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施特劳斯父子 约翰施特劳斯家族

约翰·施特劳斯一家(约翰·施特劳斯父子)北夜新视野网2021-05-24 15:38:18
看过电影《魂》的朋友可能会有印象 。男主角乔伊·戈纳当时正在纽约大街上行走,不小心掉进了一个下水道口,不幸身亡 。他的灵魂来到了一个叫“他出生的地方” 。这里所有的员工都叫“杰瑞” 。他们负责帮助灵魂找到自己完整的性格 , 通过地球之门获得去地球的通行证,成为地球的生命 。事实上,重名现象在西方人当中非常普遍 。虽然中国人的名字中有很多重名,但是西方人的名字和中国人的名字不同,西方人倾向于从常用的名字中选择名字,所以重名的概率更大 。
资料图新华社供图
究其根源 , 西方重名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名字在不同代的家庭成员中交替使用,给人一种传承感 。比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奥雷连诺”和“阿尔·卡蒂奥”的重复,让读者对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感到困惑 。
在英国王室,姓氏传承也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 。比如在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之前,英国有一位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此外,英国历史上还有很多叫亨利和乔治的国王 。莎士比亚根据亨利四世写了一部经典戏剧《亨利四世》 。汤姆·霍珀导演的电影《国王的演讲》是以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父亲乔治六世为原型的 。法国王室也有类似情况 。比如在1793年法国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的路易十六和发明高跟鞋的“太阳王”路易十四 , 都继承了“路易”这个名字 。美国第41任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和美国第43任总统乔治·沃克·布什的父子名字都是“乔治”,所以外界称前者为“老布什”,后者为“小布什”,以示区别 。
这种名字共享不仅存在于王室或贵族 , 在普通家庭中也非常普遍 。比如奥地利著名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的长子也叫约翰·施特劳斯 。他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和钢琴家 。他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世界名曲《蓝色多瑙河》就是由他创作的 。由于父子二人同名,都以创作圆舞曲而闻名 , 为了便于区分,人们通常称前者为“老约翰·施特劳斯”,后者为“小约翰·施特劳斯”或“约翰·施特劳斯二世” 。
重名的另一种情况是有些名字本身就有一定的含义 。西方人给孩子起的名字,也包含了一些寄托和期待,与中国人命名的心理产生共鸣——传宗接代风大体如此 。但是,与中国人的名字不同,西方人倾向于直接用先知、圣人、圣贤、伟人的名字给孩子取名 。比如西方有很多叫凯撒的人,他们的名字来自罗马帝国的创始人盖乌斯·优利乌斯·凯撒 。父母通过给孩子取名,是希望孩子能像历史上的凯撒一样有所作为,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 不要虚度一生 。海伦(Helen)也是欧美常见的女性名字,希腊语意为“光” 。这个名字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美丽的上流社会女性 。在荷马史诗中,海伦是希腊最美丽的女人 。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将海伦诱拐到特洛伊,引发了特洛伊战争 。
除了上面提到的人为选择造成重名的情况 , 英美国家的名字重名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英美人的名字都是由字母组成的,名字中的字母并不是随机组合的 , 这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首先,人的名字一定要好发音,名字的产生是为了方便称呼 , 建立人与名字的一一对应关系 。所以成人名字和字母组合一定要遵循这个原则 。其次,名字也要容易识别和记忆 。一个不容易记住的陌生名字,对别人是不友好的,更不利于人际交往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为名称的可行字母组合 。另外 , 名字在发音上不能包含太多字母或太多音节 。这些限制使得可选的英美名字非常有限,重复是不可避免的 。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幕第二场,朱丽叶说了一段独白:“名字没有意义;这朵我们称之为玫瑰的花,如果我们改变它的名字,它闻起来仍然一样芬芳 。”所以,虽然重名很常见 , 但即使两个人用了同一个名字,对于这两个个体来说,也是大不相同的:虽然很多人同名,但并不共享同一个生活 。
_原题为:为什么西方人会“分享”名字?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一勺风
【约翰·施特劳斯父子 约翰施特劳斯家族】工艺:l004

    推荐阅读