代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 。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遂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 。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
《说文》载:“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 。”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戌日曾是腊日 。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
腊八节的传说故事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 。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