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腊八节的传说故事 关于腊八节的由来传说( 三 )


从此以后 , 佛门弟子将腊八这一天称为“佛成道节” , 同时在腊八节这一天 , 将粥视为良药 , 寺庙每年在腊八这天以粥供佛 , 并向世人布施 。受此影响 , 我国民间也逐渐形成了腊八节吃粥的习俗 。
腊八节的习俗“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 在这一天人们会有祭祀、吃腊八粥、吃冰、吃腊八豆腐、吃腊八面、吃腊八蒜等一些习俗 。祭祀:腊八节最早就是为祭祀而产生的节日 , 不过现在在腊八节祭祀的地方已经很少了 。吃腊八粥:这是过腊八节的时候人们一定会吃的一种食物 , 就腊八节来说 , 几乎所有习俗都是围绕喝腊八粥进行的 , 腊八粥在我国民间也被叫做八宝粥 。
描写腊八节的古诗1、《腊日》--(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 , 今年腊日冻全消 。
侵凌雪色还萱草 , 漏泄春光有柳条 。
纵酒欲谋良夜醉 , 还家初散紫宸朝 。
口脂面药随恩泽 , 翠管银婴下九霄 。
2、《腊八粥》--(清)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 , 谷粟为粥和豆煮 。
应时献佛矢心虔 , 默祝金光济众普 。
盈几馨香细细浮 , 堆盘果蔬纷纷聚 。
共尝佳品达沙门 , 沙门色相传莲炬 。
童稚饱腹庆州平 , 还向街头击腊鼓 。


腊八节的由来腊八节 , 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 , 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 。腊八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按佛教记载 , 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 , 形销骨立 , 遂发现苦行不是究竟解脱之道 , 决定放弃苦行 。此时遇见一牧女呈献乳糜 , 食后体力恢复 , 端坐菩提树下沉思 , 于十二月八日“成道” 。为纪念此事 , 佛教徒于此日举行法会 , 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 , 寺院谓之腊八 。大刹等寺 , 俱设五味粥 , 名曰腊八粥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 , 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 。腊八这天 , 各寺院举行法会 , 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 , 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 , 名为腊八粥 。传说喝了这种粥以后 , 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 因此 , 腊八粥也叫“福寿粥”、“福德粥”、和“佛粥” 。“腊八”本为佛教节日 , 后经历代演变 , 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
腊八节的相关介绍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已有与“腊”相关的腊祭的习俗 , 节期在腊月 , 具体日期并不固定 , 该腊祭习俗被后人视作“腊八节”的来源之一 。据西汉戴圣所编的《礼记·郊特牲》辑录 , 腊祭是“岁十二月 , 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汉应劭《风俗通义》中说:“夏曰嘉平 , 殷曰清祀 , 周曰大蜡 , 汉改为腊 。先秦时期 , 我国一些地方有在腊月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习俗 , 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者 , 猎也 , 言田猎取禽兽 , 以祭祀其先祖也 。”还有一种说法 , 即“腊者 , 接也;新故交接 , 故大祭以报功也 。”因“腊”与“猎”通假 , “猎祭”亦为“腊祭” 。因在十二月举行 , 故称该月为腊月 , 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汉代之前腊祭的具体日期并不固定 , 到了汉代才明确了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