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已没有统一组织职称英语考试 计算机考试仍可报名 职称外语考试( 二 )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推进科研院所、大医院、大企业等人才密集单位,按照管理权限开展职称自主评审 。政府不再审批评估结果,而是事后备案,加强监管 。
亮点8:
简化职称深化程序和审核环节,实现职称网上评聘公示 。
简化职称评审程序和审核,打破地域、所有制、身份限制,完善权利平等、条件平等、机会平等的职称评审服务体系,简化职称评审程序和审核 。
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和职称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专业技术人员信息管理,实现职称网上申报、考试、评定、结果公示和查询 。
为什么要改变?
“在一些地方 , 职称被误判为福利待遇”
田野调查中某学者职称的调查与思考 。
“我将它与我以前的研究进行了比较 。这次改革最好的趋势是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导向,把品德放在专业技术人员评价的首位 。”自2015年以来 , 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何和他的研究团队走遍了广阔的西南省份 。他们与科技厅、教育厅、住建厅等众多直属事业单位和下属企事业单位座谈,走访并下沉到县、乡、镇三级,试图在最基层、最接地气的跋涉中寻找事业单位职称改革的“药方” 。
“职称改革何去何从固然值得关注 , 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职称的误解也不容忽视 。”面对采访人员,何永松坦言,“要让公众对职称评审有一个积极正确的认识 , 任重而道远 。”
误判的福利待遇
“有些人把职称标准当成财路上的绊脚石 。”
在一个小镇女孩肖波的记忆中,她在政府机关工作的父母每年都会谈论职称 。在那个略显闭塞的小县城,单位的职称基本都是员工按工龄排队,老员工优先报评,争取退休前解决职称问题 。
在小波的认知里,职称就是评定后每个月多钱的存在 。
“职称不是福利待遇 , 而是对人才技能水平的认可 。”在何看来,小波对职称的认知代表了基层普遍存在的误判 。对此,何永松深有感触 , 因为职称被视为一种福利待遇,很多员工希望事业单位能“慎重”地降低职称评审条件 。
有一次,在谈及本市人才队伍建设时,某市农委干部直接告诉何,基层高级职称申报条件难以获得 , 中级职称评定受限于岗位数量,导致很多人这辈子都无望了 。此外,由于资金不足,乡镇农技人员的福利待遇没有落实到位 。
“在他们的意识里,一些工作人员把职称当成增加收入的福利待遇,希望事业单位能‘照顾’降低评审条件 。”何告诉采访人员 , 有的领导还坚持职称评定要呈现多数人受益的局面 。对于职称评定中的一些要求 , 何在走访中发现,有人轻描淡写地说,都是买来的 。"包括一些基层领导干部."
最无奈的人才“怪圈”
“单位给老员工发职称当福利”
正是因为职称被误解为福利 , 所以在很多条件较差的县镇 , 职称优先考虑老员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引进和培养本地人才的难度 。
“原因很简单 。”何永松给采访人员举了一个例子 。一个从国内重点大学毕业的博士生,留在一线城市的大学,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被授予教授职称 。但如果把他作为人才引进到三线城市的大学,职称问题很快就解决了,之后可能就走人了 。
这是一个存在于基层的人才“怪圈” 。何在调研中发现,很多本科生和研究生宁愿留在省会工作,也不愿去偏远的基层 。他们好不容易引进了一个人才 , 说不定待不了多久就会被其他地方“抢走” 。
所以,对于略显“昂贵”的职称,领导们更倾向于将其作为福利留给一直在单位工作的老员工 。“所以基层的年轻人要想成长,就面临一个问题,职称‘名分’不被承认 。”
在这次职称改革中,职称评定告别了一刀切的做法,更有针对性的措施被视为解开了人才晋升的枷锁 。在何看来,改革中一个最根本的东西没有变,就是要求报考人员具备与职称相匹配的专业技术能力 。“相对来说,员工未来还需要加强自学 , 不断充电 。”
改革后
高级职称评审权下放至103所省属高校 。
去年,四川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到103所省属高校,明确高校要自主制定评审标准、自主设立评审机构、自主组织评审、自主使用评审结果 。
下放审核权后主管部门如何监管?
对此,四川省教育厅人事教师处副处长张旭表示 , 要通过落实备案管理制度、建立检查抽查制度、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考核制度等“四项制度”,加强对高校、省厅、市(州)的监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